父親肇事子女需要連帶賠償嗎(父親車禍肇事無力賠償影響子女嗎)
父親事故無力賠償子女賠嗎
父親出交通事故賠償不起兒子沒有責任。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父親交通肇事無錢賠償的,兒子是沒有責任進行賠付的,但兒子自愿賠償除外,如果有購買保險的,一般由保險公司在一定額度內賠付。并不需要當事人自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沒購買保險,則需要自己進行賠付。
一人實施交通肇事行為,其親屬沒有法律義務共同承擔賠償責任。交通肇事屬于特殊的侵權行為;在侵權責任中,只有行為人實施共同侵權行為時,相互之間才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其他情況下都沒有共同承擔責任的義務。
以上的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自己開車撞了人,這種情況賠償義務是不能讓子女來進行承擔的,對方沒有義務來進行賠償,需要自己進行賠償,除非是對方繼承了自己的遺產的情況。
法律依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三)被保險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父母開車撞人子女需要負責賠償嗎
法律分析:父親騎車撞傷人,做兒子的是沒有義務去承擔賠償責任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2、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父親肇事子女需要連帶賠償嗎?
父母與未成年子女(18歲以下)之間有特定的法律關系,即父母對子女應當盡到撫養、教育、保護、監護的責任。如果未成年子女在行為上造成他人損害,其父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即父母需要承擔一定賠償責任。
具體而言,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未成年子女駕駛機動車肇事,其父母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而如果是未成年子女乘坐機動車時發生事故,其父母一般不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除非法院認定其父母存在過錯或者違法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未成年子女是因為父母疏于管教或者存在其他過錯行為,導致其行為出現問題,那么父母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賠償責任。因此,父母應當盡到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監管責任,避免未成年子女的違法行為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老人交通肇事子女要賠償嗎
法律分析:原則上不需要。父母、子女是分別獨立的個體,各自享有不同的權利,承擔不同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父親交通事故賠償子女有義務賠償
法律分析:
父親發生交通事故無力賠償,子女沒有義務賠償。完全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發生車禍,對方無力賠償的,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讓法院明確肇事方的賠償義務,查明肇事方的財產,通過執行肇事方財產的方式賠付傷者的損失。若肇事方確實沒錢賠,目前的法律規定是在后期若發現賠償義務方,也就是肇事方有可執行的財產,傷者可以隨時申請人民法院執行。交通事故賠償是在交通事故責任者依法對受害者進行的相應賠償,依法交通事故賠償包括財產損失賠償和人身損害賠償兩大類,而具體的賠償標內容需要依照相應的法律規定來履行。當事人可以就事故賠償先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調解。若是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三條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四條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 對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公證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并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關。
第二百五十九條 對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行為,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或者委托有關單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費用由被執行人承擔。
衍生問題:
借車給別人出了車禍是誰的責任
借車給別人出了車禍的責任歸屬問題,總體上把握的原則是如果證明借出人借出車輛時沒有問題,那么責任歸屬駕駛者,借出人沒有責任。但是借出人在借出車輛時,車輛就有問題,而且最終的結果是由車輛有問題導致的,借出人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
父親肇事子女是否需要連帶賠償
法律分析:父親肇事,如果子女不是事故發生時的車上人員或實際車主,一般不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如果子女是車輛的實際所有人,并且在肇事后指使肇事者逃逸的,這時候子女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
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第六條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