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過當致人輕傷怎么判賠償多少錢
對方先動手,我把對方打成輕傷,該怎么判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于對方先動手,我把對方打成輕傷的情形,是需要分情況的:
1、對于在對方動手時,我還手給對方打成輕傷的,是屬于正當防衛的,不承擔責任;
2、對于在對方結束毆打,在還手打成輕傷的情形,則是屬于故意傷害罪的,是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的。
3、打架斗毆中,兩人及多人打架斗毆,一方先動手,后動手的一方實施的所謂反擊他人侵害行為的行為,不屬于正當防衛。如果經鑒定達到輕傷以上的,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屬于違法阻卻事由的一種。
正當防衛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起因條件:不法侵害現實存在;
2、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3、主觀條件:具有防衛意識;
4、對象條件:針對侵害人防衛;
5、限度條件: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二級怎么判
當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二級的時候,那么其判決一般是進行故意傷害罪進行定罪處罰的。具體而言,防衛過當之后導致輕傷二級的話,那么已經達到了故意傷害罪的認罪標準,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并且要注意的是,防衛過當是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上刑事責任。
防衛過當致死認定標準是什么?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防衛過當具有兩方面的特征:
1、在客觀上表現為防衛行為明顯超過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損害;
2、防衛行為必須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
正當防衛構成要件是什么?
1、防衛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行為;
2、防衛必須是針對實際存在而又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實行;
3、防衛人具有防衛意識的;
4、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對象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5、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
綜上所述,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二級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在量刑上判處拘役或者管制,或者緩刑。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
【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防衛過當】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特殊防衛】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二級會判刑嗎
構成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二級的,應當判刑,但會減輕處罰。根據《刑法》對于正當防衛的相關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二級怎么判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防衛過當是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上刑事責任。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輕傷二級屬于故意傷害罪,但是情節較輕微,按照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依照殘疾等級確定的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再按照雙方的過錯比例協商確定賠償費用,在積極賠償或者取得被害人諒解的情況下,可不作為犯罪處理,即不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不能積極賠償或取得被害人諒解,但因為防衛過當的主觀惡性不是很大,在量刑上可能會判處拘役或者管制,或者緩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防衛過當導致三人(死亡)(重傷)(輕傷)該如何判決
網上查的,結合自己理解。根據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因為防衛過當的防衛人主觀上是出于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動機,其主觀惡性小,其客觀上是在進行防衛的前提下造成的損害結果,所以只應對造成的重大損害承擔刑事責任。
導致三人(死、重)肯定是重大損害了,輕傷3人算不算不好說。
一般來說,對防衛過當致人輕傷的依法不負刑事責任,如果具備緩刑的,可以適用緩刑,如果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重大損害應當判刑。
但究竟是減輕還是免除處罰以及如何減輕處罰則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防衛目的,為保護國家、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而防衛過當,比為保護自己合法權益而防衛過當處罰應更輕。 (2)過當程度,比較行為的危險程度與防衛必要的最低限度,即考慮采用其他輕微防衛手段的容易程度,防衛過當所造成的損害差距越輕微,處罰相應輕微,嚴重過當,處罰相對較重。 (3)罪過形式,按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間接故意等罪過形式的先后,減輕乃至免除處罰的幅度應是依法遞減。 (4)權益的均衡性及其性質,比較所要侵害的權益與所要保護的權益,是否明顯有失均衡,為保護重大權益而防衛過當,比為保護較小權益而防衛過當,處罰應當更輕。 (5)考慮侵害者不正當程度,例如,防衛以采用重大侵害方式,所侵害的利益超出應保護的利益的正當防衛,只有其他手段相當困難的情況下,才可能認可其必然性。
關于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致人輕傷的問題
正當防衛致人輕傷不承擔刑事責任,防衛過當致人輕傷,應當按照故意傷害罪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