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理賠律師免費咨詢(保險理賠律師免費咨詢電話)
車險理賠要請律師嗎
車險理賠是否要請律師,具體如下:
1、如果車禍理賠證據充足,案件簡單清晰,可以不用請律師,當事人只要拿到交管部門兒的事故報告書和賠償書就可以了;
2、車禍事故比較嚴重,在事故中責任不明朗、傷殘等級可高可低甚至農轉非存在爭議時,更需要找律師咨詢或委托律師代理。
車輛理賠的流程具體如下:
1、及時報案,發生保險事故后應立即撥打122報警電話,并在24小時內及時撥打報案電話向保險公司報案;
2、協助查勘定損,保險公司接到報案后,會迅速派人進行現場查勘,確定損失大小,并出具查勘報告;
3、提交索賠單證;
4、賠款審核,保險公司根據車險合同條款、客戶提交的索賠單證、查勘人員提供的查勘報告以及公司有關理賠規定,將作出是否賠償以及賠償多少的結論;
5、領取賠款,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故,保險公司應當根據理賠結論通知被保險人辦理領款手續。
車輛理賠的條件具體如下:
1、不屬于免責范圍;
2、屬于投保車輛的損失;
3、屬于必要的合理費用;
4、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綜上所述,車輛理賠時,如果證據充分是可以不請律師處理的。但是如果責任劃分不明確,是需要請律師處理。
【法律依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
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工傷索賠咨詢律師
法律主觀:
受工傷的勞動者最關心的就是工傷賠償,而工傷賠償的標準是由工傷鑒定結果決定的,在工傷鑒定結果的基礎傷按照法定的工傷賠償。一、醫療費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3款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二、住院伙食補助費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4款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三、護理費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4條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四、康復治療費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6款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五、輔助器具費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2條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六、停工留薪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七、傷殘補助金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至第37條八、喪葬費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8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以上就是工傷索賠的法律依據。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知道,工傷賠償是有是法律規定的,如果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是有權申訴的。
法律客觀: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等法規的規定,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就工傷發生爭議,要想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必須先申請工傷認定,而認定工傷的前提必須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認定工傷后,還需要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最后職工才能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待遇。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第一步,工傷認定程序,從工傷發生之日起,一般骨折大約為3各月1.發生工傷后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的,職工必須在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假設職工是在受傷5個月后提出工傷申請)。2.勞動者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后,勞動部門可以根據情況依法決定是否受理。如果勞動部門受理了申請并在60日內作出了工傷認定結論。第二步,工傷受理的行政訴訟程序(可能耗時6個月,如果出現發回重新審理的情形,可能增加耗時6個月)1.勞動者對勞動部門不受理工傷認定不服的,可以在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在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勞動部門受理其工傷認定的申請。2.我們假設職工在1個月后選擇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訴訟一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3.任何一方不服一審判決,可以在15日內提起上訴。行政訴訟二審的審判期限為2個月。二審的判決結果,可能是支持職工的訴訟請求(即判決由勞動部門受理工傷認定);也可能判決駁回職工的訴訟請求,此時勞動者的工傷維權程序結束。另外,二審的結果,還有可能是發回一審法院重審。而對一審法院重審的判決不服,還可以提起上訴。這樣就出現了程序上的循環,耗時將有可能增加6個月。我們假設二審的判決結果是責令勞動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那么案件進入到由勞動行政部門工傷認定的程序。第三步,工傷認定程序(可能耗時1個月)勞動部門受理工傷認定后,如果單位提出異議,認為與勞動者不存在勞動關系,而勞動者又無法提供有效的證據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實踐中勞動部門往往要求勞動者提起勞動仲裁,由仲裁機構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后再恢復工傷認定程序。確認勞動關系的糾紛屬于勞動爭議,應該先進行勞動仲裁。于是,案件將進入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程序。第四步,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程序(可能耗時3個月)勞動者申請仲裁后,仲裁機構應當在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書,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是否構成勞動關系作出裁決。但是不服該裁決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于是,案件又進入到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程序。第五步,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程序(可能耗時10個月,如果二審發回重審的,則耗時可能再增加10個月以上)1.任何一方不服仲裁裁決,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起訴。勞動爭議一審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2.任何一方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二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二審的判決結果可能是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也可能是認定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而且二審還可能出現發回重審的情形,對重審結果不服可以提起上訴,這時出現了程序上的小循環,那么耗時就可能增加10個月以上。假如法院認定不構成勞動關系,勞動者的工傷維權程序就結束(除非提起申訴)。我們假設是勞動者勝訴,即判決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勞動者可以憑該判決要求勞動部門恢復工傷認定程序。案件再次進入恢復工傷認定程序。第六步,恢復工傷認定程序(可能耗時個2月)勞動部門恢復工傷認定后,可以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以及核實到的情況,在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工傷認定的結論可能是認定為工傷,也可能是認定不構成工傷。收到工傷認定結論后,任何一方對認定結論不服,可以在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注意:行政復議是提起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因此,案件可能進入到行政復議程序。第七步,工傷認定行政復議程序(可能耗時3個月)工傷認定復議機關在收到申請書后,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案件可能又進入到行政訴訟程序。第八步,工傷認定行政訴訟程序(可能耗時6個月,如果責令勞動部門重新認定,則出現程序循環,則可能增加10個月以上)1.申請人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后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撤銷復議結論或者工傷認定結論,或者判決勞動行政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一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注意,按照法律規定法院不能直接判決構成工傷或者不構成工傷,而只能維持復議決定及工傷認定結論,或者撤銷復議決定及工傷認定結論,并責令勞動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2.任何一方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15日內提起上訴。二審的審判期限為2個月。二審的判決結果,可能有三種情況:第一,維持屬于工傷的認定結論;第二、維持不屬于工傷的認定結論;第三、撤銷屬于工傷或者不屬于工傷的認定結論,并責令勞動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假如是上述第一種情形,下一步進入工傷賠償的勞動爭議程序;假如是上述第二種情形,職工的工傷維權程序結束;假如是第三種情形,案子將再次進入由勞動行政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的程序,當事人對該結論還可以繼續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包括一審、二審)等,這時將出現一個程序上的大循環。這樣可能再耗時10個月以上。我們假設法院最終維持了勞動部門認為構成工傷的認定結論,下一步進入到工傷賠償的勞動爭議程序。第九步,勞動能力鑒定程序(耗時可能在3個月以上)1.勞動部門認定職工的受傷屬于工傷后,如果勞動者認為其傷害有可能構成殘疾的,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職工可向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在60日內(情況復雜的,最多可延長30日)作出鑒定結論。3.單位或者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后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該再次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注意,再次鑒定的期限未作規定)。第十步,工傷賠償勞動仲裁程序(可能耗時3個月)雖然最終認定為工傷了,但是如果單位不主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那么職工必須在收到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待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應當在組成仲裁庭后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起訴到法院。于是案件又進入到工傷賠償的訴訟程序。第十一步,工傷賠償訴訟程序(可能耗時10個月,如果出現程序循環,耗時可能增加10個月)1.當事人不服勞動仲裁裁決,向一審法院起訴,一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2.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二審法院上訴,二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二審法院的結果可能維持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者直接改判,也可能是發回一審法院重審,而對重審后的判決不服,還可以再次提起上訴(這時在一二審法院之間又將出現一個程序上的小循環)。二審判決的結果可能是支持或者部分支持職工的訴訟請求,也可能是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如果二審法院的判決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那么職工的工傷賠償程序結束。我們假設二審法院的最終結果是判決職工勝訴,支持了職工要求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那么案件則進入執行程序。第十二步,工傷賠償執行程序(可能耗時6個月以上)如果單位不主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職工必須在1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執行的期限和能否得到執行則由法院決定。一般來說,法院執行順利的話,至少3個月,不順利的話,半年、一年甚至更長。綜上所述,如果走完上述全部程序,可能耗時幾十個月(相當于八年的時間),甚至更長。一般勞動者由于法律知識的欠缺,根本無法把程序走到完。假如聘請律師代理,按照律師收費辦法,其中涉及到一二十個收費程序,即使按照落后地區每個階段1000元的律師收費標準計算,大概要耗費一兩萬元的律師費。有的工傷賠償爭議的標的還不到10000元。雖然上述例子很極端,未必每一起工傷賠償案件都會經歷上述程序,但是法規上如此設計的工傷賠償程序,所以如果勞動者傷情比較輕微,建議與單位協商。
求懂保險理賠的律師或懂相關法律法規的人士幫忙
一、基本分析
依照侵權法律法規的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二、相關法律問題
本律師在此提請您注意“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涉及的以下法律問題:
(一)賠償主體;
(二)賠償項目及數額;
(三)保險賠償;
(四)醫療費用及傷殘鑒定;
三、需注意防范的法律風險
此外,根據我國侵權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覃達藝在侵權損害賠償實務中的經驗,請您注意防范以下法律風險:
(一)賠償責任主體認定不正確或不全面導致賠償得不到保障。
(二)不會充分獲得車方的交強險、商業險的充分賠償。
(三)不會選擇侵權訴訟還是交通運輸的違約訴訟。
(四)不會通過法律、行政、輿論等因素作為談判籌碼與對方協商解決問題。
(五)不能全面的收集、分析、整理相應的證據,形成可以支持訴求的證據體系。
(六)不能針對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訴訟策略,訴訟請求,形成最優化的訴訟方案。
四、主要法律條文
(一)關于賠償主體
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依據客運合同向承運人主張違約責任的,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規定。但承運人承擔的違約責任,不應超過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規定的限額: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15萬元,財物損失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2000元(可以書面約定高于前款規定的賠償責任限額),并不承擔精神損害撫慰金。
如果因為受害人的損失超過前述限額的,對于超出部分,受害人再起訴除承運人外(其已對本機動車方選擇了違約之訴,應視為已放棄對該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的,應予準許。但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承運人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
承運人在賠償乘客的損失之后,可以要求交通事故其他責任人償付應由其承擔的侵權損害賠償份額。
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客運經營者在運輸過程中造成旅客人身傷亡,行李毀損、滅失,當事人對賠償數額有約定的,依照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參照國家有關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和鐵路旅客運輸賠償責任限額的規定辦理。”
國務院《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十三條:“事故造成鐵路旅客人身傷亡和自帶行李損失的,鐵路運輸企業對每名鐵路旅客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15萬元,對每名鐵路旅客自帶行李損失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2000元。
鐵路運輸企業與鐵路旅客可以書面約定高于前款規定的賠償責任限額。
(二)關于傷殘賠償
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多處受傷,鑒定機構認定其構成兩處以上傷殘等級,如果鑒定機構無法作出總的傷殘等級,人民法院可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中規定的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方法確定殘疾賠償金等。
計算公式為:實際賠償額=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幾個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其中上次那賠償附加指數:二級傷殘為10%,三級傷殘為9%,四級傷殘為8%,五級傷殘為7%,六級傷殘為6%,七級傷殘為5%,八級傷殘為4%,九級傷殘為3%,十級傷殘為2%。但最高賠償比例不得超過100%。
五、一般的法律救濟途徑
(一)對于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法律規定的義務,當事人一般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二)首先是依照法律的規定與賠償責任人交涉,要求其履行義務。
(三)其次是申請交警部門主持調解。
(四)再次是向法院提起訴訟。
六、最終建議
損害賠償案件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由于涉及的實體法、程序法及各級法院司法解釋、指導意見眾多,沒有扎實的法學基礎及對侵權法領域的專門研究,當事人極難在最大范圍內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建議您聘請專業的律師提供法律支持或代理訴訟。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車險理賠律師
車險理賠律師在部分律所里面有的,免費可以找法律援助,但是車險一般用不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百萬購車補貼
保險理賠官司律師怎么收費
一、辦理民事案件
1、不涉及財產關系的:500—5000元/件
2、涉及財產關系的:按照涉及財產的標的額,按不高于下列比例(標準)分段計算收取費用:
爭議標的收費標準
10000元以下1000元
10001至100000元以下4%
100001至500000元部分3%
500001元至1000000元部分2%
1000001元至10000000元1%
10000001元以上0.5%
拓展資料
一、辦理行政案件
1、不涉及財產關系的:500—3000元/件;
2、涉及財產關系的:按照民事案件中涉及財產關系的收費規定執行。
辦理刑事案件
1、偵查階段: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50—600元/次;代理申訴和控告,300—1000元/件;申請取保候審,600元/件;
2、審查起訴階段:500—3000元/件;
3、一審案件:1000—6000元/件;
4、刑事自訴案件代理以及刑事案件被害人代理:不涉及財產關系的,1000—6000元/件;涉及財產關系的,按照民事案件中涉及財產關系的收費規定執行。
二、自己全責車險理賠流程怎么走
1、對方車主先去修車,然后告知全責方車主修理的費用價格。全責方車主再打電話給對方報案的保險公司核對好金額是否準確。
2、全責方車主再詢問自己投保的保險公司,問清自己理賠時需要對方提供什么單據、發票之類的材料,然后按照保險公司要求向對方車主詢問并拿到相關材料;
3、如果對方車主還提出額外的索賠費用,可直接忽視。如果提出的額外索賠內容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公司可報銷,全責方車主可先行墊付。如果提出的額外索賠費用并非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公司不賠,則全責方可不賠。
車禍找保險公司賠償找律師律師費多少?
你好,找律師的話,律師費可以有兩種操作方法:
1、直接與律師協商,商討一個大家都覺得合適的對價,比如5000元甚至更多(你要結合實際向保險公司索賠的額度來確定)
2、風險代理,也就是前期只給律師一部分辦案費,比如1000到2000元,后跟律師約定從保險公司那里索賠總額的百分之幾作為案件剩余的律師費。
當然第一種剛開始給的錢看似要多的多,但是第二種風險代理如果你索賠額度多的話,后期支付的肯定也是要多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買保險時需不需要找個律師幫我看一下?
買保險前如果有不清楚的,是可以詢問律師的,但是要付律師費的,花費的成本比較高。
要買什么保險,其實最終還是要考我們自己來決定,投保前,我們自己最好也要了解產品的保障內容是什么、理賠條件是怎樣、哪些情況是不保的等,還要結合自身的保障需求和經濟情況來選購合適的保險。
但保險涉及太多專業性內容了,所以,學姐建議大家在買保險前,先來簡單學習一些基本知識,這樣有利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鍵知識點!
另外,我們可以在一些正規渠道如保險第三方平臺上購買保險,同時我們也在這些平臺上享受免費的保險咨詢服務。
正規的保險第三方平臺基本是持有銀保監會頒發的經紀牌照,平臺上所售賣的產品都是經過嚴格審查的,都是可靠的,可以放心購買。
這些第三方保險平臺通常還會提制定投保方案、協助理賠等服務,能幫助客戶完成投保和后續的理賠,客戶投保或理賠過程中要是遇到什么不懂的內容、麻煩的事情,也都可以及時咨詢,平臺會給出客觀、中立、專業的建議,幫助我們買到更合適、性價比更高的保險。如果大家不確定自己找的保險平臺是否可靠,那么學姐教給大家幾個小妙招,幫你辨別出靠譜的保險平臺:一個好的保險咨詢平臺必須符合3個要求,不然理賠問題是大坑!
保險其實都是靠譜的,買保險,是需要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雙方簽訂合同的,并且,保險合同都是會受到法律約束的,只要買的保險合適,被保人在保險期限出險了,符合理賠條件,那保險公司都要按約定進行賠償。要是保險公司敢違約,我們可以采取這些正當維權手段來保障自己的權益:遇到不合理拒賠,可以這樣盤它!
望采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