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好拿工程款嗎(南水北調甘肅段工程進展)
南水北調給南方錢嗎
不給。南水北調是一項工程,目的是利用南方豐富的水資源解決北方的用水問題。因此,南水北調并不是給南方錢,而是通過建設水利工程將南方的水資源輸送到北方,以滿足北方的用水需求。南水北調的建設和運營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來自于國家的財政預算和銀行貸款等渠道。
南水北調工程勢在必行嗎?
南水北調工程勢在必行
兩院院士、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原副校長
水利部對南水北調工程實施意見做了大量工作,是很好的,表示擁護。我國黃淮海地區,水資源緊缺而人口眾多,工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成績巨大,但是以超采地下水和惡化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黃淮海地區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費,水污染嚴重。必須大力節約用水,加強污水處理,這是先決條件。即使做好節約用水和污水處理,這一地區仍供水不足,所以南水北調勢在必行,只要準備工作做好,越早建設越好,要分期進行,逐步建成。
東線南水北調工程從長江揚州引水,經擴大的南北大運河和平行河道,揚水64米到東平湖,然后過黃河經擴大的南北大運河到天津。還從東平湖西水東調到煙臺等城市。東線水源豐富可靠,可利用南北大運河,沿線有湖泊調蓄,工程較簡易,便于分期進行,較為靈活。山東、河北東部沿津浦鐵路缺少水源,淺層地下水已枯竭,深層含氟地下水有損人民健康,所以必須加快調水。建議一二期工程同時進行,二年內調應急水量,2010年在現有基礎上新調水80億立方米,過黃河40億立方米。2030年新調水200億立方米,過黃河100億—110億立方米。東線需要揚水,我們已有經驗,雖然運行費用較高,但因建設投資較少,所以水價還較低。問題是黃河南北沿線水污染,為此要加大投入,進行污水處理,這勢在必行,是能夠成功的。
中線南水北調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修渠道經分水嶺方城埡口,到鄭州,過黃河,修渠道引水到北京、天津。中線南水北調主要供京津、沿京廣鐵路城市用水和華北環境用水,兼顧農業用水。華北城市處在干旱半濕潤地區,枯水年很干旱,所以要控制城市和工業發展。石家莊、邯鄲等沿京廣鐵路城市在太行山麓,水源較好,目前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定額居華北之首,用水浪費,且大量超采地下水。所以要節約用水,用附近水庫水,建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城市和工業用水后,供農業用水,不再超采地下水。北京城市和工業發展很快,還大量種草地,增加用水,如明后年連續干旱,將發生水荒,必須采取應急節水開源措施。中線南水北調也分期進行,黃河以南渠道可一次建成,引水130億立方米,也可分兩期進行。黃河以北初期修渠道沿太行山麓、京廣鐵路西側的高線到北京,分支到天津,引水35億—40億立方米,其中供北京、天津各10億立方米,其余供石家莊等沿京廣鐵路城市,天津得東線供水后,可調整分配供水。這樣渠道較小,可在2010年前供水京津。因供城市用水,渠道調蓄要求較低。但防洪標準要高,以策安全。枯水年丹江口水庫只能調約60億立方米,過黃河40億立方米,較為適應。后期調水130億立方米,過黃河80億—90億立方米,修低線沿引黃濟淀線路到白洋淀,引水約50億立方米,供環境和農業用水,保證率較低,在2030年前建成。
西線南水北調從大渡河、雅礱江、通天河調水150億立方米到黃河上游,供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用水。在東線、中線建成后,可調分配給山東、河南的部分黃河水量給上游用。在2030年前引大渡河水約40億立方米到黃河,到2050年,兩線全部建成。
大西線南水北調只是設想,技術上不可行。將來需要從瀾滄江、怒江等調水時,另做可行性報告。
《南水北調工程實施意見》提出的管理體制設想,東線分段組建公司,中線組建有限責任公司及各省市配水公司,按合同和市場經濟辦事。政府起宏觀調控作用,照顧全局整體利益,是必要的。說到底,只有管理好了,南水北調工程才可能實現預定目標。
關于南水北調工程投資,70%—80%政府撥款,20%—30%銀行貸款。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工程投資要有償的,城市生活水平高,工業水費可計入成本,理應按市場經濟辦事,要分攤城市和工業調水工程投資,除銀行貸款外,由政府撥改貸補足。撥改貸償還年限可稍長,利率可稍低。目前重要城市以外的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用水還很困難,這樣做才較公平合理,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水價稍高是應該的,還能促進節約用水。目前依賴政府,低價用水的習慣必須改變。至于農業用水,政府無償投入,水價給予補貼。
(2002-12-18 )
相關文章:
• 張光斗:南水北調工程勢在必行
淺談北方地區缺水與南水北調問題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兩院院士 潘家錚
北方地區缺水和南水北調問題,一直是全國人民關心的事。特別在這些年來,北方持續干旱更成為熱門話題。許多專家和同志從不同角度出發,發表了很多意見。在工程院的“我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中,也列為一個課題加以研究,提出了報告,已印成文件,并向溫副總理作了匯報。在今天的論壇中,我本來想只要把報告摘要讀一下,發揮一下,或者把我向溫副總理的匯報材料在這里重復一下即可。后來想,這樣做意思不大…,所以最后改變主意,想在論壇上談談影響南水北調工程實施的諸多因素間的相互關系問題,以供大家參考。北方缺水是明擺的事,從水量較豐富的長江流域,調一些水北上,從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國家經濟實力衡量也不是辦不到的事。搞南水北調似乎是理所當然而勢在必行的事,但研究議論了幾十年,意見總是分歧。這里牽涉到一些復雜的因素或人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我的發言主要探討它們之間的辯證關系。當然只能談些影響較大的因素,而且全是個人的理解,錯誤之處請大家批評。
一 節水挖潛與調水的關系
這個問題在表面上是容易取得一致的,總的提法不外為:大力節水和充分挖潛的基礎上外調必要的水,實際上人們由于所處崗位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理解和重點。有些同志強調調水的必要性,不可避免性,不可替代性等,認為節水是有限度的,要付出代價的,挖潛的余地已很少了,有的地方已過度開發了。而且節水與調水也不矛盾,應當盡快啟動調水工程了。總之,強調調水,少談節水。另一些同志強調節水挖潛的重要性、戰略性,必須立足于此才談得上調水,否則將是不可持續的。有的同志甚至說,不抓節水、挖潛、治污,大調水必然引起大浪費、大污染、大破壞、大腐敗。此話可能偏激,但不是沒有道理。我覺得兩者都有道理,但有些偏向于后者,為什么呢?
調水畢竟有限,改變不了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緊缺的根本格局,所以只能在這樣(缺水)的本底下安排發展規劃,調整產業結構速度,提高人民生活,不可能以需定供,而過去正是這么做造成重大失誤的。
到目前止,在缺水嚴重的北方地區,仍然存在嚴重浪費水的現象。工業的萬元產值指標、水的利用系數、農業的單產耗水量、灌溉定額、利用系數,城市生活用水問題更多,最缺水的京廣沿線城市,人均用水量超過Amsterdam這樣的現代化大城市,(但我們的生活水平很低呀)!跑掉漏掉糟掉的水不知凡幾,有的達3O%!廢水污水大量排放,或未經治理而重復使用,都是明擺的事實。水資源配置上的不合理,加重水資源緊缺的例子也極多,但沒有什么人在考慮,更談不上采取措施。節水挖潛確實需要投入,是對的,但都比調水便宜。(治污要貴一些,也不一定增加水量,但非做不可。)目前人們較關心的是如何找錢把南水調來,較少關心和推動如何先把錢投到節水上去,這也是事實吧。節水,不僅是為了經濟問題,而是個原則問題、風氣問題、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問題,是否可持續發展問題,能為生態環境節水也是為子孫多留些余地的問題,應該把它提到足夠的高度來認識。節水、挖潛、治污,容易流于口頭表態,惰性十足,做些表面文章,或啟動一下,然后又依然故我。我們的老毛病就是喜歡搞新工程,開源工程,看得見的工程,而不愿去做無名英雄和清掃垃圾的事。如果不從思想和行動以及政策、體制上狠下決心改,確實會發生調水越多,越不重視節水、挖潛和治污的問題,形成惡性循環。對這個問題敲打得重些是有好處的。當然,我贊成節水與調水應平行推進,并不是一定要潛力挖光了才搞調水工程,那樣就來不及了(需很長時間建設)。但我們提議,對農業、工業、城市生活用水,都按不同情況制定一些合理的目標,如果用水超過這些指標,水調到門口也無權使用,促使兩者相互促進。
二 不同調水線路之間的關系
水利部門經過數十年的規劃研究,擬就了從東、中、西三條線路調水北上。雖然有同志提出各種其它設想,都存在這樣那樣問題,規劃研究深度更是不足。所以到目前看,還是水利部門這三條線的大格局較有根據,基本上是合適的,那么三條線間的關系又如何?
從宏觀上看,從整個廣大北方地區缺水情況來看,其實三條線既各有其主要供水區或主要目的,又能互相通融,‘相輔相成’,我們形容為一母所生的三人同胞,也就是說都是需要的。問題是每個工程規模都極其宏偉,不計配套,主體工程的投入都需要幾百億、上千億甚至一千幾百億的量級。總不能(也不必要)同時開工,這就出現了‘比選’問題。(比選這個詞不確切。)相對講,西線工程尤其困難,前期工作也更困難和復雜。它將水直接調入黃河上游,與中東線的有明確供水區也不同。所以看來要后行一步,這看法分歧不大。當然,前期工作務必抓緊,它可能是真正能解決黃河本身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問題的焦點是東線、中線之爭。不同地區、部門、人士對此確各有情鐘,爭論不休。我的看法,東中線不但是同胞,而且是孿生子,它們同是為解決黃淮海平原和京津地區的缺水問題的,所以不但不存在“比選”問題,也不是‘排序’問題,(一提排序,似乎要一線完工后再啟動另一線),而是分析利弊,解決存在問題后,條件具備就上,分期穿插進行,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不要搞“排他性”競爭,生怕別人一開工,我就被耽擱了。寧可來一個誰都不上,也不能讓它前頭。
兩個方案的優缺點和條件其實還是較清楚的,東線方案的主要優點:
● 從長江下游取水,水源保證。
● 充分利用江蘇已建的江水北調工程及大運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較少,技術上簡單(穿黃洞早已打通),收效快。
● 可以解決遠東地區山東的緊急問題。它的問題是有水的污染和供水區偏東,不能直供到特大城市。另外要解決好與江蘇的關系問題。
中線的主要優點是引用丹江口水庫的清潔水,專線直供京廣沿線城市,位置合適,全線自流。問題是:
● 漢水水量有限;調出145億立方米水之多,后果到底如何?
● 丹江口水庫難以進行多年調節,當南北方同豐同枯,或北豐南枯時,運作上有困難;年內供水也不能持續。一千幾百公里長的專用渠道上,無大水庫與之直接相連,進行調蓄、運行極不靈活,還存在工程風險問題(跨越100多條大小河流)。
● 工程量、投入、移民數都較大。另外這兩條線的設計中,對工程量及投資的估算都不同程度地偏小,有待復查、校正。
由于中線方案更是議論重點,我們也較多地做了些研究,提出些建議。例如,適當減少一些調水規模(從145億減少到130億立方米),減少對漢江的影響。中線過黃后,分為高低兩線,高線專供沿線城市用水,數量較少(25億~30億立方米左右),保證供水;低線作農業及生態環境用水,漢水水豐時可多調,水少時可少調。(生態河)使河北地區恢復湖淀有水河流長流的面貌。中線有些技術問題(如過黃河)有待深入研究解決。概算要全面重編,使兩條線存在的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后,便可在條件成熟后先后啟動,分期平行進行。目前看來,東線稍先一些是可能的,但這完全不影響中線的進行。為保證設計質量,我們還提出做‘平行設計’或‘復核設計”的建議。大家應能做到實事求是,做到‘孔融讓梨’而不是‘箕豆相煎’,南水北調就容易啟動、收效了。
三 政策措施和調水工程的建設、運行問題
國家制定的政策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對任何工程的建設和運行都會產生很大影響。但是對于南水北調這樣工程來說,這種影響將是決定性的,如果沒有合理、可行的政策、措施,南水北調工程很難建設,建起來很難順利運行、發揮它的最大效益,甚至會變成國家的沉重負擔。
南水北調工程,無論哪一條線,規模都極宏大,投入非常之巨。影響面及影響程度更是至廣至深。在研究南水北調工程時,人們總是先想到技術問題,生態環境問題,和需要多少投入問題。這些問題逐步明朗后,自然而然要想到:這筆巨大的投入誰承擔呢?調來的水賣給誰呢?什么水價呢?怎么收取呢?工程是否還本付息呢。如何管理、運行、維護呢?這些問題的解答可能比技術問題還復雜,但現在的研究是不夠的,不把這些問題解決好,工程也不易上馬。
最簡單的辦法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做法。一切由國家投入,水是無償或低價供給的,怎么配由領導說了算,維修運行管理也全由政府包下來,這種做法在今天顯然是行不通了,一則國家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可以把所有的巨型水利建設包下來,二則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原則,三則這么做勢必助長水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這條路是不可行的,這種做法今后只會天天搶水,為水打架。
因此,南水北調工程必須按現代化的體制和機制來建設和管理,水不可能無償提供,但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南水北調主要起的是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影響國家重要地區的發展和持續發展,因此也不能完全根據市場機制來建設與運行,它應該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質和形式。
鑒于調水工程的主要目的作用是社會性的、全國性的,而且投入十分巨大,所以主體工程的投入只能以國家為主,而且是中央投入為主(財政撥款和銀行貸款)。配套工程(為城市水廠水網工程、農灌渠斗渠等)則分層次由地方政府和受益集團、個人分擔是較合理的。
水應該是有償供應的,但須分別情況定價。例如,生態環境用水應是無償的;農業灌溉用水應是低價的,虧損部分國家貼補;城市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應是較高價格的,也分別行業、城市計價;其次,水價收費中,也應有數量上的區別,在合理的耗水指標以下,水價較低,超標愈高,水價愈高,直至征收懲罰性水價,也即分段計價,在不同季節,對于不同保證率的供水,水價都應不同。水價不僅指調水,應包括一切地表、地下水在內,只有雨水才不要錢,否則,引水水價高,地表水地下水則可無償敞開使用,怎么可能做到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呢。水價政策不僅限于供水,對廢水排放,污水控制和治理,都要有所導向和控制,否則,保護生態環境,治理污染,也只能是句空話。對治水上,水價確實是起有極大作用的杠桿,研究和制訂合理水價政策,是無比重要的事。
在這種復雜情況下,要由調水管理運行部門直接向各用水部門收費是行不通的,只能根據各類水價、用水量顯示一個綜合水價,包括地方政府,“躉售出去”,由地方政府自行具體掌握調整。所以調水運行部門和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水利、財政,物價、立法監察等部門間的關系將是緊密和復雜的,值得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必須大家都實事求是、團結協作,才能使水資源真正能最科學合理,最經濟有效地得到分配利用。
鑒于調水工程投入的集中,水價則不可能任意提高,有一部分必須無償供應,南水北調不會是個盈利點,要做到還本付息,自我完善,發展也十分困難。所以國家在融資、還貸、貼息、移民等各方面要有傾斜優惠,特別地方政府要為之做貢獻而不是雁過拔毛,以此為生利之道,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和中央收入的增加,政府的支持力度也應加大。由此看來,南水北調工程本質上是一種政府行為、政府工程,但又必須按市場模式予以建設管理、經營。政府的作用,在這個工程中不能放棄或放松,而應加強,應適當集中于中央。各說各話,各行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跨流域跨省區的調水工程怎么能指望實施和收效呢?
南水北調工程要從水源區通過1000幾百公里、跨越許多省區,供水到廣大城市農村,這樣的工程使之確切可行,發揮最佳效益,關鍵點是各地區各部門乃至每個人都要從大局、全局和長遠利益著想,從總體最高利益,把地區、部門、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換句話說要有點“龍江精神”。從歷史上看,許多好的合理的水利規劃未能實施,一不是技術問題,二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各地區各部門的利益難調,意見不一。在開會時慷慨激昂,生怕喪權辱國(他那個小王國),甚至發展到長期的水利糾紛,一些水利部門忙的是協調、合稀泥,這種經驗教訓值得吸取。對于水利規劃,確實要慎重研究,兼顧各方利益,考慮歷史因素,經過反復協商后訂定,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但總有個最佳方案,總會有得有失,規劃一經制定,審批甚至立法后,那就必須執行。這里不存在什么協調的問題,不允許再討價還價,軟磨硬頂。關鍵是要有大公無私、先全局后局部的江水英式的領導干部。國家人事部門在考核提撥干部的,很注意年輕化、專業化,什么文化水平,博士碩士,搞民意測驗…這些都是必要的,但更基本的是要考核他有沒行“大公無私”的全局觀點,有人說,這怎么考核?我認為,一位領導干部在牽涉全局與局部利益有矛盾的問題上的表現,就是最好不過的亮相,足以判定這位干部能否擔當大任、重任、而不是個鼠目寸光,專搞短期政績、華眾取寵之徒,我建議人事部門來一個微服私訪,參加些水利會議,這會對他們有好處的。
四 關于西南調水和當前水利工作的問題
最后還想簡單談談所謂從西南諸河調水的問題,也就是所謂大西線調水問題。上面所講的南水北調,是從長江上、中、下游引水北調,長江的水量雖大,也不是可以無限制地調水的,有些影響現在還不能說得很清楚。如果中東西三線都按最終規劃實現,大約每年有五百億立方米水從長江到黃河,相當于增加了一條黃河水量。對長江一直到長江口究竟有多少影響還需要深入研究。中國的西部幅員占全國之半,大部分是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區,人口、耕地、經濟規模都難以與東部相比。有不少同志認為關鍵在水,有了水,就可以大發展,搞得與東部一樣,“再造一個中國”。調東區“500億立方米水肯定不夠(大部分是供黃淮海平原了),于是主張從更西南的瀾滄江、怒江、乃至雅魯藏布江(也包括長江干支流通天河雅等江,大渡河)大調水到西北,調上一千億甚至二千億立方米水,這方面的文章已發表了不少,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沒有好處,某些事,寫成科幻小說即是好題材,真的送到中央要求馬上去干則是另外一件事了。
我不懷疑提示這種設想的人多數是憂國憂民的志士仁人。但先生之志大矣,先生之行則不可,對這樣的事得研究一下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光憑熱情,好心與幻想,于事無補,甚至要壞事。不僅這種工程的艱巨性過大,投入達天文數字、許多困難問題難以想象,而且有無這種必要性就會有人懷疑。我們以往總是強調“人定勝天”,強調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為我所用,適應我的要求。這種提法不夠全面,使我們吃了不少虧,欠下不少債。現在應該認識到對自然的索取和改造不是無限制的,我們要學會適應自然,與自然協調共處,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合理開發和建設。我們國家的人口最高達16億,是不是要分8億住到西部去?我們現有耕地約20億畝。是不是要在西部再開發20億畝?西部的面貌、條件就是干旱、半干旱地區,這是幾千幾萬年的歷史發展形成的,是否有可能與必要全部改造成和江南一樣?處處綠樹成蔭,處處稻浪重重,這才算是山川秀美?還是適當保留它的風吹草低見牛羊更好一些。這些都值得深思。有同志說,不管有沒有必要、有沒有可能,做些研究至少沒有壞處。我認為,對西部、西北部地區的自然條件、資源環境、開發規劃這些研究當然是必要的,但不能憑一些空想就認真地搞“可行性研究”,甚至成立籌備處,那是不行的。要防止一些好大喜功的領導人頭腦發熱,醉心于這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把該辦該做的事情耽擱了,把原來很合理可行的方案都丟棄了…還要防止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乘機行騙。現在社會上的騙子太多了。而且騙術愈來愈高明、科技化行騙了… 在這里,媒體的正確引導和誤導性關系極大,我也要利用這個機會向大家呼吁,社會主義的傳媒,應該有它的純潔性、原則性,不能追求轟動效應,不能光追求經濟效益,而要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多做些調查研究學習,若干年后,回頭看自己寫的報導,宣傳,不會感到面紅。總之,從雅魯藏布江調水到新疆之類的事,還是和在喜馬拉雅山上開個缺口、把印度洋暖流引進西北一樣,先作為科幻小說為好,別把它當作一本正經的事去搞。我對它的評價是一副對聯:“畫餅充饑”、“信口開河”;橫批是“癡人說夢”。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整地款為什么遲遲不發放呢?
南水北調專款專用,一般是不可能挪用的,國家對這部分錢的審計很嚴格,可能是你不了解情況吧,不過關于永久占地補償款的問題,因為土地是集體所有,所有應由村里拿出具體的分配方案,報上級政府備案后,才能發放這部分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