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撫養費起訴流程(拖欠撫養費多久申請強制執行)
父母不給生活費怎么起訴
法律分析:未成年子女起訴要求撫養費的判決都會得到支持,子女撫養費的數額,考慮以下三個方面: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對于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不能獨立生活的已成年在讀大學生起訴離異父母要求支付撫養費案件,判決結果顯示,有獲得法院支持的,也有被法院駁回的。被法院駁回的理由,大部分是已滿18周歲,父母沒有法定義務再繼續為其提供撫養費用。而獲得法院支持的,法院認為在讀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其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不能獨立生活。
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起訴撫養費流程:1、以孩子的名義寫一份起訴狀,內容是找孩子的父親或母親要撫養費。2、交到沒有支付撫養費一方的居住地法院。3、然后等待開庭審理。4、開庭前準備好證據,離婚協議書或判決書。符合法定條件的,法院7日內予以立案。不符合法定條件的,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八條 父母有教育、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怎樣起訴要孩子的撫養費
起訴撫養費流程,具體如下:
1、以孩子的名義寫一份起訴狀,內容是找孩子的父親或母親要撫養費;
2、交到沒有支付撫養費一方的居住地法院;
3、等待開庭審理;
4、開庭前準備好證據,離婚協議書或判決書。
起訴撫養費需要材料如下: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3、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后,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不給撫養費的后果,需要視情況而定,具體如下:
1、如果是協議離婚,不按離婚協議約定支付撫養費,對方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支付;
2、如果是訴訟離婚,不按調解書或判決書支付撫養費的,可向一審法院反映,由一審法院對不執行判決的當事人進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撫養子女的義務。
離異后不給撫養費,索要撫養費的途徑有:
1、協商解決。子女撫養費的支付最好由夫妻雙方協商解決。協商的內容主要包括另一方重要支付多少撫養費,在什么時間支付、以什么方式支付。
2、起訴解決。如果夫妻雙方不能通過協商方式解決,那么可以向法院起訴解決。法院會根據雙方的經濟狀況、當地的生活水平等因素,確定一個對孩子成長最為有利的撫養費金額,并且對撫養費的支付時間和方式作出判決。
3、申請強制執行。當夫妻一方不履行法院關于離婚后支付孩子撫養費的判決時,另一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綜上所述,起訴索要撫養費,應當提供撫養權協議、對方的支付記錄等相關的資料。撫養費應當包括生活費、醫療費以及教育費等。撫養費的多少與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相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六條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
不給孩子撫養費多久可以起訴
法律沒有規定多久不給撫養費可以起訴,也就是說只要對方不給撫養費,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可以要求對方支付,不受時間限制。支付撫養費是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的法定義務。一般法律規定的民事案件訴訟時效是3年,不過其中也要注意訴訟時效中斷、中止等情況,此時就會讓本身只有3年的訴訟時效得以延長。
孩子的撫養費起訴流程,具體如下:
1、以孩子的名義寫一份起訴狀,內容是找孩子的父親或母親要撫養費;
2、交到孩子父親居住地法院,繳納立案費;
3、然后等待開庭審理;
4、開庭前準備好證據,離婚協議書或判決書;
5、如果您準備請律師,最好在一開始就去找律師咨詢。撫養費依據:撫養費的標準一般按月工資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比例給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條
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孩子父親不給撫養費如何起訴
我們都知道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但是,父母離婚后,一方不履行支付撫養費的義務時可以進行起訴,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這方面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孩子父親不給撫養費如何起訴
1、起訴撫養費流程包括:
(一)以孩子的名義寫一份起訴狀,內容是找孩子的父親或母親要撫養費。
(二)交到沒有支付撫養費一方的居住地法院,繳納立案費20元左右。
(三)然后等待開庭審理。
(四)開庭前準備好證據,離婚協議書或判決書。
2、起訴撫養費需要材料
(一)孩子的戶口本或者出生證明以及復印件;
(二)離婚協議書以及復印件;
(三)離婚證及其復印件;
(四)民事起訴狀一式兩份。
(五)預交案件受理費。
3、法律規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規定,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二、撫養費包括什么
1、撫養費具體包括:
(1)《民法典》婚姻家庭司法解釋一一第42條所稱"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學歷教育的教育費應當負擔,但是因為上收費較貴的私立學校,貴族學校所多支付的擇校費用,或者是因考分不夠而產生的贊助費,不應當屬于撫養費。
子女就讀未經父母雙方全部同意的,不同意的父/母一方可不支付該筆費用,由同意方父/母支付。
撫養費以必要為限,子女購買電腦手機等、外出旅游的費用、購買商業保險的費用等,該些費用的支出沒有法律依據,父母可以拒絕支付。
子女大病及絕癥的醫療費,以社會醫療保險能報銷的為限,如子女因患有腎功能衰竭需要換腎的費用、子女患有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的費用等都不屬于撫養費之列,父母只有道義上承擔該費用的責任,而不存在法律上承擔該費用的義務。
2、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1)一次性給付
對于這種給付的方式,雖然有人認為應謹慎使用,但目前因人們經濟收入有顯著的增加,工作調動甚為頻繁,也考慮到法院的執行效率;在法院判決離婚涉及子女撫養費的,往往大多都采用這種方式。而且這種方式被大部份當事人所接受。
(2)定期給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給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給付,以物折抵往往適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給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歲為底線,即具體數目是按月或年的撫養費的數額乘以將子女撫養至十八周歲為止,計算總數一次性給付完畢。子女撫養費發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變動性,在父母的經濟狀況撫養能力及社會實際生活水平發生變化時,可以提起要求增加、減少或免除撫養費;子女要求增加撫養費的事由包括: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維持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因子女患病、上學等,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
如果上述理由發生以后,不撫養孩子一方,如果不增加費用,由撫養一方承擔,顯然不太公平。當然,無論生活費、教育費都應從實際出發,對于涉及數目較大的,必須由雙方協商確定,否則將由決定的一方個人承擔。現在較為突出的是擇校費。如農村孩子送到貴族學校學習。一次性要交五萬、十萬元,都應由雙方協商費用如何承擔。
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網上怎么申請起訴孩子撫養費
網上申請起訴孩子撫養費的流程是:
4、提交網上立案申請,法官審查,審查不通過,重新提交申請。審查通過,郵寄紙質材料,法官立案。
撫養費,是指父母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應負擔部分或全部的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等費用。撫養費的數額,可以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起訴撫養費需要什么材料
起訴撫養費需要的材料:
1、孩子的戶口本或者出生證明以及復印件;
2、離婚協議書以及復印件;
3、離婚證及其復印件;
4、民事起訴狀一式兩份;
5、預交案件受理費。
此外還需到具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
總之,在網上起訴要撫養費可以通過法院的在線訴訟平臺或者法律援助網站進行申請。需要提供相關證據,如收入證明、子女相關證件等,同時填寫相關表格和提交申請費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百零八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嚴重侵犯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單位的申請,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或者撤銷監護人資格。被撤銷監護人資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