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嗎(物權返還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嗎)
物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
法律主觀:
一般來說, 物權請求權 , 不適用訴訟時效 。這是因為,物權是一種對世權,有要求他人不得加以侵害的權利。如有權請求侵害人返還原物、恢復原狀、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這是物權本身所具有的權能。但是,物上請求權中的 損害賠償請求權 等,則屬于已經轉化了的物權,因具有債權的屬性,所以,適用訴訟時效。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民法典中物權請求權有哪些
法律主觀: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物權請求權包括返還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和損害賠償請求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第二百三十六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第二百三十七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第二百三十八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物權請求權有排除妨害、消除危險,對于這兩個請求權來說,如何確定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比較困難,只要物權處于還在被侵害的階段,那么物權請求權就一直存在,就難以確定物權的起始點,因此物權請求權是不適用于訴訟時效的。,(一)返還原物請求權應就動產和不動產加以區別對待,在社會生活中,動產一般是以交付為所有權變更的手段,而不動產則需以變更登記為公示方法。如果動產被他人非法占有,即與物權人分離,隨著時間的推移,占有人很可能將其占有的物參與到社會交易過程中,此時如果允許物權人僅僅基于物權請求權就可以要求返還原物,很可能對善意第三人的信賴利益產生影響,導致其利益受損,不利于交易秩序的穩定;而依照我國民法典的規定,不動產,包括須登記的動產物權的變更、轉讓,一般需依法登記,不動產一經登記通常被認為具有較強的公示公信力,不動產登記簿作為物權歸屬和內容的依據,已經明確了權利的歸屬,無論經過多少時間,不動產登記簿上記載的產權人的姓名不會改變,第三人在與非法占有人交易時,也必將注意到這一問題,所以不動產被非法占有人交易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訴訟時效制度設置的目的之一是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防止權利人怠于權利之上,因此,對于動產的返還請求權應適用我國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而不動產的如適用訴訟時效制度則將與不動產登記制度自相矛盾,動搖不動產登記制度的權威性。,(二)排除妨害、停止侵害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物被他人以占有以外的其它非法方式妨害的,物權人可以行使這兩種請求權,實踐中,有的妨害是一次完成的,如非法占有他人通道,而有的妨害具有持續性,如持續排放污染物造成他人受損。根據妨害人實施的妨害行為與妨害狀態之間的關系,理論上將妨害行為分為一次性妨害和持續性妨害兩種類型。對第一種情況,妨害的行為雖已經完成,但妨害的狀態卻處于持續狀態;第二種類型本身妨害行為和狀態均處于持續狀態。應該說,妨害不論經過多少時間,法律都不認可其合法性,因此從性質上而言不能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而且妨害行為或狀態的延續,決定了即使適用訴訟時效也無法計算起算點,訴訟時效的設置也就失去了現實意義。為此,確定物權請求權為時效客體的國家也不將這兩種請求權列入時效的適用范圍。,(三)共有人對共有物的分割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共有是指多個權利人對一物享有共同的所有權,特點是強調主體的復合性和客體的單一性,其本身并非所有權的特殊類型,而只是所有權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除非有特殊約定權利人隨時可以提出對物的分割請求,從而以一己之力變更現存的所有權關系而無需對方的協助,因此從性質上來講屬于形成權。這種形成權雖然也以請求權來表述,但其本質并非請求權,所以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不同類型的物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規定是不一樣的,故此,在實踐中,應當根據案件性的性質和具體的訴求來進行適用,類似于共有人對共有物的分割請求權,排除妨害、停止侵害請求權等類型的無權請求權均不適用訴訟時效。,債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侵害并發生財產損害時,物權人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它是請求權。其民事責任形式只要是賠償損失責任。,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兩種不同方法,二者的區別表現為以下四點;,(一)物權請求權的實現或物權民事責任的承擔,權利人無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權利人僅僅要求將受到妨害的物權恢復到其完滿狀態。而受害人欲請求行為人損害賠償者,則應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時主觀有過錯。,(二)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三)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四)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主體并不局限于物權人本身,因為物權請求權是與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對物的占有構成侵害或妨礙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行使此項請求權。,明白如何利用法律知識去維護自己的利益。更多時候采用法律手段,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