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還原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返還原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
返還原物有無訴訟時效規定
法律主觀:
返還原物適用三年的訴訟時效。訴訟時效針對的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怠于履行請求權,在期間完成后,其請求法院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權利歸于消滅的制度,適用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物權返還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對無權占有者,可以請求返還所有物的權利。無權占有不動產或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指合法占有人的占有物被侵占時,可以請求侵占者返還占有物的權利。,物權返還請求權和占有物返還請求權的區別在于:物權返還請求權是基于物權的絕對性、支配性、排他性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請求權,其作用主要是使物權效力得到維護。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基于占有事實,如租用、借用等事實,其作用僅僅在于恢復占有人對物的占有,維護社會穩定的秩序,并不涉及占有物的權利歸屬問題。,我國訴訟時效期間分三種,分別為特別訴訟時效期間、普通訴訟時效期間、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并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從何時起算。,普通訴訟時效期間與最長訴訟時效期間適用范圍相同,適用于特別訴訟時效期間適用范圍以外的請求權,二者除期限不同外尚有如下區別: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之時起算,而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受侵害之時起算;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可能有中止、中斷,麗最長訴訟時效期間沒有中止、中斷的問題。,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的前提是權利人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F實生活中,不當得利受損人的權利被侵害往往不是受益人的行為所致,而主要是受損人自己,個別情況下是第三人的過錯或自然事件引起的。在受損入自己過錯的情況下發生不當得利,受損人是知道至少是推定受損人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因此,不當得利是受損人自己引起的,不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從上面的幾點情況來看,返還原物請求權適用三年的訴訟時效。
返還原物請求權訴訟時效
返還原物請求權訴訟時效是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財產被他人侵占之日起計算。超過期限請求的,法院不支持。有中止、中斷的情形的,可以申請延長。
返還原物請求權的適用范圍
返還原物請求權的適用范圍是:所有權、地上權、典權、動產質權以及留置權,都可以適用,因為上述權利的內容都包括物權人對標的物的占有,如果物權人失去對標的物的占有,那么其都可以行使返還請求權。
返還原物權請求權訴訟時效是三年。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指合法占有人的占有物被侵占時,可以請求侵占者返還占有物的權利。
一、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構成要件有:
1。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權利人為物權人。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的主體應為失去占有的所有權人、他物權人及其他依法享有權利的人。找法網提醒您,無論占有人是否為有權占有,均應依據占有請求權行使權利,而不能依返還原物請求權行使權利。
2。須有他人無權占有動產或不動產的事實。無權占有,指沒有法律根據、沒有合法原因的占有。一般包括兩種情形:
其一,占有人從占有之始就沒有法律根據,如占有人占有的物是他人的盜竊物。
其二,占有之始本來有法律根據,但是后來該根據消滅,如租賃他人的物,已經超過約定的期限而不返還。
3。相對人須為無權占有人。所謂占有該物之人,是指仍事實上管領其物但無正當權源的人。曾經占有該物但沒有事實上管領其物之人,即使所有人的占有關系因其人的行為而喪失,所有人也僅僅在此項行為具備侵權行為要件時,向該人請求損害賠償,而不能對其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
二、訴訟時效可以無限次中斷嗎?
訴訟時效可以無限次中斷,訴訟時效期限屆滿后,訴訟時效不能中斷。訴訟時效屆滿前,出現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等情形時,訴訟時效才會中斷。
三、時效中止和中斷的區別
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區別如下:
1。發生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當事人主觀意志以外的情況,而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則取決于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即當事人行使權利或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行為。
2。訴訟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找法網提醒您,而訴訟時效中斷則可發生在時效進行的整個期間。
3。訴訟時效中止是時效完成的暫時障礙,中止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時效繼續進行;而訴訟時效中斷則是時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礙,中斷以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斷前后實際上是兩個訴訟時效。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二百三十五條
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返還原物請求權2年還是3年
返還原物請求權是3年。
當事人要求返還原物的權利,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內行使。如果超過三年沒有行使該權利,就會失去返還原物的請求權。因此,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時效期限是三年,而不是兩年。
返還原物的條件一般包括:
1、商品必須是在退貨期限內:在商品退貨政策規定的期限內,買方可以申請退貨并返還商品。如果超過退貨期限,賣方就不一定會接受返還商品了;
2、商品必須保持原狀:買方在使用商品時必須保持商品的完整和原狀,避免因為人為損壞等原因導致商品無法返還;
3、商品必須是賣方發出的商品:如果商品不是賣方發出的商品,賣方可能會拒絕返還原物;
4、商品必須符合退貨標準:賣方在制定退貨標準時,可能會對商品的使用情況、配件、包裝、附件等進行規定。如果商品不符合退貨標準,賣方可能會拒絕返還原物;
5、商品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如果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或者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賣方可能會拒絕返還原物。
返還原物的流程如下:
1、確認返還原物的品種、數量、型號等信息,并與供應商或制造商進行聯系,了解相關返還政策和流程;
2、與供應商或制造商協商確定返還原物的具體時間和地點;
3、對返還原物進行清潔、維護、包裝等處理,確保原物符合供應商或制造商的要求;
4、運輸返還原物到指定的地點,并在到達后進行確認和簽收;
5、等待供應商或制造商進行驗收并確認返還原物的狀況;
6、若返還原物符合要求,供應商或制造商將進行出庫或退款等操作,完成返還原物的流程。
綜上所述,返還原物需要在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賣方需要在收到退貨商品后進行檢查,確認商品符合退貨標準和相關條件,才能將商品款項返還給買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遺失物要求拾得人返還原物訴訟時效
法律分析:遺失物的請求權有以下三項:權利人要求拾得人返還,此權利為物權請求權,無時效限制,拾得人無權處分,原所有人向拾得人要求侵權損害賠償,此權利為債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拾得人無權處分,原所有人向受讓人要求返還原物,此權利為物權請求權, 但是要注意,此物權請求權受知道或應當知道兩年內限制,此處兩年不是訴訟時效,而是除斥期間,不行使的話權利消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遺失物的返還原物請求權期限
法律主觀:
遺失物返還原物請求權適用兩年的 訴訟時效 。根據法律規定,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
法律客觀:
《 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二條,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是,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
我國法律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依法請求損害賠償。這是《民法典》對占有物返還請求權的規定,那么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以下由我為大家具體解答,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一、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
是除斥期間。訴訟時效只適用于債權制度,其針對的對象是債權請求權,而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物權不是債權。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二條: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依法請求損害賠償。
占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占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二、占有物返還請求權的行使條件
1、請求權人應為占有人,非占有人即使對占有物享有合法的權源,也不能行使占有物返還請求權。
2、須有占有物被侵奪。侵奪,指非基于占有人的意思而排除占有人對物的事實上的管領力。
3、相對人應為侵奪人。
4、占有物仍然存在并可返還,方可行使占有物返還請求權。
三、物權請求權和債權請求權的區別
物權請求權是指物權人在其物被侵害或有可能遭受侵害時,有權請求侵害人返還原物、恢復原狀、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物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一項專門的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項獨立請求權制度。債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侵害并發生財產損害時,物權人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它是一種索求性、進取性的請求權。二者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物權請求權的實現或物權性民事責任的承擔,權利人無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權利人僅僅要求將受到妨害的物權恢復到其完滿狀態。而受害人欲請求行為人損害賠償者,則應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時主觀有過錯。
2、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
3、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
4、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主體并不局限于物權人本身,因為物權請求權是與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對物的占有構成侵害或妨礙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行使此項請求權。如租賃物的承租人對他人侵害租賃物的行為可以提起訴訟行使上述權利。因此,這是一種對物訴訟。而債權性請求權的行使是以相對人為對象,且以權利人受到實際損害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損害者才可以侵害方為被告提起訴訟,故這是一種對人訴訟。
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物權,法律規定的“自侵占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是除斥期間。以上就是整理的對“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是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的解答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知識。
遺失物的返還原物請求權期限
原物返還請求權的期限是3年。
【法律分析】
如果主張返還原物,是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權利人為物權人。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的主體應為失去占有的所有權人、別物權人及其他依法享有權利的人。至于占有人,無論其是否為有權占有,均應依據占有請求權行使權利,而不能依返還原物請求權行使權利。須有別人無權占有動產或不動產的事實。無權占有,指沒有法律根據、沒有合法原因的占有。一般包括兩種情形:其一,占有人從占有之始就沒有法律根據,如占有人占有的物是他人的盜竊物。其二,占有之始本來有法律根據,但是后來該根據消滅,如租賃他人的物,已經超過約定的期限而不返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