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醫療事故賠償標準(重大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病人死亡)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1.23
    841
    (2)無固定收入誤工費計算公式: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按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法律客觀:《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

    醫療事故九級傷殘賠償標準2023

    法律主觀:

    九級傷殘賠償 :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20年再乘百分之二十。 (一)醫療費醫療費包括當事人為治療傷疾而支付的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醫藥費、住院費、康復費、整容費和后續治療等費用。 (二)誤工費誤工費根據當事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三)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四)交通費根據當事人和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以及參與死亡事故處理的死者親屬(不得超過三人)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 (五)住宿費當事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從外地到本市 處理交通事故 ,實際發生的住宿費。 (六)住院 伙食補助費 參照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七)營養費營養費是指當事人為輔助治療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品所支出的費用。營養費根據當事人傷殘程度參照醫院意見及營養費支出憑證確定。 (八) 殘疾賠償金 殘疾賠償金根據當事人傷殘等級,按照當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九)殘疾輔助器具費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

    法律客觀: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

    (一)醫療費:

    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

    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四)陪護費:

    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一)醫療事故賠償項目及計算標準

    1、醫療費

    醫療費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中西)藥費、住院費、醫療機構的護理費等。憑合法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收費單據計算。

    計算公式: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

    誤工費計算方式按患者有無固定收入分為兩種。

    (1)固定收入誤工費計算公式: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2)無固定收入誤工費計算公式: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按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3、住院伙食補助費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計算公式: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護費

    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計算公式: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殘疾人生活補助費

    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平均生活費”是指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該地方上一年度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額。

    具體年限或賠償金額應根據患者的傷殘等級來確定:

    (1)一級乙等醫療事故(一級傷殘)計算30年,即100%;

    2)二級甲等醫療事故(二級傷殘)按一級傷殘的90%計算。計算公式為:居民年平均生活費×30年×90%(傷殘等級系數,下同);

    (3)二級乙等醫療事故(三級傷殘)按一級傷殘的80%計算;

    (4)二級丙等醫療事故(四級傷殘)按70%計算;

    (5)二級丁等醫療事故(五級傷殘)按60%計算;

    (6)三級甲等醫療事故(六級傷殘)按50%計算;

    (7)三級乙等醫療事故(七級傷殘)按40%計算;

    (8)三級丙等醫療事故(八級傷殘)按30%計算;

    (9)三級丁等醫療事故(九級傷殘)按20%計算;

    (10)三級戊等醫療事故(十級傷殘)按10%計算。

    計算公式: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

    殘疾用具包括假肢、輪椅、助聽器、義眼、假牙、假發、眼鏡等。

    因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計算公式: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

    按照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計算公式: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扶養人生活費

    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計算公式: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

    交通費包括必須轉院治療所必需的合理的交通費用等,一般視患者病情、傷型情況并結合當地交通條件而定。但是患者出于故意耗費而支付的不必要的各種交通費用,不應當列入賠償范圍。

    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計算公式: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

    住宿費是指患者因轉院治療、檢查往返等原因未能住院也未能住在家里確需就地住宿的扶養。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計算公式: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1、精神損害撫慰金

    精神損害撫慰金是指患者及其近親屬因醫療事故遭受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痛苦而以金錢支付方式給予的撫慰。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不超過3年。

    計算公式:精神損害撫恤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二)醫療事故責任的劃分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醫療機構負全部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100%;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負主要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60%-90%;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負次要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10%-40%;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負輕微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不超過10%。

    重大醫療事故如何賠償?

    重大醫療事故要賠償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醫療事故構成要件

    1、醫療事故的主體是合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2、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3、醫療事故的直接行為人在診療護理中存在主觀過失;

    4、患者存在人身損害后果;

    5、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醫療過錯賠償標準2022

    法律主觀:

    醫療事故鑒定賠償標準:(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醫療事故致死賠償標準是多少?

    發生醫療事故致死的賠償標準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確定具體賠償數額時,要考慮醫療事故的等級,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等因素。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醫療事故賠償金額一般多少

    法律主觀:

    醫療事故賠償金 額標準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三、住院 伙食補助費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八、交通費患者和需要陪護的親屬的轉院過程中發生的大眾交通工具所花費的交通費,特殊病人不能乘坐大眾交通工具,租用專業交通工具的交通費由造成醫療事故的醫院承擔;造成患者死亡的,參加處理事故的患者兩個親屬合理的交通費由醫院承擔。九、 精神損害賠償 醫療事故中沒有精神損害賠償,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法》出臺和《最高人民法院審理 人身侵權案件 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醫療事故中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客觀: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醫療事故賠償按什么標準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具體如下:

    1、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

    2、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

    3、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4、陪護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5、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

    6、殘疾用具費: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7、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8、被扶養人生活費: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

    9、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

    10、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

    11、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

    醫療事故的賠償金額如下:

    醫療事故的賠償金額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而是根據醫療事故等級、醫療機構過錯責任大小、患者因醫療事故遭受的損失等因素進行綜合計算。因此,每個醫療事故的賠償金額都可能是不同的。

    具體來說,醫療事故賠償金額的計算包括多個方面,如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綜上所述,每一項費用都有相應的計算標準和依據。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022年醫療事故賠償明細表

    醫療事故怎么賠償標準,如果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是需要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醫療事故是普通的民事糾紛,其賠償標準是有法律的依據的,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實際損失來確定。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規定,醫療事故按照以下標準賠償: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四)陪護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

    (六)殘疾用具費: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

    發生醫療事故怎么進行賠償?

    發生醫療事故可以是協商、訴訟等方式。

    (一)雙方協商:對于中小型醫療機構,在過錯明顯的時候,對構成醫療事故無爭議時,爭取通過協商解決。對于大型醫療機構,協商成功的可能性相對不大。

    (二)行政處理:申請醫療行政部門調解,如對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存在爭議,則主動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在鑒定結論作出后,可以協商或由醫療行政部門主持調解。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發生醫療事故怎么進行賠償?

    發生醫療事故可以是協商、訴訟等方式。

    (一)雙方協商:對于中小型醫療機構,在過錯明顯的時候,對構成醫療事故無爭議時,爭取通過協商解決。對于大型醫療機構,協商成功的可能性相對不大。

    (二)行政處理:申請醫療行政部門調解,如對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存在爭議,則主動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在鑒定結論作出后,可以協商或由醫療行政部門主持調解。

    1、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程序

    醫療事故致死賠償項目及標準

    一、醫療事故死亡賠償標準以及賠償項目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預期醫療費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11、精神損害撫恤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12、死亡賠償金=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 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一)醫療事故等級;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三)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標準?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計算標準

    一、醫療費

    “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1、醫療費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中西)藥費、住院費、醫療機構的護理費等。憑合法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收費單據計算。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4條的規定,治療一般應在發生醫療事故的所在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未經醫院批準或出具證明而強行轉院、擅自另找醫院治療的費用,一般不予賠償;擅自購買與損害無關的藥品或者治療其他疾病的,其費用不予賠償。患者經醫院治療已痊愈后,沒有必要再住院治療的,應當立即出院。如果無正當理由拒不出院的,繼續住院的費用由患者自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醫療費還包括“其他器官功能訓練費”和“適當的美容費”,僅作參考。

    2、“原發病醫療費用”是指非醫療事故所致的、患者治療本身原有疾病的醫療費用。可從兩個方面加以審查:(1)以醫療事故發生的時間判斷。醫療事故發生前的醫療費用為原發病醫療費用;(2)以處方藥品和治療項目判斷。凡用于治療患者本身原有疾病或損傷的藥費、檢查費、治療費等為原發病醫療費用。但上述原則也不完全盡然,如以時間判斷為例,醫療事故發生前的醫療費用為原發病醫療費用,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反之卻不必然,因為醫療事故發生后,往往兩種醫療費用會同時交混發生,即在治療因醫療事故給患者造成的損害的同時,也在治療患者的原發疾病,特別是當患者的原發病為重危疾病、而醫療事故只給患者造成較輕傷害(如四級醫療事故)時,單純以時間來劃分,將醫療事故發生后的所有醫療費用視為非原發病醫療費用,顯然有失公平。出現爭議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界定,必要時可通過司法鑒定部門單純就醫療費用予以鑒定。

    3、關于續醫問題。由于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不可能在醫療事故解決階段全部治愈,故條例對繼續治療費(亦稱續醫費、預期醫療費、二期醫療費)規定為:“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首先,通過分析該立法用語可理解為,在解決醫療事故賠償時(即結案時),對患者尚未發生的續醫費不能以一次性結算的方式予以給付。因為續醫費是指損傷經治療后體征固定而遺留功能障礙,確需再次治療的或傷情尚未恢復者未來治療的費用,由于患者的體質、病情差異和各醫院等級、技術水平、收費標準的不同,無法確定續醫費數額,任何醫療機構或鑒定部門的估算都是不準確的,必然會損害醫患一方的利益。故條例規定續醫費的主張是在“結案后”;

    其次,是否需要繼續治療,應以專家鑒定組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為依據;

    其三,繼續治療費按照基本醫療費用計算支付。但目前我國還沒有基本醫療的具體范圍和項目,按國務院法制辦教科文衛司、衛生部法制與監督司、衛生部醫政司組織編寫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百問》中解釋:“1998年國務院做出了《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開展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實施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各地確定了基本醫療保險的服務范圍和標準等,基本醫療費用的范圍和標準可以參照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省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但是,由于該條款操作起來較為復雜,加之法院系統對該規定本有抵觸情緒(詳見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唐德華、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法學博士楊永清編寫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理解與適用》一書第379頁“基本醫療費用問題”一節),筆者擔心今后法院在審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時,可能會對患者的繼續治療費問題采取“實報實銷”的處理方式,甚至“根據案情一次性判決”(見最高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一)款)。

    二、誤工費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的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誤工費計算方式按患者有無固定收入分為兩種。

    1、固定收入,是指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的人員本應按期得到的、卻因醫療事故就醫造成耽誤工作而喪失的工資、獎金、津貼、特殊工種的補助費等合法收入。一般以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和工資表為準,獎金以患者上年度的單位人均獎金計算,超過獎金稅起征點的以起征點為限。需要注意的是,個人獨資、合伙企業等私營企業以及財務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特別是證明患者“固定收入”高于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收入證明,不到單獨作為認定依據,須結合稅務機關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等材料方能認定。

    2、無固定收入包括兩類人員,一是從事農、林、牧、漁業生產的農村村民;二是有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或者有關憑證,在醫療事故發生前從事某種勞動,其收入能維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承包經營戶、城鄉個體工商戶、打工者(散工、短工、臨工)、家庭勞動服務人員等。均按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此外,患者依法從事第二職業的,其實際減少的收入,應予以合理賠償。患者系未成年人等本身無勞動收入而要求賠償誤工費的,不予支持。

    3、誤工日期的認定。根據最高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3條“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并參照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或法醫鑒定等認定”的規定,誤工日期由患者的住院天數和出院后治療醫院出具證明的休養天數兩部分組成,從醫療事故發生的當日開始計算,遇國家法定節假日均不扣減。治療終結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出院或無相關證明擅自休養的,不予計算誤工費。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殘疾的,自專家鑒定組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后不再計算誤工費,即殘疾者定殘之后不再賠償誤工費。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按司法解釋的原意,是指行政級別為“處級”以下的工作人員。其出差伙食補助標準各地均由規定,如重慶市現規定的出差伙食補助費為12元/天。

    四、陪護費

    “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陪護費”這一稱謂比國務院1991年頒布的《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中所稱的“護理費”要科學一些,因為醫護人員進行的醫療活動中也有護理活動。陪護費的計算期間只限于患者發生醫療事故后的“住院期間”,均以上一年度事故發生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為標準按日計算。

    需指出的是,條例作為行政法規,所規定的“一刀切”陪護費計算方式與最高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5條規定的陪護費計算方式有所不同,該條規定:“經醫院批準應以當地的一般臨時工的工資標準為限。”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時,如何適用還有待于最高法院解釋的明確。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

    “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平均生活費”是指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該地方上一年度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額。如重慶市2002年公布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為5767元。但交通事故處理機關每年在轉發居民年平均生活費數據的同時,都要明確規定該數據使用于處理從什么時間至什么時間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以便于操作,建議衛生行政機關可予以借鑒。

    根據衛生部新公布的《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中“本標準中醫療事故一級乙等至三級戊等對應傷殘等級一至十級”的規定,只有經鑒定為三級以上醫療事故即構成十級傷殘以上的,才能計算殘疾生活補助費,等級為四級醫療事故的,不能計算該賠償項目。

    本項規定的30年、15年、5年只是承擔殘疾補助費責任的最高年限,并非任何一起醫療事故都必須賠償滿30年、15年或者5年。具體年限或賠償金額應根據患者的傷殘等級來確定:

    (1)一級乙等醫療事故(一級傷殘)計算30年,即100%;

    (2)二級甲等醫療事故(二級傷殘)按一級傷殘的90%計算。計算公式為:居民年平均生活費×30年×90%(傷殘等級系數,下同);

    (3)二級乙等醫療事故(三級傷殘)按一級傷殘的80%計算;

    (4)二級丙等醫療事故(四級傷殘)按70%計算;

    (5)二級丁等醫療事故(五級傷殘)按60%計算;

    (6)三級甲等醫療事故(六級傷殘)按50%計算;

    (7)三級乙等醫療事故(七級傷殘)按40%計算;

    (8)三級丙等醫療事故(八級傷殘)按30%計算;

    (9)三級丁等醫療事故(九級傷殘)按20%計算;

    (10)三級戊等醫療事故(十級傷殘)按10%計算。

    由于《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假定我國的人均壽命是75周歲(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中假定的人均壽命70歲相比,延長了5年),故該項中“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的規定,可按60周歲以上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的方式進行計算:60周歲計算15年、61周歲計算14年、62周歲計算13年、…68周歲計算7年、69周歲計算6年,依次遞減,70周歲以上按5年計算。須注意的十,計算年限確定后,仍要乘以傷殘等級系數。

    六、殘疾用具費

    “因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殘疾用具包括假肢、輪椅、助聽器、義眼、假牙、假發、眼鏡等。其中義眼、假發等雖無功能補償作用,但為社會普遍觀念所認同,仍屬殘疾用具。計算費用時既包括殘疾用具的購入費,也包括安裝費。費用按照市場上普及型器具的價格計算,也可以參照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規定。同時還應按照殘疾用具的使用年限和人均壽命年限(75歲)把將來需要更換的費用計算在內。

    所謂“普及型器具”,是指在同一品種中被廣泛使用的器具,一般以國產為限,不包括豪華型的。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也規定殘疾用具費“按照國產普通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該項所述“醫療機構證明”并非專指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的證明,還包括為患者治療醫療事故損害的縣(市、市轄區)以上醫療機構的證明。醫患雙方為是否需要配置殘疾用具發生爭議時,可根據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中對患者的醫學建議等綜合確定。

    七、喪葬費

    “按照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目前,各地民政和財政部門都規定有喪葬費的具體標準,如重慶市規定的喪葬費標準為1500元。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起草者的解釋,此喪葬費已包括了“存尸費、尸體運轉費、尸體整容費、火化費、壽衣費等費用。”至于死者方大辦喪事所增加的費用,不予賠償。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

    “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1、參照公安部有關交通事故中傷殘評定標準的規定,本項中所指“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應以五級傷殘以上程度(含五級)為限,即鑒定為二級丁等醫療事故的傷殘患者,方能認定其喪失勞動能力。

    2、“沒有勞動能力的人”既包括未成年無勞動能力的人,也包括由于年老、疾病、殘疾等原因而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他們都無法通過從事勞動來取得經濟收入。但如果系失業、下崗或不愿工作的,則不符合被扶養人的認定條件,不應當計算本項費用。

    3、確定被扶養人時,患方應當提供有扶養關系的證明,及勞動保障、戶籍、民政等有關部門依法出具的相關證書、證明。衛生行政機關、人民法院在處理爭議認為必要時,應當要求其公證。

    4、被扶養人的生活費,應由具有扶養義務扶養能力的人共同承擔,死者或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者只承擔本人應扶養的一份費用。換句話講就是醫療機構只賠償死者或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者本人應承擔的那一份費用。如A、B兩夫婦有個10周歲的小孩,A因醫療事故死亡,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時,應減開B應承擔的費用份額即除以二,其計算公式為:(居民每月最低生活保障費×12個月×6年)÷2人。在死者或者殘疾者的父母成為被扶養人時,應以該父母的子女(含非婚生子女、繼子女、養子女)人數來確定扶養份額,計算生活費時有n個子女便除以n。

    5、對已滿60周歲以上的被扶養人,仍按60周歲以上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的方式計算扶養年限(見本文“殘疾生活補助費”一節)。

    九、交通費

    “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包括必須轉院治療所必需的合理的交通費用等,一般視患者病情、傷型情況并結合當地交通條件而定。但是患者出于故意耗費而支付的不必要的各種交通費用,不應當列入賠償范圍。

    十、住宿費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住宿費是指患者因轉院治療、檢查往返等原因未能住院也未能住在家里確需就地住宿的扶養。需要指出的十,這里的“憑據支付”不是憑住宿發票上的金額支付,它只是表明患者確有住宿實施及計算住宿天數的憑據,發票金額高低不論,只按住宿天數支付出差住宿補助費,如重慶市目前規定標準為30元/人、天。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不超過3年。”

    精神損害撫慰金是指患者及其近親屬因醫療事故遭受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痛苦而以金錢支付方式給予的撫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時,可以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在賠償項目中未列“死亡補償費”而直接規定為“精神損害撫慰金”,與民法原理及司法解釋是相符的,名稱更為合理。因為“死亡補償費”實際上就是對死者親屬的精神損害賠償費用。

    患者死亡后,有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必須是死者的近親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定:“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故死者無近親屬時,其他人不得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與殘疾生活補助費同樣的道理,精神損害撫慰金并不是對每一例都計算為6年、3年。更不是對死者的每一個近親屬都要計算一筆精神損害撫慰金。具體計算年限時,可根據患者原有疾病狀況、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機構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確定。對殘疾者也可掌握在一至四級傷殘賠償3年、五至八級傷殘賠償2年、九至十級傷殘賠償1年的原則。否則,如果一級傷殘與十級傷殘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沒有區別的話,似乎不公。

    此外,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1條的規定,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以及參加喪葬活動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按上述相關規定計算,但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

    把上述(一)至(十一)項計算出的所有費用相加后所得出的總和,即為該起醫療事故給患者造成的損失總額。但是,計算出全部損失后,并不等于一律由醫療機構全部賠償,具體賠償金額要根據醫療機構在醫療事故中的責任程度大小來確定,衛生部頒布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36條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四種: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故確定賠償時應根據醫療機構的過錯責任大小來劃分:醫療機構負全部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100%;負主要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60%-90%;負次要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10%-40%;負輕微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10%。

    總結:計算公式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1.精神損害撫恤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子女先于父母死亡還有繼承權嗎

    子女先于父母死亡沒有繼承權。但若是子女有子女的,可以代位繼承。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 ...
    2023-12-29 15:10

    重大醫療事故賠償標準(重大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病人死亡)

    (2)無固定收入誤工費計算公式: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按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法律客觀:《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 ...
    法律
    841熱度

    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賠償標準是什么

    一般按照當地經濟狀況和實際拆遷情況確定,具體包括: 1、對拆遷房屋本身價值的補償,一般按實際面積計算; 2、對拆遷房屋造成的搬遷與安置的補償; 3、對拆遷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4、當地政府給予被拆遷人的獎勵性補助。 法律依據: 《土 ...
    2023-12-13 15:48

    耳膜穿孔民事賠償標準(耳膜穿孔輕微傷民事賠償標準)

    具體賠償標準如下: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應當予以賠償,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侵權人應當賠償的費用有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 ...
    法律
    106熱度

    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賠償標準詳解

    對于舊城改造房屋的拆遷補償,各地政策不統一,一般按照當地經濟狀況和實際拆遷情況確定,具體包括: 1、房屋價值的補償,一般按房屋面積計算; 2、因拆遷房屋造成的搬遷、安置的補償; 3、因拆遷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4、因拆遷房屋當地政 ...
    2023-12-13 15:32

    故意傷害二級輕傷賠償標準及量刑(故意傷害輕傷二級怎么判刑和賠償)

    互毆二級輕傷賠償標準及量刑法律主觀:二級輕傷的賠償標準是: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法律客觀 ...
    法律
    848熱度

    交通事故傷殘十級賠償標準2024

    交通事故傷殘十級賠償標準: 1、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2、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3、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 ...
    2023-12-13 15:56

    工地意外身亡險賠償標準(工地意外身亡險賠償標準2023年)

    綜上所述,如果勞動者因為工作的原因導致死亡的,企業單位要賠償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不同的地區所賠償的金額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的,或者經搶救無效在48小時之內死亡的,可以視作為工傷 ...
    法律
    574熱度

    債務人死亡可以免除生前債務嗎

    債務人死亡不可以免除生前的債務,其生前的債務應當由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償還,但是超出遺產范圍的債務繼承人不需要償還,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則也不需要繼承人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 ...
    2023-11-30 15:22

    醫療事故如何賠償(醫療事故如何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 ...
    法律
    81熱度

    債權人死亡借條應當如何處理

    債權人死亡的,借條依然有效,借款人還是要根據約定償還該借款,因為債權人死亡,其債權可以作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遺產是指自然人死亡的時候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 ...
    2023-11-28 15:41

    斑馬線撞人全責怎么賠(撞傷人后賠償標準表)

    行人走斑馬線被撞怎么賠償行人走斑馬線被撞的賠償方式如下:在斑馬線上撞人的,事故的責任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來劃分,賠償責任則由機動車一方承擔,有證據證明行人有過錯的, ...
    法律
    422熱度

    債務人死亡起訴維權如何確定被告

    債務人死亡,債權人要起訴維權的,可以起訴債務人的遺產繼承人作為被告,因為繼承人應當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但是超出遺產范圍的債務繼承人不需要償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 繼承人以所得遺 ...
    2023-12-14 16:35

    賠償標準最新規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最新規定)

    四、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府補貼標準1、按比例補貼:全部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最高繳費檔次乘以補繳年限計算得到的應繳費總額的60%,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補償標準最新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補償標準分為三類:1、按月繳 ...
    法律
    428熱度

    沒買交強險死亡怎么賠償

    沒買交強險死亡的,死者家屬可以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如果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死者家屬還可以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 ...
    2024-01-03 16:01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賠償(車禍撞死人賠償標準)

    【法律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三、財產損失賠償限額是指 ...
    法律
    700熱度

    保險公司對重大交通事故會不會進行賠償

    保險公司會對重大交通事故進行賠償,法律規定,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法律依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 ...
    2023-11-28 16:01

    一次造成35人死亡的事故屬于特別重大事故,一次造成35人死亡的事故屬于特別重大事故對還是錯

    死多少人算特別重大事故1、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 ...
    交通
    981熱度

    河北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2024

    河北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1、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2、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 ...
    2023-12-12 15:19

    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罪(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罪認定)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 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 ...
    法律
    680熱度

    車禍導致車內一人死亡是全責要承擔的刑事責任是什么呢

    車禍導致車內一人死亡是全責要承擔的刑事責任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 ...
    2023-11-24 15:32

    醫療事故糾紛賠償標準(醫療事故糾紛賠償標準最高15萬嗎)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 (一) 醫療費 :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 人身損害 進行治療所發生的 醫療費用 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參加喪葬活動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 ...
    合同
    22熱度

    腳粉碎性骨折賠償標準(腳粉碎性骨折賠償標準是公司賠付嗎)

    粉碎性骨折工傷賠償2022標準根據查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規章官網得知,粉碎性骨折工傷賠償2022標準如下:根據《工傷認定辦法》,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本人工資的7-27個月,左腳第五跖 ...
    法律
    331熱度

    醫療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醫療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023)

    《條例》規定,殘疾生活補助費計算方法是: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 ...
    法律
    931熱度

    工地傷殘賠償標準(工地傷殘賠償標準2019)

    3、三級工傷鑒定標準包括: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內容,10、十級工傷鑒定標準包括: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等更多內容,2、二級工傷鑒定標 ...
    法律
    501熱度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賠償(車禍撞死人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處理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 ...
    合同
    722熱度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97无码免费人妻超|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潮喷失禁大喷水aⅴ无码|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你懂的|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