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輕微工傷一般怎么賠償)
一般輕微工傷賠償標準
法律主觀:
導讀:當發生了工傷事故后,不要慌,都必須先進行工傷鑒定,然后根據傷殘等級實行賠償,那么關于輕微工傷賠償標準,可以參考以下一級到十級工傷賠償標準內容。一級工傷賠償標準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崗位,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工資的90%,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二級工傷賠償標準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崗位,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工資的8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級工傷賠償標準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崗位,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工資的80%,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四級工傷賠償標準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崗位,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五級工傷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本人工資的7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六級工傷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七級工傷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八級工傷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九級工傷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十級工傷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司法鑒定輕微傷怎么判刑和賠償
法律主觀:
傷害賠償標準計算方式: 1、醫療費 掛號費+診療費+醫藥費+住院費+其他醫用費用,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司法鑒定輕微傷需結合病歷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2、誤工費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3、伙食費 住院 伙食補助費 ×住院天數 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4、護理費 護理時間*護理費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 5、交通費 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護理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所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 6、住宿費 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7、營養費 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8、撫慰金 精神損害撫慰金 的具體數額,由法院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判決 如果輕傷害造成了殘疾,還會有下列補償: 9、 殘疾賠償金 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10、殘疾輔助器具費 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
法律客觀:
《治安管理處罰》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1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輕微工傷一般賠償多少錢
法律分析:輕微傷鑒定為傷殘的,可以根據傷殘等級進行賠償: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補助金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補助金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住院伙食補助費; 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具體賠償金額需要根據當事人的傷殘具體情況決定。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到第三十七條
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及賠償標準
1.重傷造成身體殘疾、毀容、聽力喪失、視力喪失、其他器官功能喪失,或者對人身健康造成重大損害的其他傷害,包括重傷一級和重傷二級。達到傷殘等級的,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輕傷造成身體或者面部損傷,聽力、視力或者其他器官部分功能障礙,或者對人體健康有中度危害的其他傷害,包括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達到傷殘等級的,根據受害人的傷殘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申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標準,自傷殘之日起計算20年。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滿一年減一歲;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3.造成一般人身傷害(未達到傷殘):輕傷:由各種損傷因素引起的原發性損傷,造成組織器官輕微損傷或輕微功能障礙。因誤工減少的醫療費用和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和必要的營養費,由賠償義務人予以賠償。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醫療發生的全部費用和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以及必要的營養費。
輕微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
法律分析:根據受傷人員的傷殘狀況,將受傷人員傷殘程度劃分為10級,從第1級(100%)到第X級(10%),每級相差10%。其等級劃分依據是:
1、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識消失;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社會交往完全喪失。
2、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不能工作;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3、級傷殘劃分依據為: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僅限于室內的活動;明顯職業受限;社會交往困難。
4、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僅限于居住范圍內的活動;職業種類受限;社會交往嚴重受限。
5、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導;僅限于就近的活動;需要明顯減輕工作;社會交往貧乏。
6、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幫助;各種活動降低;不能勝任原工作;社會交往狹窄。
7、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不能從事復雜工作;社會交往能力降低。
8、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遠距離活動受限;能從事復雜工作,但效率明顯降低;社會交往受約束。
9、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級傷殘劃分依據為:日常活動能力輕度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社會交往能力輕度受限。
二、殘疾賠償金具體計算公式
(1)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下的人)=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x20年;
(2)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上的人)=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x(20年一增加歲數);
(3)殘疾賠償金(75周歲以上的人)=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x5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被打成輕微傷賠償標準
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輕微傷一般賠償多少
輕微傷一般按照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產生的計算費用賠償。
致人身體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住院期間伙食補助、必要的營養等費用,損傷達到傷殘等級的,還需要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輕傷是指使人肢體或者容貌損害,聽覺、視覺或者器官功能部分障礙對于人身健康有中度傷害的損傷,包括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根據被鑒定人當時的傷情和辦案人提供的醫院診治及案件相關材料,參照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人身傷情鑒定標準,及時做出受理、補充材料后受理或不能受理的決定,并將理由以書面回執形式告知委托單位的辦案人。
做出受理決定后,鑒定人要詳細填寫受理案件登記表,仔細核對委托單位提供的各種材料包括案件卷宗、病歷復印件、化驗單、醫學影像片等的數量和狀況,進行法醫學檢查、攝錄像等檢驗工作,對直接影響鑒定結論的各種材料應備份存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輕微骨折工傷賠償多少
工傷骨折賠償標準:
1、一級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乘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乘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乘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乘21個月;
5、五級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乘18個月;
6、六級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乘16個月;
7、七級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乘13個月。
一、骨折工傷賠償步驟如下: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2、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后,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當地標準發放;
3、等傷情穩定后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后按照傷殘等級向用人單位索要傷殘賠償。
二、傷殘鑒定需要材料如下:
1、因工傷致殘的,需要工傷認定書;
2、醫療診斷證明書;
3、書面的傷殘鑒定申請表;
4、身份證明材料;
5、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
總之,骨折工傷賠償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后液中,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當地標準發放;等傷情穩定后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后按照傷殘等級向用人單位索要傷殘賠償。
法律依伍滾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鬧橘山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