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過了三年時效還可以起訴嗎
民事糾紛超過三年還可以起訴嗎
民事糾紛超過三年還可以起訴。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一般來說訴訟時效不能超過三年。而且,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也就是說當事人在知道或應當知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被侵害后,必須在從知道起3年內提起訴訟,如果在3年內當事人沒有提起訴訟,那么當事人將失去法院支持當事人訴訟請求的訴訟權利,也就是法院不會受理當事人的訴訟,但是當事人的實體權利還是有的,也就是說如果對方自愿履行,可以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在3年的訴訟時效內,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也就是當事人又擁有了3年的訴訟時效。
民事訴訟的流程:
1、起訴和受理。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
2、審理前的準備。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3、開庭審理。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具有獨立價值,其意義在于可以擺脫民事訴訟程序附庸地位,通過對自己價值目標的追求,使實體法運行于公正而合理程序規范之上,最終使社會糾紛和沖突得到公正而有效的排除,還可限制法官恣意及其保護當事人平等參與訴訟,疏導矛盾、消解不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民事訴訟過了三年還能起訴嗎
可以起訴,即使超過訴訟時效,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自然人有權基于合同糾紛、侵權等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人民法院不應當以提起的訴訟超過訴訟時效為由不予受理。根據規定,超過訴訟時效仍可以起訴,只是原告喪失了勝訴權而已。也就是被告產生了一種抗辯原告的權利。
法律分析
一般的經濟糾紛訴訟時效是三年,從權利受到侵害時起計算,符合條件的可以中止、中斷、或延長。經濟糾紛在民商事糾紛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在經濟活動過程之中,不同的經濟行為主體因為不同類型的經濟活動而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這樣的糾紛要經由民事訴訟的途徑進行處理,因此經濟糾紛責任承擔主要是相關責任所帶來的賠償義務。只要達到符合起訴的條件就可以提起訴訟,但此時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對于超過訴訟時效的案件,法院會受理,但是會提示當事人,案件進入審判庭以后,法院也會主動審查訴訟時效的問題。所以,即使對方當事人不以超過訴訟時效提出抗辯,法院也會主動審查,發現沒有中斷、中止和延長事由的,會以判決的形式駁回訴訟請求。以判決的形式駁回訴訟請求,也就表明了法院對實體問題進行了審查,法院不會對這個糾紛再次處理,也不可能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事訴訟過了三年還能起訴嗎
【法律分析】:可以起訴,只是如果被告抗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法院將駁回訴求。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仍然可以起訴,如果開庭時被告沒有到庭,雖已超過訴訟時效,但被告沒有以此抗辯,法院仍然會支持訴訟請求。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出借人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欠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仍受法律保護。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屬于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該還款協議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民事訴訴訟超過三年還可以起訴嗎
民事案件只要滿足民事訴訟起訴的形式要件均可以起訴,不存在不可以起訴之說。但是最好不要超過3年的訴訟時效,因為超過訴訟時效當事人再主張權利,一旦對方當事人進行訴訟時效抗辯,法院就會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人家欠我錢沒有欠條時間過了三年可以起訴嗎
一、欠錢3年以后還能起訴嗎
可以起訴。但是對方擁有抗辯權。
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一)從訴訟時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條注明了還款日期,那么訴訟時效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三年。
(二)如果沒有注明還款日期,則表明該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合同,債權人有權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但須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在此情形下,確定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實際上存在以下幾種類型:
1、債權人催告當時債務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實際上卻未履行的,訴訟時效應自催告次日起計算。債權人何時催告并沒有時間上的限制。
2、如果當事人協商一致,確定了一個明確的履行期限,實際上,雙方當事人變更了合同內容,將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變成了履行期限明確的債務,那么,債務人于該期限屆滿未履行債務的,訴訟時效自該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3、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一次權利,債務人明確表示拒絕履行,并有否定債權存在的意思表示,那么,訴訟時效應從該拒絕之日的次日起計算,而不論債權人是否規定有寬限期限及該期限是否屆滿。
4、在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履行債務,債務人未明確拒絕的情況下,雙方約定有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在該期限屆滿時,無論債務人是否明確拒絕履行債務,只要在客觀上債務人不履行,訴訟時效應自該寬限期屆滿的次日起計算。
二、借條的有效期是多久
(一)借條的有效期是指借條的訴訟時效,借條的訴訟時效不影響借條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簽訂的真實有效的借條無論多久,借條本身都是有效的。時間只是確保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是否會得到法律的保護問題。
關于借條的訴訟時效,與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一樣要看是否約定了還款時間,如果寫明了還款日期,那么訴訟時效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三年。如果沒有約定歸還時間,則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
(二)如果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怎么辦?
1、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盡量考慮通過友好協商,促進當事人雙方就原借條、欠條達成的還款協議。如果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該還款協議屬于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該還款協議應受法律保護。
2、如果超過訴訟時效,當事人雙方無法協商的,債權人一方可以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如果債務人在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一般情況下,欠錢不還的起訴時效是三年,所以在三年之后一般是不能夠進行起訴的,除非你與法院申請了訴訟中斷和中止,訴訟時效過期了最好是與對方進行協商,達成還款協議,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話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民事糾紛超過三年還可以起訴嗎
【法律分析】:可以起訴。民事訴訟時效超期,不影響當事人行使起訴權。原告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官不可以主動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民事訴訟過了三年同樣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對于超過訴訟時效的案件,如果符合立案條件的,一定要受理立案,并且不會主動引用訴訟時效已過,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但是被告接到起訴通知后可以選擇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法院會進行審查并根據使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判決原告敗訴駁回訴訟請求。如果被告不以己超訴訟時效抗辯,而且原告提供的證據確鑿,事實清楚的話,依然會判決原告勝訴的,通常訴訟時效抗辯在一審審理階段提出法院才會受理。在3年的訴訟時效內,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也就是當事人又擁有了3年的訴訟時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事訴訟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民事訴訟超過三年還能起訴,但人民法院不一定會受理。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訴訟有效期為三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該知道其權利受到了損害以及在明確義務人之日起開始計算,如果在三年的訴訟時效期內,因為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是義務人同意履行其義務而導致訴訟中斷的,可以從中斷時起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有效時間。
法律分析
若是等到訴訟時效期滿了之后,除非是存在特殊情況,可以延長訴訟有效期的。即使相關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義務人也可以相對的提出不履行該義務的抗辯。如果該訴訟案件存在法律另外有規定的情形,但當事人在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了二十年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維護其權益的,人民法院對其權利主張也不會予以保護。也就是說當事人必須在知道或者應該知道其合法權益遭到侵害后的三年內向人民法院提起相關訴訟,否則超過這個時間段,再去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除了存在義務人自愿履行的情況,可以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外。當事人將失去人民法院支持其訴訟請求的訴訟權利,即當事人雖然依舊保留提起訴訟的實體權利,但是人民法院不會受理當事人的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民事訴訟過了三年還能起訴嗎
民事訴訟超過三年還能起訴,但人民法院不一定會受理。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訴訟有效期為三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該知道其權利受到了損害以及在明確義務人之日起開始計算,如果在三年的訴訟時效期內,因為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是義務人同意履行其義務而導致訴訟中斷的,可以從中斷時起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有效時間。
法律分析
若是等到訴訟時效期滿了之后,除非是存在特殊情況,可以延長訴訟有效期的。即使相關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義務人也可以相對的提出不履行該義務的抗辯。如果該訴訟案件存在法律另外有規定的情形,但當事人在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了二十年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維護其權益的,人民法院對其權利主張也不會予以保護。也就是說當事人必須在知道或者應該知道其合法權益遭到侵害后的三年內向人民法院提起相關訴訟,否則超過這個時間段,再去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除了存在義務人自愿履行的情況,可以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外。當事人將失去人民法院支持其訴訟請求的訴訟權利,即當事人雖然依舊保留提起訴訟的實體權利,但是人民法院不會受理當事人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