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舉報(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舉報 還阿米巴)
辭職后工資拖欠多久可以舉報
辭職后工資拖欠超過工資發放日可以舉報,勞動者離職時用人單位應當一次性結清工資,用人單位不按照規定為勞動者結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去勞動部門舉報。
辭職后工資拖欠超過工資發放日可以舉報,勞動者離職時用人單位應當一次性結清工資,用人單位不按照規定為勞動者結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去勞動部門舉報。
一、辭職后工資拖欠多久可以舉報
辭職后工資拖欠超過工資發放日可以舉報或者申請仲裁,離職時,用人單位應該一次性結清工資,若用人單位沒有在解除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就可以舉報。實踐中,用人單位一般不會在離職時一次性結清工資,而是按照在職時的日期發放工資。離職結算工資時間可以由用人單位與員工雙方商定,若逾期不支付的就屬于拖欠行為,員工在與用人單位協商無果后可以向法院起訴。
二、辭工老板扣工資怎么辦
勞動者辭職到期,用人單位克扣其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三、入職后未簽勞動合同辭職是否有工資
勞動者入職后未簽訂合同,如果是正常的辭職且付出了勞動,可以拿到工資。不支付工資的用人單位違法。溫馨提醒您,建立勞動關系,應當在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逾期的可以要求最多不超過十一個月的雙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一般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起訴
一般公司拖欠工資一天也是可以進行起訴處理的。一般情況下可能每個公司都會有資金周轉不靈活的情況下,在規定的時間發放不了工資可以先跟勞動者解釋,一般勞動者都是會理解的,但是不跟員工說明也不發放的,員工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
一、一般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起訴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資應當以月薪的形式發放,也包括應當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單位應當在自然月結束的30天內結算工資,超過30天即構成拖欠工資。可以起訴。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連續拖欠或者克扣勞動者工資二個月以上或者情節特別嚴重的,勞動保障部門應當責令其改正并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拒不執行行政處理決定的,勞動保障部門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勞動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對用人單位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對其法定代表人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依法制定工資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的;
(二)未以貨幣形式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未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當日結清并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未如實編制工資支付臺賬的;
(五)未向勞動者本人提供其工資清單的。
二、拖欠工資怎么賠償
1、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
2、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1)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4)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3、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公司沒有在規定的時間之內發放工資,員工可以直接找公司的領導問下情況,可以先雙方進行協議,協議不成的情況下,勞動者是可以到有管轄權限的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所以公司在發放不了薪資的情況下,一定要征求勞動者的意見,否則容易有糾紛。
拖欠工資幾天內可以投訴
60天內。
12345處理拖欠工資需要7個工作日。12345只是施政熱線記錄,記錄后交給責任部門處理,拖欠工資的話,直接去勞動局就可以查詢。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違反勞動保障法的行為。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侵犯合法權益的行為。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調查,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情況復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十七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調查,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情況復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九條 勞動監察,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工資拖欠幾天可以舉報
法律主觀:
拖欠一天就可以投訴了。《 勞動法 》規定, 工資 按月發放。當月發放上月的工資是可以的,但是跨月就違法;如果公司 拖欠工資 ,勞動者可以到 勞動監察 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發放工資,逾期不支付的,還要加付 賠償金 。
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起訴
法律主觀:
一般只要發生拖欠工資,就可以起訴。但是發生拖欠工資的,最好先與公司協商,協商之后公司還是拒絕發放工資的,這時可以先進行仲裁,仲裁之后,隨時可以起訴。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
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九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
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公司拖欠幾個月工資可以到勞動局舉報
法律分析:只要有拖欠情況出現,一般一個月就可以到勞動局進行仲裁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公司晚發工資多久可以起訴
延遲發工資一個月可以告他。如果用人的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應當按照拖欠工資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向員工賠償,由勞動行政部門進行監督。
一、工資拖欠多久可以起訴
只要拖欠協商無效就可以起訴。用人單位應按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的約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不得無故拖欠和克扣,就工資問題若雙方協商不成,勞動者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1、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2、公司如果有惡意欠薪行為將加付等額賠償金。賠償金的具體標準為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向勞動局監察委員會投訴解決。
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一般是一個月,勞動者就可以起訴單位;
4、但是在起訴前,需要先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在十五日內才可以依法去法院起訴。
二、拖欠工資怎么賠償
1、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
2、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1)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4)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3、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公司沒有在規定的時間之內發放工資,員工可以直接找公司的領導問下情況,可以先雙方進行協議,協議不成的情況下,勞動者是可以到有管轄權限的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多久沒發工資可以去勞動局告
用人單位超過一個月未支付工資,構成拖欠工資,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勞動局包括勞動分局和勞動就業服務中心。
勞動分局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勞動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組織實施市制定的勞動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綜合管理轄區內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涉外就業;綜合管理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考核鑒定;實施勞動預備制度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綜合管理轄區內各類企業勞動關系協調工作,負責轄區內企業勞動合同鑒證、勞動爭議處理、勞動爭議仲裁工作;依法行使勞動行政監督檢查權,監督檢查轄區內企業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組織查處勞動違法案件,處理勞動關系方面的群體性突發事件;負責勞動信訪工作;負責勞動普法工作。綜合管理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承辦勞動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是:負責轄區內勞動力資源開發利用、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的具體服務工作;負責轄區內政策性就業安置、失業職工再就業的服務工作;受委托承辦用工申報、招用外省勞工和招工廣告的核準工作;負責勞務扶貧和勞務合作工作;負責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服務工作;負責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工作;負責流動就業統計工作;負責臨時工調配費核繳工作。
對于拖欠工資的人的解決方式如下:
1、最簡單的方法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并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5、按上述途徑索取工資的同時,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加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