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成的是否成立不當得利
特邀律师

法院對不當得利的認定
法律主觀:
一、不當得利案件的構成要件
不當得利案件的構成要件符合債的要素,總體分析來看,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構成要素:
1、一方獲得利益。一方在無過錯的情況下取得他人財物,使自己的財產增加,不受年齡、性別、智力影響,得到利益不受壞境制約,獲得財產的不受時間限制。通常情形下,獲得利益一方沒有主觀過錯,是善意占有,獲得利益是不當得利的首要因素。
2、他方受到損失。一方獲到利益,必然造成他方財產受到損失,有積極損失,即自己能感覺到財產減少,是直觀的損失,有消極損失,即自己不能感覺到的財產損失,是隱形的損失,一方財產受到損失才能使對方的財產增加,雙方之間增加和減少的財產是對等的,在通常情形下,損失利益是自己一時過失造成的,主觀上對自己財產管理不善,客觀上受到財產損失,這也是不當得利的要素。
3、獲得利益與受到損失之間有直接因果關系。由于一方獲得利益,則導致對方受到損失,一方獲得利益是對方受到損失的直接因素,因而存在實際意義的因果關系,并且是直接的,不是間接因果關系,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不當得利就不會成立。不當得利的這種權力與義務關系,符合債的基本原理。
4、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根據。一方獲得利益沒有合法的原因和根據,也是不當得利之債形成的要件。所謂合法的原因,包括法律上和合同上的因素,根據法律和合同約定取得財產,不屬于不當得利之債的情形。不當得利之債沒有法律上的根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獲得利益一方從開始就沒有法律根據,不受法律保護,另一種是獲得利益一方開始有法律根據,而后來符合法律根據的原因消失了,那么獲得利益就變成沒有法律根據。如果獲得利益有法律根據那就不是不當得利之債。
憲法規定個人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不當得利所獲取的財物不是個人的合法財產,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二、不當得利法院如何認定
在審判實踐中,不當得利案件時有發生,情況有時很復雜,難以確定是不當得利。對不當得利的認定應從以下兩種情況把握:
1、確定不當得利主體,是正確認定不當得利的關鍵。獲得利益的債務人和受到損失的債權人是確定無疑的,有充分證據證實雙方之間有不當得利之債法律關系,沒有任何人對此舉張權利,提出異議。
2、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判斷不當得利是否成立的標準。獲得利益的債務人承認受到損失的債權人的財產是被自己占有、控制、管理,沒有提出法律上的依據。債務人直接獲取財產,造成債權人的財產損失。債權人的舉證在庭審中被質證認證,債務人無法舉出獲取財產的合法證據,不當得利就能認定下來。
三、不當得利拒不返還的法律后果
不當得利是一種法律事實,是債的發生根據。拒不返還可構成侵占罪。
《民法典》第987條規定:“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賠償損失。”正是因為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因此雖屬既成事實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不當利益應返還給受損失的人。這種權利義務關系就是不當得利之債。其中,取得不當利益的人稱為受益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務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務:財產受損失的人稱為受害人或受損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權人,享有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的債權。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不當得利案件的認定要確定一方獲得利益、他方受到損失、獲利和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根據四個要素。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條6868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不當得利適用法律條款
法律主觀:
不當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一方取得財產利益;一方受有損失;取得利益與所受損失間有因果關系;沒有法律上的根據。,(一)一方取得財產利益,1、方取得財產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獲得了或增加了財產或利益上的積累。受益人獲得的利益限于財產利益,即可以用金錢價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屬于這里的利益范疇。判斷受益人是否受有財產利益,一般以其擁有的財產或利益和如無與他人之間發生利益變動所應有的財產或利益總額相比較而決定。凡是財產狀況或利益較以前增加,或者應減少而未減少,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損失的,損益抵銷后剩余有利益的,也為受有利益。,(二)一方受有損失,僅僅有一方受有財產上的利益,而未給他人帶來任何損失,不成立不當得利。如甲投資興建廣場,鄰近乙的房屋價值劇增,乙獲有利益但未給甲帶來損失,乙對甲而言不成立不當得利。這里的損失,既包括現有財產或利益的積極減少,也包括應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喪失。對于后一種情形,受損人無須證明該項事實如未發生即確實可以增加財產,只須證明若無該項事實,依通常情形,財產當可增加,即為受有損失。也就是說,“應增加”的判定不必以其“必然增加”為必要,只要在通常情況下受損人的利益能增加即為“應增加”。如無權使用他人房屋,不管他人是否有使用該房屋或是否有出租房屋給第三人的打算,都可認為該房屋所有人受有相當于租金額的損失,因為他對房屋進行使用收益的潛在價值受到侵害。,(三)利益與損失的因果關系,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損人所受損失間的因果關系,是指受損人的損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損人的損失與受益人的受益,范圍不必相同,受益大于損失,或損失大于受益,均無不可,它只影響受益人返還義務的范圍。并且,受損人所受的損失與受益人所得的利益,其形態也不必相同。如無權處分他人之物,受益的無權處分人獲得的是物的價金,而物的原所有人喪失的是該物所有權,但仍不影響不當得利的成立。,(四)沒有法律上的根據,取得利益致他人損失,之所以成立不當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無法律上的根據,我國《民法典》稱為“沒有合法根據”。無法律上的根據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非指權利或者財產的取得沒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不當得利定義】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第九百八十六條【善意得利人返還義務免除】得利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存在的,不承擔返還該利益的義務。,第九百八十七條【惡意得利人返還義務】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賠償損失。,第九百八十八條【第三人返還義務】得利人已經將取得的利益無償轉讓給第三人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相應范圍內承擔返還義務。,不當得利的得利人實際占有了不當的利益后,就可以確定不當得利,損失人可以要求不當得利人返還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第九百八十六條得利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存在的,不承擔返還該利益的義務。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條
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不當得利罪立案標準
法律主觀:
不當得利屬于民事糾紛,沒有立案起點標準的說法,原則上只要屬于不當得利,哪怕只有1分錢,只要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也得立案。根據《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條規定,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賠償損失。,1、一方取得財產利益,一方取得財產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獲得了或增加了財產或利益上的積累。受益人獲得的利益限于財產利益,即可以用金錢價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屬于這里的利益范疇。2、一方受有損失,僅僅有一方受有財產上的利益,而未給他人帶來任何損失,不成立不當得利。如甲投資興建廣場,鄰近乙的房屋價值劇增,乙獲有利益但未給甲帶來損失,乙對甲而言不成立不當得利。,3、利益與損失的因果關系,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損人所受損失間的因果關系,是指受損人的損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損人的損失與受益人的受益,范圍不必相同,受益大于損失,或損失大于受益,均無不可,它只影響受益人返還義務的范圍。,4、沒有法律上的根據,取得利益致他人損失,之所以成立不當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無法律上的根據,我國民法典稱為“沒有合法根據”。,1、在不當得利之債中,不當得利人為債務人,負與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遭受損失的人為債權人,他享有不當得利返還以及損害賠償的請求權;,2、不當得利之債的客體是返還所受利益的給付,在給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態的不同;,3、不當得利的內容,是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和受損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4、債權人不當得利的返還請求權。債權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所得的不當利益。當利益不存在時,有權要求返還價金。,在實踐中,不當得利發生糾紛的雙方可以選擇私下協商的方式解決,也可以通過調解、訴訟等途徑解決。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保護您的利益不受損失。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
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
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合伙投資生意利潤,是不當得利嗎?
合伙投資生意利潤,是不當得利嗎?如果你用來投資的資金是不當得利的話,那么收益也是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是指行為人取得他人的財物沒有法律上的依據而使他人受損的事實。不當得利的成立條件是。不當得利則是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比如轉錯了錢,收錢的人就得把錢還回來
不當得利的定義是什么?具體的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一.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損失的事實。注意要注意的是不當得利在法律適用上是“兜底條款”,在其他歸責不能適用時才適用該條款。
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應負返還的義務。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二.具體的法律規定是依據《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八條、《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具體條文如下:
法律依據:
《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八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還受損失的人。”正是因為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因此雖屬既成事實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不當利益應返還給受損失的人。這種權利義務關系就是不當得利之債。其中,取得不當利益的人稱為受益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務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務:財產受損失的人稱為受害人或受損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權人,享有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券。
補充材料:
不當得利成立條件
(1)一方取得財產利益:
一方取得財產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獲得了或增加了財產或利益上的積累。受益人獲得的利益限于財產利益,即可以用金錢價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屬于這里的利益范疇。
(2)一方受有損失:
僅僅有一方受有財產上的利益,而未給他人帶來任何損失,不成立不當得利。如甲投資興建廣場,鄰近乙的房屋價值劇增,乙獲有利益但未給甲帶來損失,乙對甲而言不成立不當得利。這里的損失,既包括現有財產或利益的積極減少,也包括應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喪失。
(3)利益與損失的因果關系:
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損人所受損失間的因果關系,是指受損人的損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損人的損失與受益人的受益,范圍不必相同,受益大于損失,或損失大于受益,均無不可,它只影響受益人返還義務的范圍。并且,受損人所受的損失與受益人所得的利益,其形態也不必相同。如無權處分他人之物,受益的無權處分人獲得的是物的價金,而物的原所有人喪失的是該物所有權,但仍不影響不當得利的成立。
(4)沒有法律上的根據
取得利益致他人損失,之所以成立不當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無法律上的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稱為“沒有合法根據”。無法律上的根據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非指權利或者財產的取得沒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對于無法律上的原因,有統一說與非統一說兩種主張。
不當得利適用條件
1、不當得利的適用要有明確的條件。
2、要注意的是不當得利在法律適用上是“兜底條款”,在其他歸責不能適用時才適用該條款。
不當得利類型
(1)給付不當得利
給付不當得利,指受益人受領他人基于給付行為而移轉的財產或利益,因欠缺給付目的而發生的不當得利。這種欠缺給付目的既可以是自始欠缺給付目的,也可以是給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或者是給付目的不達。這里的給付目的,即給付的原因。給付者給予財產總有一定目的或原因,或為債務的消滅,或為債權的發生,或為贈與,這里的目的或原因就成了受領給付者受取利益的法律上的根據。如果由于某種原因,給付目的(原因)不存在或不能達到,那么受領給付者的受有利益便會因為無法律上的根據而成為不當得利。
(2)非給付不當得利
非給付不當得利,是指基于給付以外的事由而發生的不當得利,包括人的行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規定。人的行為,又可分為受益人的行為、受損人的行為和第三人的行為?;谶@些事由構成不當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無受其利益的權利,所以,非給付不當得利的“無法律上的原因”即為受益者無權利而受有利益。
朋友拿我的錢去投資 結果他也被騙 我的錢要不回來 這屬于不當得利嗎?
這要看你當時把錢給他時,是怎么約定的,如果是你拿錢給他幫你投資,盈利了你們分,那這個錢視為合伙投資,既然是合伙投資,那虧盈肯定有共同承擔。如果你當時是借給他的,他又給你寫了借條, 那么他去投資,虧損了也是和你無關的,你可以憑借條向他討要你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