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贈與的訴訟時效(撤銷贈與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房屋贈與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法律主觀:
訴訟時效 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權利人將失去勝訴權利,即勝訴權利歸于消滅。在法律規定的 訴訟時效期間 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法律, 房屋贈與合同 糾紛 訴訟 一般時效三年,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九條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贈與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法律分析:贈與合同糾紛的一般訴訟時效是三年時間,最長訴訟時效是20年時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第一百八十八條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撤銷贈與的訴訟時效
撤銷贈與的訴訟時效為一年,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應該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但是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一、撤銷贈與的訴訟時效多久
1、撤銷贈與的訴訟時效為一年,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應該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但是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六十條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
依據前款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什么情況下贈與人可以要求撤銷贈與
有以下情況的,贈與人可以要求撤銷贈與:
1、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2、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3、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概念是什么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概念如下:
1、贈與合同撤銷權的概念是指在由現法律規定的可以撤銷的特定情形時,允許贈與人或其繼承人、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銷權,撤銷贈與合同;
2、任意撤銷權,即贈與人一般可在贈與財產轉移前撤銷贈與;法定撤銷權,即受贈人有嚴重侵害贈與人及其近親屬的合法權益等法定情形時,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3、贈與財產交付前的撤銷權,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前,除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外,其他的贈與,贈與人都享有撤銷權,可以撤銷贈與。相關法律的這一規定,從根本上肯定了贈與合同屬于實踐合同的性質和特點;
4、贈與財產交付后的撤銷權,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后,發生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等三種情形的,贈與人也有權撤銷贈與;時間期限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的行使實現需要以下條件:
1、贈與物權利未轉移交付;
2、贈與人有撤銷與的意思表示。
贈與合同的撤銷流程如下:
1、贈與物轉移之前,明確通知對方撤銷贈與合同;
2、贈與物轉移之前,通過默示的方式撤銷贈與;
3、到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行使撤銷權撤銷贈與合同。
綜上所述,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合同撤銷權的概念是將自己所有之物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無償贈與他人后,出現法律規定可以撤銷的情形。贈與合同訴訟時效為三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身權益遭受損害之日起開始計算,超過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撤銷贈與需要起訴嗎
法律主觀:
撤銷贈與訴訟時效是一年。當事人贈與出去,又想撤銷贈與的話,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協商或訴訟。如果雙方可以協商一致的話,隨時可以 撤銷贈與合同 ;如果需要訴訟解決,已經完成了贈與行為,想撤銷贈與的,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駛撤銷權。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第一款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第六百六十三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債權人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贈與合同不受訴訟實效的限制嗎
法律分析:撤銷權的除斥期間為1年,一般債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因此適用1年的除斥期間,不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但表述為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不準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贈與糾紛的訴訟時效
贈與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三年。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贈與的財產不限于所有權的移轉,如抵押權、地役權的設定,均可作為贈與的標的。贈與合同訴訟時效為三年,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但贈與人的撤銷權,當具有法定情形時,應該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贈與合同具有的性質如下:
1、雙方行為。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2、是吸收了諾誠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合理因素。諾-成行為。多數國家承襲羅馬法的傳統,規定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贈與物,即為諾成行為;
3、無償行為。除合同中雙方約定附條件的義務外,原則上受贈人并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如下:
1、贈與合同的內容要具體明確。贈與合同主要包括:合同當事人雙方、贈與的財產名稱、財產目前狀況、贈與合同履行的時限以及方式、贈與是否附條件以及什么條件、贈與合同的違約責任以及爭議解決方式;
2、從贈與人的角度考慮,若贈與行為在交付財產或轉移權利之前有可能撤銷,建議不對贈與合同進行公證,因為一旦公證將很難撤銷;從受贈人的角度考慮,若擔心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則應積極勸說贈與人將贈與合同進行公證;
3、如果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時對受贈人有一定的要求,則可作為一個贈與的條件。如果受贈人無法滿足贈與人提出的條件,或者受贈人的行為讓贈與人不滿意,則贈與人可以名正言順的拒絕履行贈與義務;
4、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約定辦理有關手續的內容;
5、贈與人應在贈與合同中說明贈與財產存在的瑕疵,否則由此給受贈人造成損失的將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很多人通過簽訂贈與合同來處分自己的合法財產,但是贈與行為是有時效限制的。一般來說贈與合同訴訟時效為三年,所以在期間產生糾紛的話,建議盡早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贈與合同也是可以撤銷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撤銷贈與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處理
撤銷贈與過了訴訟時效可以采取撤銷贈與的方式進行處理。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贈與是一種無償的財產轉移行為,如果贈與人在贈與后因為某種原因后悔了,可以采取撤銷贈與的方式進行處理。但是,撤銷贈與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如受贈人存在欺詐、威脅、利用等情形,或者贈與人在贈與時是在無意識或者被迫的情況下進行的等。在訴訟時效方面,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撤銷贈與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贈與合同的訴訟時效
法律主觀:
一、贈與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 訴訟時效 、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 民事權利 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眾對于本人的合法財產,可以按照個人意愿無償地贈送給他人,如果贈送的是不動產,應當辦理過戶登記。而且,一般情況下負有道德義務的贈與合同是不可以任意撤銷。
二、贈與合同有沒有訴訟時效限制
《民法典》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如果受贈人認為沒有下述可撤銷情形,可以向法院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贈與人認為自己有權要回房屋,需要證明受贈人存在以下情形:
(一)贈與的房屋沒有過戶如果贈與的房屋還沒有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房屋在法律上依然屬于贈與人所有,此時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如果受贈人不同意,贈與人可以請求房產律師向受贈人進行法律教育和說明,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二)贈與的房屋已經過戶由于此時已經贈與的房屋已經辦理了過戶登記,在法律上房屋的所有權已經由贈與人轉為受贈人,所以不能隨便撤銷贈與,而且根據法律規定,經過公證或者具有道德、扶貧和救災性質的贈與合同在權利轉移之前是不得撤銷贈與的,但這也不絕對,如果依據民法典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使已經辦理了過戶登記,贈與人依然可以撤銷贈與:
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2、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1年內行使。該期間為除斥期間。超過這一期間,贈與人不得再行使撤銷權。
三、贈與合同訴訟時效是多久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如果受贈人認為沒有下述可撤銷情形,可以向法院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贈與人認為自己有權要回房屋,需要證明受贈人存在以下情形:
(一)贈與的房屋沒有過戶如果贈與的房屋還沒有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房屋在法律上依然屬于贈與人所有,此時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如果受贈人不同意,贈與人可以請求房產律師向受贈人進行法律教育和說明,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二)贈與的房屋已經過戶由于此時已經贈與的房屋已經辦理了過戶登記,在法律上房屋的所有權已經由贈與人轉為受贈人,所以不能隨便撤銷贈與,而且根據法律規定,經過公證或者具有道德、扶貧和救災性質的贈與合同在權利轉移之前是不得撤銷贈與的,但這也不絕對,如果依據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使已經辦理了過戶登記,贈與人依然可以撤銷贈與:
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2、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1年內行使。該期間為除斥期間。超過這一期間,贈與人不得再行使撤銷權。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