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比例和股權比例(股東比例和股權比例怎么算)
高通股東及股權比例
高通股東及股權比例如下:
1、英特爾:二個股東14.57%。
2、德州儀器:二個股東16.07%。
3、意法半導體:一個股東27.5%
。
4、高通:二個股東16.92%。
5、臺積電:三個股東17.26%。
6、英偉達:三個股東22.08%。
7、光科技三個股東19.7%。高通是一家股權分散的公司,排名前十大股東均為機構投資者,持股數量從1.08%-6.84%不等。
企業公司!常見錯誤股權比例結構&方案
企業公司常見錯誤股權比例結構和方案
一、五種常見錯誤股權比例結構
1、獨資100%:自然人獨資公司,容易將公司的債務風險引到個人身上。
2、獨大100%、1%:這種模式初創期可以的,在上升期和成熟期不適合。
3、均分50%、50%:容易陷入公司僵局。
4、博弈50%、25%、25%:兩個小股東聯合起來,容易使公司陷入僵局。
5、斗爭45%、45%、10%:兩個45%的股東都會去爭取那個10%的股東。
二、合理的股權比例結構
1、絕對控股
比如:70%、30%;80%、20%;67%、33%;70%、20%、10%。
2、相對控股
比如:52%、34%、14%。
3、一票否決權
比如:34%、20%、15%、11%、10%、10%。
這個股權設計比較分散,對于34%的這個股東,他雖然不是強而有力的大股東,但至少在公司的重大事務需要2/3以上,通過時,他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
投資比例股權比例
法律主觀:
股東比例和股權比例是:股權出資是指投資人以其持有的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作為出資,投資于境內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行為。股權比例可以不等于出資比例,股權不一定就是出資比例。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公司法股權比例規定
法律主觀:
持股比例和出資比例要一致。 公司章程 可自由規定出資比例與股權比例不一致,出資比例與表決權比例不一致,出資比例與分紅比例不同等個性化的條款,該類條款在經全體股東一致同意的情況下,屬于股東之間的合意,未違反法律 法規 的強制性規定,合法有效。 《 公司法 》第三十四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股權比例怎么算
對于公司的股權比例,在進行計算處理過程當中,我們是需要根據公式來進行計算,所以說對于股權的比例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它的計算方法有哪些?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關于股權比例怎么算問題的解答,帶著問題我們一起往下看。
對于公司的股權比例,在進行計算處理過程當中,我們是需要根據公式來進行計算,所以說對于股權的比例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它的計算方法有哪些?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關于股權比例怎么算問題的解答,帶著問題我們一起往下看。
一、股權比例怎么算
持股比例的計算公式:持股比例=出資額÷注冊資本金
舉例:某公司原有回注冊金90萬,現在某股東新答出資10萬元,則該股東持股比例為10÷(90+10)=10%
持股比例是指出資額占注冊資本金的比例,即:出資額/注冊資本金。例如本來注冊資本金為90萬,出資10萬,那持股比例就是10/(90+10)也就是占比10%。股東或者章程另有約定的除外。年底的分紅也按這個比例進行。
二、公司向內部職工募集的股份,只限于以下人員購買和持有
(一)公司募集股份時,在公司工作并在勞動工資花名冊上列名的正式職工;
(二)公司派往子公司、聯營企業工作,勞動人事關系仍在本公司的外派人員;
(三)公司的董事、監事;
(四)公司全資附屬企業的在冊職工;
(五)公司及其全資附屬企業在冊管理的離退休職工
三、法人財產權和股權的相互關系
(一)股權與法人財產權同時產生,它們都是投資產生的法律后果。
(二)從總體上說股權決定法人財產權,但也有特殊和例外。因為股東大會是企業法人的權利機構它做出的決議決定法人必需執行。而這些決議、決定正是投資人行使股權的集中體現。所以通常情況下,股權決定法人財產權。股權是法人財產權的內核,股權是法人財產權的靈魂。但在承擔民事責任時法人卻無需經過股東大會的批準、認可。這是法人財產權不受股權轄制的一個例外。這也是法人制度的必然要求。
(三)股權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說是對法人的控制權,取得了企業法人百分之百的股權,也就取得了對企業法人百分之百的控制權。股權掌握在國家手中,企業法人最終就要受國家的控制;股權掌握在公民手中,企業法人最終就要受公民的控制;股權掌握在母公司手中,企業法人最終就要受母公司的控制。這是古今中外不爭的社會現實。
(四)股權轉讓會導致法人財產的所有權整體轉移,但卻與法人財產權毫不相干。企業及其財產整體轉讓的形式就是企業股權的全部轉讓。全部股權的轉讓意味著股東大會成員的大換血,企業財產的易主。但股權全部轉讓不會影響企業注冊資本的變化,不會影響企業使用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不會妨礙法人以其財產承擔民事責任。所以法人財產權不會因為股權轉讓而發生改變。
股權與合伙組織財產權的相互關系與以上情況類似。
股權雖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所有權,但它是所有權的核心內容。享有股權的投資人是財產的所有者。股權不能離開法人財產權而單獨存在,法人財產權也不能離開股權而單獨存在。
股權根本不是什么債權、社員權,等等不著邊際的權利。
人們之所以多年來不能正確認識股權與法人財產權,主要是人們沒有看到它們產生的源頭,沒有研究二者內在聯系。一些人對法人的習慣認識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整理關于股權比例怎么算問題的詳細解答,對于我國的財產在進行處理過程當中,可以根據公司的股權相互關系來確定,同時他與我國財產一般情況下會有一定的聯系。
三個股東最佳股權分配
三個股東分配股份最合理的方法是:根據個人的出資額與出資總額的比例來進行分配,具體情況下,對于三個股東的出資情況還應當寫入公司章程,后期也可以根據股權的占比情況來確定收益分成。
三個股東分配股份最合理的方法是:個人出資額所占比例=個人出資額÷三人出資總額×100%。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于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并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股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廣義的股權,泛指股東得以向公司主張的各種權利;
2、狹義的股權,則僅指股東基于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并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東和股權什么區別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
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層含義:
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
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
3、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于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并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在《公司法》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權利多用股權,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多用股份。
股權通常指因出資而享有的股東權利,也指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出資比例;而股份則僅存在于股份有限公司,屬于可以計量的股票數。
拓展資料:
股權主要分類一般來說,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享有的權利,主要有以下兩種:
1、自益權
即股東基于自己的出資而享受利益的權利。如獲得股息紅利的權利,公司解散時分配財產的權利以及不同意其他股東轉讓出資額時的優先受讓權。這是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權利。
2、共益權
即股東基于自己的出資而享有的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如表決權、監察權、請求召開股東會的權利、查閱會計表冊權等等。這是股東為了公司利益,同時兼為自己利益行使的權利。
具體來說,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享有下列內容的權利:
1、參與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
2、參加股東會議并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3、選舉和被選舉為董事、監事;
4、查閱股東會議記錄和公司財務會計報告;
5、依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定轉讓出資;
6、優先購買其他股東轉讓的出資;
7、優先認購公司新增資本;
8、監督公司生產經營活動;
9、按照出資比例分配紅利;
10、 依法分配公司破產、解散和清算后的剩余資產;
11、 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股份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