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制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1.12
    230
    根據《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2款的規定,生產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15萬元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而不能以無罪處理,該《解釋》第2條第3款規定,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認定需要根據產品的銷售金額及貨值金額進行認定,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或者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均可以構成該罪,(三)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銷售貼牌假冒商品是犯什么罪

    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銷售貼牌是屬于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

    1、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3、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4、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處罰。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三)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認定

    需要根據產品的銷售金額及貨值金額進行認定,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或者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均可以構成該罪。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雖然尚未銷售,但是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認定:

    (1)主觀上對偽劣產品是否存在明知。如不知是偽劣產品而予以生產、銷售的,由于其主觀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構成犯罪。

    (2)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如果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銷售金額未達到5萬元以上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不以犯罪論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情況應當除外。根據《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2款的規定,生產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15萬元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而不能以無罪處理。該《解釋》第2條第3款規定,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國家計劃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97年4月22日發布的《扣押、追繳、沒收物品估價管理辦法》的規定,委托指定的估價機構確定。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十六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制造假冒偽劣產品罪量刑

    法律分析: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1.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2.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3.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4.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認定

    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

    1、客體方面

    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普通產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規定的藥品、食品、醫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電器等產品,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化妝品等產品以外的產品。

    2、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關于偽劣產品的界定標準,在產品質量法規中有規定。

    本罪在客觀方面的行為表現可具體分為以下四種行為:

    (1)摻雜、摻假。這是指行為人在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中摻入雜物或假的物品。

    (2)以假充真。這是指行為人以偽造產品冒充真產品,表現為偽造或者冒用產品質量認證書及其認證標志進行生產或者銷售這類產品的行為。

    (3)以次充好。這是指以次品、差的產品冒充正品、優質產品的行為。

    (4)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根據法律規定的精神,上述四種行為屬選擇行為,即行為人具有上述四種行為之一的就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情節是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在客觀上所要求的內容。

    3、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表現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產品的制造者(含產品的加工者),銷售者即產品的批量或零散經銷售賣者(含產品的直銷者)。至于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產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4、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為人的故意表現為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偽劣產品。在銷售領域內分兩種情況:一是在銷售產品中故意摻雜、摻假;二是明知是偽劣產品而售賣。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三)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可以分開定罪

    法律主觀:

    刑法具體的分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以及對應食品、藥品、化妝品、種子等特殊產品罪名,因此對應的罪名及處罰為:一、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三、生產、銷售假藥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條所稱假藥,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非藥品。四、生產、銷售劣藥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藥,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條所稱劣藥,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劣藥的藥品。五、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六、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四條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七、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衛生器材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五條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八、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六條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九、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七條生產假農藥、假獸藥、假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十、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罪罪名及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八條生產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5月修正)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法律客觀:

    一、劃清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關鍵是從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故意和客觀方面的結果來考慮。當行為人故意制造、銷售偽劣產品,銷售金額達到法律規定的5萬元以上時,即成立犯罪;銷售金額不滿5萬元的制售偽劣產品的行為一般屬違法行為,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于實踐中發生的僅僅查處到偽劣產品本身,而難以甚至根本無法查清偽劣產品的銷售金額的案件,根據2001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刑法規定的銷售金額3倍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二、劃清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這主要是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生產、銷售假藥、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或有毒、有害、不符合標準的醫療器材、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等生產、銷售特定的偽劣商品犯罪的界限,它們的區別主要是犯罪對象,即偽劣產品種類的不同。如前所述,本罪生產、銷售的是普通物品,生產、銷售假藥罪等犯罪生產、銷售的是特定物品。根據《刑法》第140條、第149條的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生產、銷售假藥罪等第141條至148條規定的犯罪之間存在法條競合關系,即第140條屬于普通法,第141條至第148條屬于特別法。在法條競合的情況下,特別法應當優于普通法適用,這是處理特別法與普通法關系的基本原則,也是《刑法》第149條第1款規定之基本精神。但第149條第2款同時又規定,生產、銷售本節第141條至第148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140條規定的犯罪的,依照處刑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這一規定體現了擇重而處的精神,應屬特別法優于普通法適用原則的例外規定。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一、假冒偽劣產品賠償標準

    1、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2、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普通產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規定的藥品、食品、醫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電器等產品,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化妝品等產品以外的產品。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是指國家通過法律、行政法規等規范產品生產的標準,產品出廠或銷售過程中的質量監督檢查內容,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損害賠償、法律責任等制度。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侵犯了國家對產品質量的上述管理制度,生產、銷售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偽劣產品擾亂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秩序,侵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客觀要件

    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

    3、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表現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產品的制造者(含產品的加工者),銷售者即產品的批量或零散經銷售賣者(含產品的直銷者)。至于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產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4、主觀要件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為人的故意表現為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偽劣產品。在銷售領域內分兩種情況:一是在銷售產品中故意摻雜、摻假;二是明知是偽劣產品而售賣。

    三、注意事項

    1、“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一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4、“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對于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5、“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6、“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

    四、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以非法牟利為目的,在從事工商業活動中,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嚴重損害用戶和消費者利益,危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應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其余八個罪名

    法律主觀:

    法律客觀:

    客體要件 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普通產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規定的藥品、食品、醫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電器等產品,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化妝品等產品以外的產品。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是指國家通過法律、行政法規等規范產品生產的標準,產品出廠或銷售過程中的質量監督檢查內容,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損害賠償、法律責任等制度。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侵犯了國家對產品質量的上述管理制度,生產、銷售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偽劣產品擾亂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秩序,侵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客觀要件 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違反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一般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以及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關于產品質量的地方性法規、規章、有關行業標準規則等。關于偽劣產品的界定標準,在上述產品質量法規中有規定。本罪在客觀方面的行為表現可具體分為以下四種行為:(1)摻雜、摻假。這是指行為人在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中摻入雜物或假的物品。(2)以假充真。這是指行為人以偽造產品冒充真產品,表現為偽造或者冒用產品質量認證書及其認證標志進行生產或者銷售這類產品的行為。(3)以次充好。這是指以次品、差的產品冒充正品、優質產品的行為。(4)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這是指以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在內)的產品假冒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產品的行為。根據法律規定的精神,上述四種行為屬選擇行為,即行為人具有上述四種行為之一的就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行為人如果同時具有上述兩種行為或兩種以上行為的。也應視為一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不實行數罪并罰。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情節是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在客觀上所要求的內容。 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表現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產品的制造者(含產品的加工者),銷售者即產品的批量或零散經銷售賣者(含產品的直銷者)。至于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產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主觀要件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為人的故意表現為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偽劣產品。在銷售領域內分兩種情況:一是在銷售產品中故意摻雜、摻假;二是明知是偽劣產品而售賣。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行為。(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篇。第三章。第一節(140條~150條)

    概念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故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行為.

    對于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中國一直按照原刑法規定的投機倒把罪予以認定和處罰,但該罪的口袋化特征已明顯滯后于經濟生活的迅猛發展和復雜多變。l993年2月22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該法第38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痹撘幎ㄟ^于原則,實踐中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仍按投機倒把罪認定?!蛾P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將之作為單獨罪名加以規定,對于有力打擊現在社會廣泛存在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本法于本條明定此罪,其意亦在于此。

    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包括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工商行政的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偽劣產品。所謂偽劣產品,從廣義上而言,根據《產品質量法》第2條的規定,這里的“產品”,應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但不包括建筑工程。即除了建筑性以外的一切偽劣產品,不管是工業用品還是農業用品,不管是生活用品還是生產資料,不管是有危害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還是沒有危害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都可能包括在本罪的偽劣產品之中。根據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包括:

    ⑴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致使產品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以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等,

    ⑵偽造產地或者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的;

    ⑶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⑷屬于國家明令規定的淘汰產品的,

    ⑸偽造檢驗數據或者檢驗結論的;

    ⑹無檢驗合格證或無有關單位允許銷售證明的;

    ⑺產品或其包裝不符合要求的,如沒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沒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沒有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限期使用的產品沒有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日期或者失效日期的;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沒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但裸裝的儀器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加標識的裸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劇毒、危險、易碎、儲運中不能倒置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產品,沒有警示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或標明儲運注意事項的等等;

    ⑻失效、變質的等等。根據本條規定,構成本罪對象的偽劣產品,不是屬于上述廣義上的偽劣產品。成為本罪犯罪對象的只能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等產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產品;不合格的產品;失效、變質的產品;等等。如果不是生產、銷售上述實質上的偽劣商品,雖屬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不構成本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法規,故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行為。

    行為表現為四種情況:

    l、摻雜、摻假,即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入與原產品并不同類的雜物,或者摻入其他不符合原產品質量的假產品。如在芝麻中摻砂子,在磷肥中摻人顏色相同的泥土等。

    2、以假充真,即生產者、銷售者將偽造的產品冒充真正的產品,主要表現為生產、銷售的產品名稱與實際名稱不符,或者原材料名稱、產品所含成份與產品的實際名稱、成份不符。如將黨參冒充人參、將豬皮鞋冒充牛皮鞋等。

    3、以次充好,即以質量次的產品冒充質量好的產品。主要表現為將次品冒充正品,將等次低的產品冒充等次高的產品,將舊產品冒充新產品,將淘汰產品冒充未淘汰產品,將沒有獲得某種榮譽稱號的產品冒充獲得了某種榮譽稱號的產品等。

    4、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主要表現為將沒有達到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冒充達到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將超過使用期限的產品冒充沒有超過使用期限的產品等。只要實施上述其中一種行為便可能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同時實施多種行為的,也只以一罪論處。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構成犯罪的,要求銷售數額在5萬元以上。不管是個體生產、銷售者,還是單位生產、銷售者,都必須達到這個數額,否則不以本罪論處。銷售金額反映了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規模、行為持續時間、危害范圍以及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即銷售金額與上述情節的嚴重程度都是成正比關系的銷售金額大,反映出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規模大、行為持續時間長、危害范圍廣、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嚴重;反之亦然。而且,這種規定的可操作性強,便于司法機關準確認定和處罰犯罪。

    另外,依本法第l49條規定,生產、銷售假藥、劣藥、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不合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不合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假農藥、假獸藥、假化肥、假種子、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不構成本節所定其余各罪的,但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應定為本罪予以處罰。同時,如果該行為同時構成本罪和本節其余之罪的,應依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生產者、銷售者。實踐中,一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只要實施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均能構成該罪。根據本節第150條的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往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故意以“假、劣”冒充“真、好”。本罪多以營利和獲取非法利潤為目的,但本條并未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是構成本罪的主觀方面必須具備的要件。過失不構成本罪。

    認定

    (一)罪與非罪的界限

    按照本條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必須是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才能構成犯罪。因此,本罪在犯罪形態上屬結果犯。銷售金額不滿5萬元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可由有關工商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行為是否并罰

    本罪是選擇性罪名,生產與銷售偽劣產品行為是選擇性要件,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生產或銷售中的任何一個行為,就適用本條的規定,構成生產偽劣產品罪或銷售偽劣產品罪。如果行為人既實施了生產偽劣產品的行為,又實施了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是否數罪并罰則要根據不同情況作不同分析。

    1、如果行為人既生產了偽劣產品,又銷售了自己生產的偽劣產品,則銷售行為是生產行為的延續,對這兩種行為不能數罪并罰,而仍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罪處罰。

    2、如果行為人生產了偽劣產品,又銷售了他人生產的偽劣產品,且銷售金額都在5萬元以上,則應按生產偽劣產品罪和銷售偽劣產品罪兩罪并罰。

    (三)與詐騙罪的界限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犯罪一般表現為在產品中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欺騙手段;而詐騙罪常常亦以冒充銷售產品的工商活動來實現。兩者往往極易混淆。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

    ⑴所侵犯的客體不同。本罪所侵犯的是市場管理的正常活動及費者的合法權益,包括其人身健康及財產安全等權利;而詐騙罪則是對財產的所有權造成侵害。

    ⑵犯罪目的不同。本罪一般表現為以獲取非法利潤為目的,但也可以是出于其他非法目的,如為了不正當競爭,通過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冒充為他人生產的產品,毀壞他人名譽,以使自己處于有利的地位等;而后者則只能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

    ⑶客觀行為的表現方式不同。詐騙罪是完全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使受害人產生錯覺,信以為真,從而自愿地“交出財物”,而本罪則是在經濟活動中,違反工商管理等市場管理法規,在生產、銷售等工商活動中使用偷工減料、摻雜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帶有欺詐性質的手段進行非法的經營活動。

    【刑法條文】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4.5法釋〔2001〕10號)

    為依法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辦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對本條規定的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第二條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銷售金額三倍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

    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國家計劃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97年4月22日聯合發布的《扣押、追繳、沒收物品估價管理辦法》的規定,委托指定的估價機構確定。

    多次實施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行為,未經處理的,偽劣產品的銷售金額或者貨值金額累計計算。

    第三條經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設置或者確定的藥品檢驗機構鑒定,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的“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

    生產、銷售的假藥被使用后,造成輕傷、重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生產、銷售的假藥被使用后,致人嚴重殘疾、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

    第四條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機構鑒定,食品中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有害細菌或者其他污染物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被食用后,造成輕傷、重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被食用后,致人死亡、嚴重殘疾、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后果特別嚴重”。

    第五條生產、銷售的有毒、有害食品被食用后,造成輕傷、重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生產、銷售的有毒、有害食品被食用后,致人嚴重殘疾、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

    第六條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致人輕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造成感染病毒性肝炎等難以治愈的疾病、一人以上重傷、三人以上輕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后果特別嚴重”。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致人死亡、嚴重殘疾、感染艾滋病、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情節特別惡劣”。

    醫療機構或者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而購買、使用,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以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定罪處罰。

    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注冊產品標準可視為“保障人體健康的行業標準”。

    第七條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的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中“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一般以二萬元為起點;“重大損失”,一般以十萬元為起點;“特別重大損失”,一般以五十萬元為起點。

    第八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不履行法律規定的查處職責,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放縱生產、銷售假藥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為的;

    (二)放縱依法可能判處二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

    (三)對三個以上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履行追究職責的;

    (四)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第九條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帳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技術的,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

    第十條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實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查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第十二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犯罪對象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受產品質量管理監督的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但建筑工程和軍工產品以及諸如毒品之類的國家嚴禁自由流通的產品除外。因而,作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犯罪對象的產品而言,可以用于流通的工業、農業、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動產,以及軍轉民產品、可流通的高科技產品這幾類產品成為該罪主體在理論上、司法實踐上一般不存在歧義。但諸如建設工程、軍工產品、限制流通物是否能夠成為本罪的犯罪對象,則不無疑問。

    基于商品是指通過交換進入消費的、用于滿足人們需要的、凝結了人類勞動的產品這一觀念,我們認為,正確界定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對象,首先應當以是否以交換為目的這一標準著手,凡生產、銷售偽劣產品不足以供他人、社會使用為目的即不是以交換為目的,則不能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性。而在認定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對象的“商品”內涵后,偽劣商品的認定就至關重要了。

    偽劣商品在行政法規中涵義并未統一,有了“廣義、狹義之分,如1989年國務院《關于嚴厲懲處經銷偽劣商品責任者意見》規定,偽劣商品包括:⑴失效、變質的;⑵危及安全和人身健康的;⑶所標明的指標與實際不符的;⑷冒用優質或認證標志和許可證標志的;⑸摻雜使假,以假充真或以舊充新的;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這即是廣義上的偽劣商品。國務院同時還規定,經銷某些產品,經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視為經銷偽劣商品。

    這些產品包括:⑴無檢驗合格證或無有關單位允許銷售證明;⑵未用中文標明商品名稱、生產者和產地(重要工業品未標明廠址)的;⑶限時使用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⑷實施生產(制造)許可證管理而未標明編號和有效期的;⑹高標耐用消費品無中文使用說明的;⑺屬處理品(含次品、等次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裝的顯著部位標明“處理品”字樣的;⑻劇毒、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而未標明有關指標和使用說明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這些商品也屬于偽劣產品,這是在更廣義上使用的。

    《產品質量法》第37、38、40條規定的偽劣產品則包括:⑴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⑵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產品;⑶不合格的產品;⑷失效、變質的產品。這些即屬于較狹義的偽劣商品。而1997年刑法第140條規定的四種偽劣商品即屬于較狹義的偽劣商品。以這些法規規定看,生產、經營上述偽劣商品的法律責任可以是民事的、經濟的,也可以是刑事的、行政的。因此,在理解作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對象時,有不同的見地:有以《產品質量法》第37、38、40條的規定來界定其范圍的;有以刑法第140條規定的四種行為方式來界定偽劣產品范圍的;有的只是在客觀方面描述了刑法第140條規定的四種行為方式,而沒有涉及偽劣商品的界定;有的在根據《產品質、量法》界定偽劣產品的范圍后,而在認定本罪客觀方面行為時,又將偽劣產品“的范圍根據刑法規定予以了縮小。

    主觀方面

    〈一〉故意形態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這一點在理論上已取得共識,但對故意的內容卻不無爭論,理論上主要存在三種觀點:⑴主張本罪只限于間接故意,不包括直接故意在內。這其中包括了兩種見解.一是認為本罪故意內容表現為“行為人故意違反國家對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明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會發生危害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損害用戶、消費者的結果,為了牟利而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二是認為本罪故意內容表現為“行為人明知違反國家有關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會發生侵害企業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結果,并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雹七@種主張沒有明確本罪的故意為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只是對故意內容進行了描述,如有的認為“所渭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生產、銷售的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偽劣產品,而仍然生產、銷售?!庇械膭t認為行為人的故意表現為“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偽劣產品,在銷售領域內分兩種情況:一是在銷售產品中故意摻雜、摻假;二是明知是偽劣產品而售賣?!边€有的認為其故意表現為“明知自己在生產、銷售中所從事的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而故意實施”。⑶主張本罪故意中“既有直接故意,也有間接故意。故意的內容為明知是偽劣產品而予以生產和銷售?!?/p>

    〈二〉故意內容中的“明知”

    既然在本罪中,生產者、銷售者對偽劣產品的生產、銷售是明知的,那么就存在一個如何認定“明知”的問題。在刑法理論上,“明知”包括已經知道與應當知道兩鐘情形,所謂“已經知道”,就是對將要發生的事實及其危害性已知曉明白;所謂“應當知道”,即是指根據行為人的年齡、經歷、學識、職務、職業以及職責等,推斷其對某些事實情況及其危害性的明白知曉。一般地,在判斷對本罪主觀罪過上明知時,難以認定的自然是應當知道的認定。

    對生產偽劣產品者而言,“明知”作為其罪過形式是不言自明的。國家制定了《產品質量法》以及其它一些有關工農業產品的生產質量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詳細地規定了各類產品的各種生產標準和其它相關質量標準,不符合這些質量標準的產品不得投放市場。因此,生產優質、合格的產品是生產者的法律責任與義務,生產者對其生產的產品是否符合相關生產標準與質量標準,負有法定的注意義務,如果在知道不符合生產標準的情況下,仍然進行生產,無疑是一種故意行為。而在生產過程中對產品摻雜、摻假,或者以假產品冒充真產品,以次品冒充優質品、正品,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這些行為無疑都帶有故意心理,因為生產產品過程中、產品質量是需要經過層層把關的。關于銷售者是否明知自己銷售的產品為偽劣產品,則需要予以科學地把握和認定。在司法實踐中,判斷銷售者是否明知,不應僅憑口供,應根據一切主、客觀條件進行綜合衡量,通過案件的具體情況,對銷售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我認為,判斷這種“明知,主要分析以下幾點:⑴買賣雙方的成交價格。如果成交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就可以認定行為人“明知”。⑵進貨渠道是否正當,賣方有無正當合法手續。如果近貨渠道、購買手段都不正當,行為人就應當預見到購進的可能是偽劣產品。如果依然購進并予以銷售,就可認定行為人“明知”;⑶產品有無質量合格標記。如果產品沒有相應的應當具備的質量合格標記,就可以確定行為人明知銷售的是偽劣產品;⑷買賣、交接偽劣產品的方式方法以及時間地點。如果動用非正常的方式方法進行交易,行為人就可能明知是偽劣產品而予銷售。另外,如果是某些特殊產品,銷售者還應當具有一定的專業鑒別認識能力,在行為人不具備對這些特殊產品的認識鑒別能力的情況下,行為人可能對其是否偽劣產品不能明知,若行為人具備這種認識鑒別能力,而仍然購進偽劣產品予以銷售的,則可以認定行為人的“明知”。當然,在認定行為人對銷售偽劣產品行為是否明知時,應當綜合上述幾種因素進行考慮,而不是截然割開它們的內在聯系。只有通過正確認定生產者、銷售者的主觀心態,判斷其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是否為故意,我們才能正確理解立法精神,既不放縱某些罪犯.也不殃及那些確實不“明知”的行為人。

    〈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中的銷售金額

    在處罰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時,銷售金額是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據。而刑法是將生產偽劣產品罪、銷售偽劣產品罪作為選擇性罪名規定。這樣作為純粹的生產偽劣產品行為而言,其銷售金額如何認定,則不無疑問。

    因此,如何認定銷售金額,就成為司法適用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一個疑難問題。目前司法實踐對此還沒有統一的解釋與計算認定標準,而銷售金額在理論上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認為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商品沒有扣除成本、稅收等的所有違法收入?!倍钦J為銷售金額“既指實際已經銷售出玄的產品金額,又指尚未銷售而可能銷售出去的產品金額?!被蛘呤侵浮吧a、銷售偽劣產品的經營金額?!被蚴侵浮吧a、銷售偽劣商品的貨值總額。”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商業用地征收補償標準是多少

    商業用地征收補償標準是: 1、如果房屋與商業用地分開補償,則按商業用途補償; 2、如果房屋與商業用地一同補償,則按照商業房地產市場價值進行補償。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 ...
    2023-11-20 16:55

    傳播虛假信息罪立案標準(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立案標準)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警情、災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是指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 ...
    法律
    826熱度

    河北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2024

    河北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1、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2、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 ...
    2023-12-12 15:19

    制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制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根據《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2款的規定,生產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15萬元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而不能以無罪處理,該《解釋》第2條第3款規定,貨值金額以違法 ...
    法律
    230熱度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標準2024

    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1、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2、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3、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 ...
    2023-11-24 15:42

    財產侵占立案標準(侵占私人財產怎樣處理)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者拒不交出的行為,侵占罪立案標準1、侵占罪的立案標準:(1)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 ...
    法律
    542熱度

    交通逃逸的立案標準

    交通逃逸的立案標準: 1、當事人明知發生交通事故,卻駕車或棄車從事故現場逃離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將車丟棄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交通事故沒有責任,從事故現場駕 ...
    2023-11-15 15:30

    股東侵占罪立案標準(股東侵占罪立案標準判刑)

    一、侵占公司財產罪量刑標準:1、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客觀:《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 ...
    法律
    587熱度

    安徽省喪葬費補貼標準

    安徽省喪葬費補貼標準: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喪葬費辦理規定為: 1、帶上戶口本,死者身份證,醫保兩證一卡(卡要全部消費掉,卡交上去,就不發回來了),火化大廳開據的三張收據到死者單位調檔。 ...
    2023-11-28 16:22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立案標準(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立案標準點擊數)

    散布虛假信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編造并且傳播對證券、期貨交易有影響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4、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三、誹謗罪的客觀要件是什么: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散布虛 ...
    法律
    205熱度

    交通事故傷殘十級賠償標準2024

    交通事故傷殘十級賠償標準: 1、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2、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3、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 ...
    2023-12-13 15:56

    生產偽劣產品罪量刑標準(銷售生產偽劣產品罪量刑標準)

    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法律主觀:生 產假 冒偽劣產品罪量刑標準: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 ...
    刑事
    340熱度

    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有什么

    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有:應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與誤工費。如果造成殘疾的,還應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賠償喪葬費與死亡賠償金。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
    2023-11-13 16:23

    暴力妨礙執行罪具體立案標準是怎么樣的呢

    暴力妨礙執行罪具體立案標準是侵害的對象要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執行代表職務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或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侵害的時間要是其在工作時間或工作單位中或工作單位以外所進行的公務活動時。 ...
    2023-11-23 17:17

    虛假訴訟如何立案(虛假訴訟立案標準 司法解釋)

    虛假訴訟罪如何讓公安立案虛假訴訟如何讓公安立案1、虛假訴訟,受害人可以收集物證、書證、證人證言等相關的證據,證明行為人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公安機關就會予以立案追訴,2、法律依據:《中華人 ...
    法律
    52熱度

    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賠償標準詳解

    對于舊城改造房屋的拆遷補償,各地政策不統一,一般按照當地經濟狀況和實際拆遷情況確定,具體包括: 1、房屋價值的補償,一般按房屋面積計算; 2、因拆遷房屋造成的搬遷、安置的補償; 3、因拆遷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4、因拆遷房屋當地政 ...
    2023-12-13 15:32

    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標準(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標準及依據)

    最新非法拘禁罪立案標準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24小時以上的,使用械具或者捆綁等惡劣手段,或者實施毆打、侮辱、虐待行為的,造成被拘禁人輕傷、重傷、死亡的,情節嚴重,導致被拘禁人自殺、自殘造成重 ...
    法律
    255熱度

    開車超速處罰標準是什么

    開車超速的處罰標準: 1、駕駛員駕駛中型以上載客載貨汽車、校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以及駕駛其他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 ...
    2023-12-12 15:11

    個體戶核定征收的標準

    個體戶核定征收的標準: 1、月營業額2萬元以下的,按0%繳納; 2、月營業額在2至5萬的,超過2萬元的部分按0.6%征收,未超過2萬元的部分不納稅; 3、月營業額在5至10萬的,超過2萬元的部分按1%征收,其他部分征稅不變; 4、月營業額超過10萬的,對超過2 ...
    2023-12-11 16:10

    民事虛假訴訟的構成要件(民事虛假訴訟的構成要件及立案標準)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虛假訴訟罪】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虛假訴訟罪的構成要件及立案標準法律分析:虛假訴訟 ...
    法律
    670熱度

    被詐騙立案后到底有沒有人在查案子

    被詐騙立案后是有人在查案子的。只是詐騙相關的案件通常都比較復雜,需要追查的時間比較久。一旦立案,就進入偵查階段公安機關需要全面、客觀地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的證據材料。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 ...
    2023-12-08 15:06

    入室盜竊沒偷到東西一般怎么判刑(入室盜竊立案標準)

    盜竊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其數額特別巨大的起點為2500份,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是指除數額特別巨大以外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根據《解釋》第6條第3項之規定,盜竊數額達到“數額巨大”的起點,并具有下列情形 ...
    法律
    261熱度

    綁架罪從犯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綁架罪從犯的認定標準是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若行為人在綁架罪的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就是綁架罪的從犯,根據法律規定,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 ...
    2023-11-29 16:07

    不夠幫信罪立案標準如何處罰(幫信罪不夠立案標準會被抓嗎)

    幫信罪立案標準法律分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按照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予以立案,這在具體的量刑考慮時,司法機 ...
    法律
    620熱度

    合同詐騙罪立案標準及量刑

    合同詐騙罪立案標準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實施了騙取他人財物,數額達到兩萬元及以上的行為;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是詐騙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 ...
    2023-12-29 14:46

    借款多少錢可以立案(借款多少錢可以立案標準)

    而在眾多的欠款中信用卡的錢是最不好欠的,因為這是銀行借給你的錢,是用你的信用所貸出來的款,如果沒有按時還款,逾期就會上征信,而且還能夠對持卡人進行合法催收催收未果,理直氣壯的去到,后續要是被立案就比較麻煩了,朋友借錢多少錢可以立案 ...
    法律
    365熱度

    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賠償標準是什么

    一般按照當地經濟狀況和實際拆遷情況確定,具體包括: 1、對拆遷房屋本身價值的補償,一般按實際面積計算; 2、對拆遷房屋造成的搬遷與安置的補償; 3、對拆遷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4、當地政府給予被拆遷人的獎勵性補助。 法律依據: 《土 ...
    2023-12-13 15:48
    91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看电影|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