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網上異地起訴對方(怎樣在網上異地起訴)
異地訴訟如何申請網上開庭
當事人如果要申請網上開庭,可以向起訴的法院提出口頭或者書面申請,如果有管轄權的法院具備網上開庭的條件,根據國家疫情防控的需要,會同意當事人網上開庭的申請。一般而言,訴訟參與人如果因新冠肺炎正在治療、隔離或受到醫學觀察,或者遇到因為疫情防控而導致的交通封閉等原因,無法參加訴訟的,可以依法申請延期開庭或者網上開庭。各級法院開庭審理的案件,具備網上開庭條件的,一律采用網上方式開庭。具備網上開庭條件的法院,收到網上開庭申請后應當及時通知訴訟參與人變更開庭方式或傳票告知確定的開庭時間及方式,并明確網上開庭相關事項。
起訴應提交的材料:
1、起訴狀,也稱起訴書,是向法院提起訴訟必務的,用以說明案件情況及我方主張的法律文書。具體寫作,請參閱本人編寫的《民事起訴狀的基本格式及寫作要領》一文。需要提交:起訴狀正本1份,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即有幾個對方當事人就提交幾份,然后再加上給法院的1份;
2、證明當事人身份的材料
需要提交:身份證的復印件1份,沒有身份證的,也可以提交臨時身份證復印件和戶口本復印件,如果有對方的身份證或戶口本復印件,也可以一并提交。如果確實沒有,有對方的姓名和住址的,在起訴狀中寫明即可;
3、證明自己訴訟請求的基本證據
需要提交證據的復印件各1份,按具體案件不同而不同。例如:離婚案件要提供結婚證復印件、債務案件要提供借條、欠條復印件等。原件一般在法院開庭審理時再提交;
4、授權委托手續。
綜上所述,如果是一般的民事糾紛,不可以異地起訴,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是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根據書面協議選擇異地人民法院起訴,其他情況不可以;如果選擇異地起訴的那個法院認為理的案件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會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一般不允許異地起訴,須遵循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轄原則。即被告在哪個法院轄區,案件就由哪個法院管轄。當事人所在地,既包括當事人住所地,也包括當事人經常居住地。住所地,對于公民來說是指該公民的戶籍所在地;對于法人和其他組織來說是指該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異地起訴怎么申請網上開庭
異地起訴申請網上開庭方法如下:
1、提出異地起訴申請。當被害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在異地起訴時,需要向本地法院提出異地起訴的申請。
2、本地法院受理申請。一旦申請人提交了申請材料,本地法院就會受理該申請,并進行審查。
3、法院決定是否受理異地起訴。本地法院在審查申請后會作出是否受理異地起訴的決定。
4、提交異地起訴申請材料。一旦申請通過,申請人需要將申請材料提交給異地法院。
5、異地法院審理案件。異地法院在收到申請材料后,會安排審理案件。
互聯網法院可以異地起訴嗎
外地網上可以起訴,當事人要在網上起訴的,可以根據以下流程進行:
3、用證件登錄系統之后,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選擇一審立案的管轄法院、案件類型和具體案由;
4、準確填寫訴訟標的額、執行類型、執行依據以及執行依據文書編號等內容;
5、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填寫完身份信息之后,需要按照要求上傳起訴狀或者申請書、身份證明及委托手續、必要證據材料;
6、網上預約申請審核通過后,當事人或者代理人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攜帶書面起訴或者申請材料前往預約立案法院辦理立案手續。
起訴債務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1、民事起訴書,都須原告簽字或蓋章;
2、主要證據材料目錄及復印件;
3、原告身份證復印件1份并同時提供原告原件供查驗;
4、如委托他人訴訟,另須提交授權明確的授權委托書及受托人身份證復印件各1份,并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
5、如委托律師訴訟的,則另須提交授權明確的授權委托書及律師事務所接收委托的證明、函件和律師證復印件;
6、被告為單位的,提供被告工商基本信息。
異地被起訴提管轄權異議可以直接向受訴人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是指當事人認為受訴法院或受訴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對案件無管轄權時,而向受訴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轄的意見或主張。
要提出管轄權異議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只能是本案的當事人,其他訴訟參加人無權就管轄問題向法院提出意見,也不得以此為借口不參加訴訟。提出異議的當事人一般是被告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2、管轄權異議的時間,必須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否則異議無效。超過法定期間,人民法院不再受理。當事人在此期間提出異議后又要求撤回的,法院應予允許。
3、異議的對象只能是人民法院內部的管轄問題,即地域管轄或者是級別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經當事人同意,民事訴訟活動可以通過信息網絡平臺在線進行。
民事訴訟活動通過信息網絡平臺在線進行的,與線下訴訟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二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異地起訴可以網上起訴嗎
異地起訴不可以網上起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須遵循“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轄原則。即被告在哪個法院轄區,案件就由哪個法院管轄。當事人所在地,既包括當事人住所地,也包括當事人經常居住地。住所地,對于公民來說是指該公民的戶籍所在地;對于法人和其他組織來說是指該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二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異地法院網上起訴流程
法律分析:案件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可通過網上法院提交起訴狀等相關申請立案材料。而跨域立案屬于網上立案范疇,法院跨域立案已實現市內縣(市)區間、省內各地市間、省與省之間、省內不同級別法院間的立案工作。上立案后,當事人在家中便可進行案件查詢、材料提交、聯系法官、網上閱卷等事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欠款人是外省可以網上起訴嗎立案后原告必須去外省嗎?
正常情況下,不可以網上起訴,必須到對被告人有管轄權的法院現場提交資料提起民事訴訟,如果不是找律師代理,全權由律師代替你跑,那你原告就必須去外省起訴,這就是起訴成本,沒有什么辦法。
向法院起訴要確定法院管轄權,一般是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如果被告在異地,如果異地是經常居住地,可以在異地起訴。
被告人在異地怎么起訴:
1、向法院起訴時,如果被告人在異地,只是暫時性的,異地不是經常居住地時,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2、如果被告在異地屬于經常居住地,那么原告應當向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起訴。
3、相關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一般地域管轄對自然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法院轄區的,各該法院都有管轄權。
法律規定是原告需要到被告戶籍所在地法院,或者說被告經常居住地區法院起訴維權,如果是牽扯到經濟合同糾紛,便可以在合同履行地區法院起訴。
異地起訴網上立案流程
如果是符合特殊要求可以異地起訴。即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書,被告人原告人信息,相關證據資料等,等待受理立案,排期開庭。一般規定是民事訴訟,需要原告到被告戶籍所在地法院,或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提出訴訟。
【法律分析】
1、按照案件級別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級別管轄是在我國法院系統內部確定上下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權限的法律制度。確定級別管轄的標準是根據案件標的額、影響、復雜程度來確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受案范圍。一般而言,由于我國基層法院設在縣一級行政區,因此,大量的案件由基層法院受理。2、按照地域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地域管轄是按照人民法院的轄區和民事案件的隸屬關系來劃分同級別、不同地區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的法律制度。地域管轄通常是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適用“被告就原告”的原則。3、按照特殊地域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特殊地域管轄主要適用于經濟合同糾紛,保險合同糾紛,票據糾紛,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等。4、按照專屬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異地起訴網上立案流程
3、登錄系統;
4、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選擇一審立案的管轄法院、案件類型和具體案由,進入填寫頁面;
5、根據頁面提示操作,填寫相應的信息;
6、按照要求上傳起訴狀等;
案件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可通過網上法院提交起訴狀等相關申請立案材料。而跨域立案屬于網上立案范疇,法院跨域立案已實現市內縣(市)區間、省內各地市間、省與省之間、省內不同級別法院間的立案工作。上立案后,當事人在家中便可進行案件查詢、材料提交、聯系法官、網上閱卷等事務。
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后,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后,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準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立案手續后,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并于結案后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第一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