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事法律關系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根據民法的相關理論,下列關于民事法律關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答案】:D
本題考核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征包括: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地位平等;民事法律關系中民事權利、民事義務對等。所以選項A錯誤。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和特定情況下的國家。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是確定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和類型的重要依據。所以選項B、C錯誤。
下列選項中,關于民事法律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答案】:A
本題考查民法。
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事法律規范所確認和保護的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基本內容的社會關系。
A項正確,根據《民法總則》第六十一條第一、二款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可由其代表機構即法定代表人行使。
B項錯誤,根據《民法總則》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民事主體,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
C項錯誤,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零四條規定:“非法人組織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其出資人或者設立人承擔無限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合伙企業屬于非法人組織,合伙人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D項錯誤,《民法總則》第九十七條規定:“有獨立經費的機關和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機關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因此,國家機關也可以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
故正確答案為A。
關于民事法律關系,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2008—3—1,單)
【答案】:C
民事法律關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實并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由主體、內容、客體三要素組成。基于法律行為產生的民事法律關系,當然由當事人自主設立,如合同法律關系;但基于其他法律事實如事實行為、事件產生的民事法律關系,并非由當事人自主設立而是由法律直接規定,如侵權法律關系、添附法律關系等,故A項錯誤。同理,基于法律行為產生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實行意思自治,由當事人約定而非法律規定,故D項錯誤。雖然《民法通則》第2條規定民法主要調整公民(自然人)與法人這兩類民事主體關系,但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除自然人和法人外,尚有其他組織(《合同法》第2條賦予其他組織訂立合同的合同主體資格)和國家(《物權法》承認國家可以成為所有權人,在發行國債的場合下,國家是以借款人的身份出現的),因此B項錯誤。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作為物權客體的物(物權的客體除了物之外還包括權利,如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權利質押等就是以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作為債權客體的行為以及作為知識產權客體的智力成果。其中作為債權客體的行為一般情況下為作為,例如合同的積極履行行為和侵權損害賠償的積極給付行為,但也包括不作為,例如合同有約定的不作為義務(患有神經衰弱的甲與合租的乙約定,乙在晚上十點后不得在客廳走動)之履行,因此C項正確。本題答案為C。
下列有關民事法律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哪項?( )
【答案】:C
本題目完全可以借助法理學關于法律關系的知識點把握。
民事法律關系和所有的法律關系一樣,既可以產生于合法行為,也可以產生于違法行為,因此選項A錯誤。民法是民事法律關系產生的前提,而民法體現了國家意志,因此民事法律關系與所有的法律關系一樣,都屬于思想的社會關系,所以C項正確。等價有償是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等價有償要求民事主體在財產流轉關系中進行等價交換,取得財產權利應當支付對價,但也存在民事主體之間自愿無償贈與財產或者依法繼承財產、履行家庭成員間的扶養義務等例外的情形。所以說D項錯誤。B項中的關系并非在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產生,也不是基于自愿產生,故不屬于民法的調整范圍,所以不當選。
以下選項中,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
【答案】:C
本題考查民法典。
民事法律關系,指根據民事法律規范確立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是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A項錯誤,根據《憲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依法服兵役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
B項錯誤,李四、趙五之間并未涉及民事權利和義務,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
C項正確,小明和房東依法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屬于租賃行為,屬于民事法律關系。
D項錯誤,王老板因為非法經營被工商處罰屬于行政法律關系,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
故正確答案為C。
關于民事法律關系,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
【答案】:C
本題考查民事法律關系的相關知識點。民事法律關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實并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是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由于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按民法規范確立的法律關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同時,民事法律關系不僅符合國家的意志,更體現著當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當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愿設立的。民事法律關系由主體、內容、客體三個要素組成。故A、B、D項正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簡稱為民事主體,是指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凡法律規定可成為民事主體的,不論其為自然人還是組織,都屬于民法上的“人”。因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都可為民事主體;另外,國家也可以成為民事主體,例如,國家是國家財產的所有人,是國債的債務人。故C項錯誤。
下列選項中,能夠在相關主體間成立民事法律關系的有______。
【答案】:B、E
本題考查法律知識。
民事法律關系,指基于民事法律事實并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是民法所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
A項錯誤,夏某捕鳥的行為被劉某制止是事實行為,該行為不成立民事法律關系。
B項正確,肖某的行為侵害了錢某的正常通行,成立民事法律關系。
C項錯誤,工商局是行政機關,凍結存款的行為是行政行為,因此屬于行政法律關系。
D項錯誤,洪某沒有義務求助廖某,廖某與洪某之間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
E項正確,孫某帶鄰居朱某4歲的兒子在公園玩耍,就存在監管義務,保證朱某的兒子不受傷害,成立民事法律關系。
故正確答案為BE。
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下列選項能夠成立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答案】:B
本題考查法律常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條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因此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可總稱為民事關系,民事關系是一種社會生活關系,但并非所有的社會生活關系都是民法調整的對象,只有民法所規定的才受民法所調整,其他的社會生活關系受道德、習慣等的調整。
A項錯誤,甲與乙之間屬于愛情領域的關系,不受民法所調整。
B項正確,甲到銀行存款而使兩者發生財產關系,受民法調整,因此二者能夠成立民事法律關系。
C項錯誤,活體器官買賣屬于違法行為,并不具備民事法律關系。
D項錯誤,甲到法院起訴乙而形成訴訟法律關系,該關系不由民法調整,而由訴訟法調整。
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