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訴訟50萬賠償標準(虛假訴訟的賠償標準)
民事虛假訴訟損失費賠償標準
虛假訴訟罪中并沒有詳細規(guī)定民事賠償?shù)膬?nèi)容,主要是刑事追究。具體還是要看案件情形,造成損失多少,才可以判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誣告陷害通常是指,通過捏造、虛構事實等手段,想讓別人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我國的相關法律并沒有對誹謗誣陷后,具體會罰多少錢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如果因為誹謗行為而產(chǎn)生了民事賠償責任,那么行為人主要進行精神賠償。由于我國并沒有對精神賠償?shù)臉藴屎蛿?shù)額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主要由法官根據(jù)一定的原則、按照犯罪情節(jié)等因素來確定具體的金額。
虛假訴訟可以和解。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diào)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xié)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xié)議后,司法機關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適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如下:1、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guī)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2、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nèi)曾經(jīng)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
望以上內(nèi)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yè)律師。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三百零八條規(guī)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chǎn)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從重處罰。
虛假訴訟造成損失的如何賠償
法律分析:民法上實行對等賠償?shù)脑瓌t,先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應該上訴法院進行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防范和制裁虛假訴訟的指導意見》 第十二條 對虛假訴訟參與人,要適度加大罰款、拘留等妨礙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法律適用力度;虛假訴訟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虛假訴訟參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虛假訴訟違法行為涉嫌虛假訴訟罪、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刑事犯罪的,民事審判部門應當依法將相關線索和有關案件材料移送偵查機關。
對方虛假訴訟如何申請賠償
法律分析:虛假訴訟的,要判處刑罰,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對第三人造成損害的應該賠償,但是虛假訴訟并非主觀認識所決定的。所涉案件被法院判決認定為虛假訴訟并生效后,當事人才有權主張上述賠償。
法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 第二十二條 引導當事人誠信理性訴訟。加大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等非誠信訴訟行為的打擊力度,充分發(fā)揮訴訟費用、律師費用調(diào)節(jié)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杠桿作用,促使當事人選擇適當方式解決糾紛。當事人存在濫用訴訟權利、拖延承擔訴訟義務等明顯不當行為,造成訴訟對方或第三人直接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對無過錯方依法提出的賠償合理的律師費用等正當要求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