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因信息披露違法股民如何索賠(股票索賠虧一萬大概能賠多少)
如何計算股民因為信息披露違規的賠償數額
關于信息披露違規(虛假陳述)而受證監會處罰的賠償,根據相關的司法解釋,賠償金額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傭金、印花稅和利息。
其中最主要的是投資差額損失的計算,簡單地講投資差額損失為虛假陳述期間買入平均價與實際賣出價(揭露后賣出)或基準價之差乘以數量。舉個栗子,某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而受處罰,某股民在虛假陳述期間以20元/股的價格買入2000股,后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跌至13元/股的時候股民忍痛割肉全部賣出,那么投資差額損失為(20-13)*2000=14000元。
傭金、印花稅以投資差額損失為基數按實際比例計算。
計算利息的基數為投資差額損失、傭金、印花稅之和,利率為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
面對股價操縱,股票深套,股民如何維權?
不少投資者認為炒股虧損是股市正常風險,損失應該由自己來承擔。因此,好多人還沒有建立起索賠、維權的法律意識。當出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這幾種違法行為時,投資者就可以依法主張賠償。
向上市公司索賠,法律術語叫“證券民事賠償”,對應的法律依據是《證券法》第69條、76條、第77條。
其中第69條說的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虛假陳述的賠償責任,也就是股民對虛假陳述索賠的法律依據。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發行人是第一賠償責任人,其他責任人,包括董監高、審計機構、保薦機構是第二責任人,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證監會在對上市公司做出處罰的同時,也會對其他責任主體如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財務負責人等自然人作出處罰。在一些案件中,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甚至律師事務所,因未勤勉盡責履行審計程序、核查義務,從而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財務顧問報告、評估報告等文件,也會受到處罰。根據相關法律,上述責任主體,應與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把上述責任主體列為共同被告,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將大大增加股民實際獲賠的可能。
《證券法》第76條是對內幕交易索賠的法律依據,這一條明確指出內幕交易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證券法》第77條是對操縱市場索賠的法律依據。這一條明確指出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從證券法角度,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這三種違法行為都是可以索賠的。但在實踐中,操作最成功的、索賠頻率最多的是虛假陳述索賠。虛假陳述具體包括四種:虛假記載,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在披露信息時,將不存在的事實在信息披露文件中予以記載的行為。誤導性陳述,是指虛假陳述行為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或者通過媒體,作出使投資人對其投資行為發生錯誤判斷并產生重大影響的陳述。重大遺漏,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未將應當記載的事項完全或者部分予以記載。不正當披露,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未在適當期限內或者未以法定方式公開披露應當披露的信息。因為虛假陳述的索賠不僅有證券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還出臺了詳細的司法解釋,包括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02年《通知》),還有2003年1月9日出臺的《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03年《若干規定》)
股民如果真的碰到了上市公司造假遭遇損失的情況,具體該如何向上市公司提起索賠訴訟呢?
股民索賠最常見的情形是上市公司虛假陳述。
在司法實踐中,股民要向上市公司索賠投資損失,一個基本的前提是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具有重大違法性,但何為重大,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在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中,違法行為是否具有重大性往往成為庭審的爭議焦點。其次,股民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及以后買入,虛假陳述揭露日仍持有股票的,才有索賠的資格。第三,存在因虛假陳述而造成損失的后果即有產生虧損。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的才有可能得到賠償。所以,股民要提起索賠訴訟,先要確定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而產生的三個日期:實施日、揭露日和基準日,再對照自己股票買賣的成交記錄,以確定自己是否具備索賠資格。
那么股民如何得知自己的股票可以維權呢?
股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了解股票維權信息:
1、上市公司公告行政處罰
2、中國證監會、財政部網站
3、財經類新聞報道
上市公司屬于明星企業。大凡上市公司的最新信息,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一般都有媒體進行報道。如果上市公司有遭立案調查、收到罰單,或者高管被判刑這樣的事件肯定會被媒體報道。
4、股民維權專業平臺
鳳凰網的股民維權平臺把所有的受罰上市公司全部匯總列出來了,直接找到哪些上市公司可以索賠,而不用一家一家地查公告、看新聞。
次新股銀行股票有哪些
工作前景不錯,值得一試,行業發展快速良好,薪資水平較高。
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張家港行,股票代碼:002839)成立于2001年11月27日,是全國首家由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的農商行。我行秉承“敢于爭先、樂于奮斗、臻于卓越”的企業精神,牢記“以大家金融共創品質生活”的企業使命,充分發揮”中國農村金融先行者”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斷深化金融創新,扎實推進經營轉型,創下了全國農商行發展歷史上的多個“第一”。截至2019年6月末,全行資產總額12189億元。多年來,我行存貸款市場份額長期穩居張家港地區金融機構前列。連續10年入選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的全球最大商業銀行1000強。 多年來,我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和縣域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和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聚焦小企業貸款、小微金融、零售業務等幾個重點領域精準發力,不斷推進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自2007年以來,我行在全國農商行系統中率先推進上市和跨區域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推進上市方面,2007年5月,我行啟動上市工作,當年11月取得證監會首份同意農商行上市的監管意見書,2016年5月,順利通過證監會發審會審核,12月9日,獲得證監會核發批文,2017年1月24日,正式掛牌上市。推進跨區域發展方面,截至目前,已擁有省內外102家分支機構,其中,已設立蘇州、無錫和南通3家異地分行,14家異地支行,發起設立2家控股村鎮銀行,投資參股5家農商行,已逐步建設成為一家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區域性商業銀行。
為什么有些銀行股成了死股?
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沒有被市場主力明顯炒作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
次新股里的銀行股目前基本都是一些城商行,有江蘇銀行、貴陽銀行、江陰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題主可以看看。
銀行行業中的大部分個股應該屬于藍籌類個股,公司業績業績較為穩定,每年都能出現穩步增長的情況,但很多銀行股的走勢都變成了僵尸,包括一些跟我們每個人生活國有商業銀行,比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很多個股甚至一年的波動率不到10%,具體我們參考下農業銀行走勢:
通過上圖該案例發現該股全年的波動都在一個區間內運行,可以說不跌也不上漲,每天的分時圖都在一兩分的區間震蕩,具體參考下圖分時圖:
那為什么這么多銀行股的走勢會出現這類情況呢,下面我們重點來分析下該問題盤子市值較大金融行業中的,銀行、保險、證券大多數屬于藍籌個股,特別是銀行板塊部分個股屬于A股上市中的盤子最大的公司,比如工商銀行市值接近2萬億,建設銀行15萬億左右,下圖我們參考一組數據:
通過上圖行業市值排行中我們發現,銀行處于第一位,并且總市值接近10萬億,遠超市值第二的醫藥行業市值,并且目前A股上市的銀行個股一共36家,而醫藥行業一共有247家上市公司,由此可以得出上市的銀行股相對市值較大,比如目前市值最低的蘇農銀行市值都有70多億,遠超大部分中小創個股,在股市中的存在一個波動規律,當個股市值越大,波動率越多。
特別是一些市值在幾千億以上的個股,莊家機構資金很難推動其上漲,以四大行為例,市場資金買入幾十億可能只能波動幾個點,更不要說建倉吸籌拉升等動作了,很多莊家機構也就幾十億,而市場最為活躍的資金的就是游資資金,我們平時見到的漲停板個股,甚至連續漲停的個股都是游資行為,而游資大部分資金都是幾億幾千萬,根本不會選擇買入這些銀行個股,個股如果沒有資金的炒作那波動率大大降低了。
再次散戶資金也是占比較大的資金,大多數散戶投資者以短線投機為主,大家都知道銀行股的沒有資金愿意炒作,短線很難出現賺錢的情況,甚至買入幾個月都會出現毫無收益的情況,沒有散戶愿意選擇操作,所以造成銀行股是莊家機構不愿意買,因為市值較大無法控盤,根本拉不動,而游資和散戶都喜歡短線炒作個股也不愿意選擇買入,那銀行就很難出現波動。但銀行股每天還存在一部分成交量,比如今日工商銀行還成交量4億多,那誰在買賣呢,具體參考下圖:
上圖我們發現該股每天還有人交易,而換手率只有004%,這部分交易的投資主要是一些中長線的投資,或者一些穩健的投資者,因為銀行股即使沒有太大波動,大多數銀行股業績穩定,而且每年分紅可觀,只有持股時間夠長,很難出現虧損的情況,并且收益率遠超一些銀行理財和銀行定期利率。
成長性較差銀行股特別是市值較大的銀行,每年的凈利潤情況都可以通過數據大致估算出,而且沒有增長率較為穩定,大致在5%,所以業績毫無想象空間,而股市中股價的波動是對未來的預期,業績不確定,不管是增長還是下滑,都會造成股價的大幅度波動,比如我們市場資金為什么炒股一些題材個股,炒作邏輯不僅僅簡單該股的符合當前題材熱點。
比如今年市場瘋狂炒作口罩個股, 在受疫情的影響下市場的口罩需求量會大幅度增長,很多跟口罩相關的公司短期會受益,后期業績是否業績會大增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萬一預測對了,那公司的股價自然會出現上漲,那股市炒作按照這個預期是拉升股價,這也代表后期的成長性較好,富有想象空間。
而對于銀行的業務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沒有任何題材想象空間,市場上從未出現股以銀行為題材進行炒作的,只有在17年炒作過次新銀行,關于這點我們下面講解。銀行股沒有成長性,業績穩定,業務傳統,大家都熟知的東西,毫無炒作買入的意義,自然波動較小,大部分個股走勢跟僵尸股類似,具體我們可以參考下一家銀行的凈利潤情況數據:
上圖案例畫紅框內最近三年的凈利潤情況,基本毫無大幅度波動,每年出現小幅度的波動,那沒有業績大幅度的增長,股價也很難出現大幅度上漲和下跌。很多投資者會發現幾年很多小盤的農商行上市和一些小型銀行上市,這部分小銀行市值相對較小,后期存在很大成長空間,那為什么也出現僵尸股的走勢。
行業估值在16年以來市場上了很多小型商業銀行,特別是17年市場掀起了關于次新銀行的炒作,如果經歷當年市場的交易的投資者肯定知道,當時市場炒作張家港行,無錫銀行,吳江銀行,江陰銀行其實當年國家管理層政策存在很大的關系。
在16年之前很少有小型銀行上市,但在17年這類銀行加快了上市節奏,市場資金就開始猜測國家推動小型銀行上市,肯定大量扶持這些公司,再次小型銀行當年市場上存在比例較低,而市場資金最喜歡炒作新的東西,并且市值也相對較小,拉升較為容易,當年市場資金熱衷于炒作次新,所以小型銀行在當年的時代的背景,兩大因素的促使下出現了大幅度上漲情況,比如我們參考當年一家公司參考:
每個行業都存在一個合理的估值,成長性的傳統行業估值一般較低,而銀行業估值一般不會超過7倍的PE,上漲后大多數都需要回歸其合理估值,那原本這些被炒作的小市值銀行開始出現下跌,下跌后大多數資金被套,再無其他資金愿意參與拉升,造成很大小市值的銀行也出現僵尸股的走勢,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再次最近一兩年也存在多家上市的小型銀行,上市沒有大幅度炒作,但回落之前也出現了銀行走勢的普遍情況,主要原因還是銀行股行業平均估值較低,很多新股剛上市的公的PE都高于行業平均PE,后期自然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總結:我們通過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銀行股為何走勢波動較低,跟僵尸股走勢類似,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銀行市值較大,資金很難推動,再次就是銀行股成長性較差,沒有資金愿意炒作,銀行股合理估值遠低于其他行業,很難出現大幅度上漲。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暴風集團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查,買了暴風股票的股民應該如何維權?
2019年7月28日晚間,暴風集團公告,公司于近日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暴風集團法人
實控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公司處于無人掌舵的境地。由此許多中小股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原本天價的股票一夜之間變成一地雞毛,許多股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中小股東可以單獨或者聯合行使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的權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果公司的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監事會或者監事不召集和主持股東會的,或者在中小股東認為有召開臨時股東會必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根據《公司法》第39條和第40條的規定自行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中小股東可以單獨或者聯合行使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的權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中小股東可以聯合起來,提起訴訟
以自己的名義維護公司和自己合法權益的權利
根據《公司法》第151條、第152條的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前述行為時,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股民如何進行索賠
在現在的股票市場里,時時刻刻都充滿風險,投資失敗或者是上當受騙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在于了信息不實的騙局以后,是可以進行索賠的,現在很多人也面臨著股民索賠的問題,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挽回股民們的一些損失。
股民如何進行索賠?
【1】確認是否符合索賠條件:首先需要確認是否符合股民索賠的初審條件,查看股票是否在索賠的范圍之內,如果在范圍之內,就可以正常的進行索賠,如果不在索賠范圍和期間之內,那么是不能夠進行索賠的。
【2】準備相關材料,委托律師:如果股票在索賠的范圍內,那么就需要按照相關規定,準備好需要提供的材料:交易記錄的調取、委托書等,并將準備好的材料交接給委托的律師。
【3】等待法院立案并審判:律師收到材料后會進行處理案件,會計算出股民索賠金額、起草訴狀并提交法院,然后等待法院立案和之后的審判結果。
隨著監管越來越嚴,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也越來越多,參與維護的股民數量也是與日俱增,在國家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股民維權的難度也變得容易不少,增添了投資者對于市場的信心。
股民如何向上市公司索賠
股民參與索賠的流程
(一)關注立案調查、征集公告
股民如果發現持股的上市公司因涉嫌違法違規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了,或者上市公司主動發布公告承認之前披露情況不實,一旦相關情況揭露,股價發生大跌,股民就可以考慮索賠。我們建議股民應當提前介入、提前準備,關注股票索賠的征集公告。
由于最終案件都會交給律師處理,如果股民能直接聯系到專業律師,我們覺得比一般的中介平臺更好。股票索賠的時間周期比較長,律師通常會登記股民信息,添加微信,以便條件具備后直接聯系。
(二)股民準備材料
參與索賠,股民通常只需要準備股票交易憑證,一般律師都會提供專門指南。股票交易憑證準備妥當后可以發送給律師,律師審核無誤后,會準備法律文件讓股民簽署。整個過程都是免費的。
對于股票索賠案件,如無特別說明,專業律師通常以風險代理的方式收取費用,除法院收取的訴訟費之外,股民在成功獲賠前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三)耐心等待法院立案、審理
股票索賠的周期會比較長。對于參與時間較早的股民,可能還需要耐心等待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之后才會有法院審理、判決、執行。從近些年的審判案例來看,虛假陳述民事索賠有很高的勝訴率,內幕交易或者操縱證券市場類案件也逐漸有勝訴案例。
~~~~~~~~~~~~~~~~~~~~~~~~~~~~~~~~~~
目前沒有法律相應條款!
很難!廣大事件就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