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賠償多少(不交社保賠償多少錢)
不繳納社保補償標準
不繳納社保補償標準是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就支付一個月的工資。
也就是單純的針對不交社保的這種做法并不需要進行賠償,不交社保的話是會被除以社保繳費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只要職工不提出離職,公司就不需要另外賠償。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勞動者要求賠償損失的,計算標準如下:
1、按用人單位原應承擔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確定;
2、法律規定了明確補償標準的,按該補償標準確定;
3、不能確定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委托社會保險機構確定。勞動者通過用人單位購買社會保險的,應當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代扣后,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勞動者自愿參加社會保險的,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可以直接去社保機構中心繳納社會保險費。
綜上所述,單位不繳社保的,可以要求公司需要對所欠的社保費用進行補繳;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請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條
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不交社保賠償多少
法律分析:1、支付每滿一年給予一個月的經濟補償。2、補交存在勞動關系期間的社保。3、如果為未簽勞動合同,應支付最多12月的雙倍工資。(注意有一年的時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單位沒交社保如何賠償多少錢
法律主觀:
單位沒交社保,若勞動者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上班一年沒交社保多少賠償
法律主觀:
公司一年沒交社保是沒有賠償的。但是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保。勞動者因此離職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法律客觀: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未按規定繳納社保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未按規定繳納社保經濟補償金標準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未按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未繳費時間和地區的不同,每月向被欠費職工支付不低于其本人最近一次繳費基數30%的經濟補償金,最高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3倍;
2、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單位未按規定參加上述保險的,應當按照未繳費時間和地區的不同,每月向被欠費職工支付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50%的經濟補償金。
社保繳納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
(1)城鎮職工: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
(2)原綜保本市戶籍勞動者:單位繳費12%,個人繳費8%;
(3)非成都農村戶籍人員:單位繳費12%,個人繳費8%。
2、醫療保險
(1)城鎮職工:單位繳納6.5%,個人繳納2%;
(2)原綜保本市戶籍勞動者:單位繳納6.5%,個人繳納2%;
(3)非成都農村戶籍人員:單位繳納2.5%,個人不繳納。
3、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個人不繳納。
4、失業保險:單位繳費2%,個人繳費1%。
5、工傷保險:一類行業0.6%,二類行業1.2%,三類行業2%。
6、大病醫療互助補充保險
(1)城鎮職工:單位繳納1%,個人不繳納;
(2)原綜保本市戶籍勞動者:單位繳納1%,個人不繳納;
(3)非成都農村戶籍人員:自愿繳費。
綜上所述,五險一金的規定也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必須按照上一年實際收入為職工足額繳公積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公司沒交社保賠償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1、支付每滿一年給予一個月的經濟補償。
2、補交存在勞動關系期間的社保。
3、如果為未簽勞動合同,應支付最多12月的雙倍工資。(注意有一年的時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公司沒交社保賠償多少
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勞動者要求賠償損失的,計算標準有:
1、按用人單位原應承擔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確定;
2、法律規定了明確補償標準的,按該補償標準確定;
3、不能確定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委托社會保險機構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