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轉業干部安置辦法(部隊轉業干部安置辦法最新)
軍官轉業安置最新政策2023規定
在我國,部隊軍人是我國另一種優秀人才。部隊軍人轉為國家的干部,是重要的資源,軍轉安置工作十分重要,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全局和國防軍隊建設。進入新的一年,我國士官轉業新政策是怎樣的呢?我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
一、國家的態度
要尊重要重視,軍隊轉業干部是重要的人才資源,是建設的重要力量。為國家作出了犧牲和貢獻,應當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重、優待。
二、安置方式
1、實行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方式安置。
2、計劃分配的軍隊轉業干部由黨委、政府負責安排工作和職務;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由政府協助就業、發給退役金。
三、擔任團級以下職務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列入軍隊干部轉業安置計劃:
(一)年齡超過50周歲的;
(二)二等甲級以上傷殘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經駐軍醫院以上醫院診斷確認,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
(四)受審查尚未作出結論或者留黨察看期未滿的;
(五)故意犯罪受刑事處罰的;
(六)被開除黨籍或者受勞動教養喪失干部資格的;
(七)其他原因不宜作轉業安置的。
四、安置地點
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時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隨軍前或者結婚時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1、配偶已隨軍的,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一)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戶口滿4年的;
(二)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戶口滿3年的;
(三)配偶取得天津市、重慶市和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副省級城市常住戶口滿2年的;
(四)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戶口的。
2、父母身邊無子女或者配偶為獨生子女的,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可以到其父母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父母雙方或者一方為軍人且長期在邊遠艱苦地區工作的,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離退休安置地安置。
3、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也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一)自主擇業的;
(二)在邊遠艱苦地區或者從事飛行、艦艇工作滿10年的;
(三)戰時獲三等功、平時獲二等功以上獎勵的;
(四)因戰因公致殘的。
4、夫婦同時轉業的,可以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者入伍地安置,也可以到符合配偶隨軍條件的一方所在地安置;一方轉業,留隊一方符合配偶隨軍條件的,轉業一方可以到留隊一方所在地安置。
五、安置政策
1、擔任師級職務的或者擔任營級以下職務且軍齡不滿20年的,計劃分配的方式安置。
2、擔任團級職務的或者擔任營級職務且軍齡滿20年的,可以選擇計劃分配或者自主擇業的方式安置。
3、擔任師級領導職務或者擔任團級領導職務且任職滿最低年限的軍隊轉業干部,一般安排相應的領導職務。轉業干部人數較多、安排領導職務確有困難的地區,可以安排相應的非領導職務。
4、自愿到邊遠艱苦地區工作的,應當安排相應的領導職務,德才優秀的可以提職安排。在西藏或者其他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連續工作滿5年的,應當安排相應的領導職務或者非領導職務,對正職領導干部安排正職確有困難的,可以安排同級副職。
5、國家按照軍隊轉業干部安置計劃數的15%增加行政編制,所增加的編制主要用于安排師、團級職務軍隊轉業干部。
六、轉業考試
1、對擔任師、團級職務的,采取考核選調等辦法安置;
2、對擔任營級以下職務的,采取考試考核和雙向選擇等辦法安置。對有的崗位,也可以采取競爭上崗的辦法安置。
3、到事業單位的,給予3年適應期。
從上面為大家介紹的關于部隊士官轉業的最新政策,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部隊士官轉業國家的態度是尊重要重視,軍隊轉業干部是重要的人才資源,是建設的重要力量。為國家作出了犧牲和貢獻,應當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重、優待。
部隊轉業安置新政策
部隊士官轉業新政策內容
1、軍齡不滿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買斷的方式:每年4、7萬+住房補貼+服役津貼+6個月工資。
2、軍齡滿10年干齡滿6年但軍齡不滿16年的,采取應金制,前10年每年3、2萬,10年后按每年5、4萬計,并給予解決住房問題,轉業后每月發工資的百分比(根據服役年限和立功情況)、醫療保險金自己交;也可選擇計劃安置
3、軍齡滿16年的采取自主擇業(退役金較以前有所增加,每月發全工資的百分比,并解決住房和醫療問題),也可選擇計劃安置(參加公務員考試,立功的加分,考試分低者自主擇業)。
4、軍齡滿25年的也可選擇退休安置。
5、地方大學入伍在校期間算軍齡。
軍人轉業費是共同財產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夫妻個人財產】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轉業到企業的軍隊干部工資待遇
(一)分配到企業工作的軍隊干部,從報到之月起應執行所在企業的工資制度和獎金、津(補)貼及勞保福利待遇。
(二)分配到執行省等級參考工資標準的企業的軍隊轉業干部,其工資按照本人原在軍隊職務(技術等級)工資、軍銜(文職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軍齡工資四項之和80%的數額,就近就高套入所在企業相當職務的等級工資標準(不含獎金和各種補貼),就近就高接近正級套入正級,接近副級套入副級。
軍官轉業安置最新政策2023規定
對于軍人轉業的最新政策標準是:服現役或者義務兵不滿12年的士兵退役出來就業的話是由人民政府要扶持的、對于符合相關條件的退役士兵,人民政府還給予安排工作、中級以上的士兵滿足相關條件即可做退休安置。
軍人轉業最新政策標準具體如下:
1、義務兵和服現役不滿12年的士官退出現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業。
2、退役士兵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3、中級以上士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
(一)年滿55周歲的;
(二)服現役滿30年的;
(三)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1級至6級殘疾等級的和圓;
(四)經軍隊醫院證明和軍級以上單位衛生部門審核確認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
退休的退役士官,其生活、住房、醫療等保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中級以上士官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6級殘疾等級,本人自愿放棄退休安置選擇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可以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二節的規定辦理。
家屬安置:
1.軍隊轉業干部隨調配偶的工作,安置地黨委、政府應當參照本人職務等級和從事的職業合蠢棚猜理安排,與軍隊轉業干部同時接收安置,發出報到通知。調入調出單位相應增減工資總額。對安排到實行合同制、聘任制企業事業單位的軍隊轉業干部隨調配偶,應當給予2年適應期。適應期內,非本人原因不得擅自違約解聘、辭退或者解除勞動、聘用合同。
2.軍隊轉業干部隨調配偶、子女符合就業條件的,安置地政府應當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其實現就業;對從事個體經營或者創辦經濟實體的,應當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并按照國家和安置地促進就業的有關規定減免稅費。
3.軍隊轉業干部配偶和未工作的子女可以隨調隨遷,各地公安部門憑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的通知及時辦理遷移、落戶手續。隨遷子女需要轉學、入學的,由安置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安排;報考各類院校時,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軍隊轉業干部身邊無子女的,可以隨調一名已經工作的子女及其配偶。各地在辦理軍隊轉業干部及其隨調隨遷配偶、子女的工作安排、落戶和轉學、入學習事宜時,不得收取國家政策規定以外的費用。
4.軍隊轉業干部隨調隨遷配偶、子女,已經參加醫療、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的,其社會保險關系和社會保險基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一并轉移或者繼續支付。未參加社會保險的,按照國家和安置地有關規定,參加醫療、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本著保護軍人利益和兼顧地方經濟建設原則,將逐步減少計劃安置,加大自主擇業名額。
軍人退役按排方式是什么
1、軍齡不滿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買斷的方式:每年4.7萬 住房補貼 服役津貼 6個月工資。
2、軍齡滿10年干齡滿6年但軍齡不滿16年的,采取應金制,前10年每年3.2萬,10年后按每年5.4萬計,并給予解決住房問題,推薦關注微信查找“老兵微刊”轉業后每月發工資的百分比(根據服役年限和立功情況)、醫遼保險金自己交;也可選擇計劃安置。
3、軍齡滿16年的采取自主擇業(退役金較以前有所增加,每月發全工資的百分比,并解決住房和醫療問題),也可選擇計劃安置(參加公務員考試,立功的加分,考試分低者自主擇業)。
4、軍齡滿25年的也可選擇退休安置。
5、地方大學入伍在校期間算軍齡。
軍人退役按排原則是什么
1.軍齡不滿8年或干齡不滿3年的軍隊干部原則上不得退出現役,確需退出現役的安排復員,推薦關注微信查找“老兵微刊”干齡滿3年或軍齡在8年以上16年以下(不帶型含16年)的軍隊干部需退出現役的原則上安排轉業(計劃安置),需要復員的必須由本人寫出書面申請,并由軍以上單位政治機關審批后方可辦理。
2.軍齡在16年以上(含16年)的團以下(含正團職)干部需退出現役的,50周歲以下(不含50周歲)可安排轉業,也可安排自主擇業,50周歲以上或軍齡在30年以上的安排退休。
3.師以上(含副師職)干部需退出現役的,50周歲以下(不含50周歲)或軍齡在30年以下(不含30年)的安排轉業,50周歲以上或軍齡在30年以上的安排退休。
4.士官需要退出現役的,軍齡在10年以下的一律安排復員,軍齡在10以上(含10年)20年以下(不含20年)的原則上安排復員,有需要轉業安置的必須有接收單位開具的有效證明材料,軍齡在20年以上(含20年)30年以下(不含30年)且年齡在50周歲以下的安排自主擇業,軍齡在30年以上或年齡超過50周歲以上的安排退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解放軍退出現役干部轉業地方工作暫行方法》
第一條 依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軍隊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干部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工作。這是加強國防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大措施。妥善分配轉業干部的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組織任務,軍隊和地方必須認真負責地做好這一工作。
第四條 對轉業干部的分配,要切實掌握合理使用、妥善安置的原則。各部門、各地區應該根據工作需要和轉業干部的德、才條件,參照他們原來在軍隊中所擔任的職務,分配適當工作。對專業技術干部,應該根據學用一致的原則分配工作;有困難時,應該盡可能分配同他們的專業相近的工作。對少數干部因家庭等方面確有實際困難,需要在地區上照顧的,可給予適當照顧。
第五條 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工作的干部,轉業到地方后,享受地方同等級別的工資待遇。
第六條 軍隊應該認真做好轉業干部的政治思想動員工作。教育轉業干部認清轉到地方工作對加強國防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意義,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堅決服從組織分配。勉勵他們保持和發揚解放軍的優良傳統,虛心學習,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貢獻。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可能解決的具體問題。
認真負責地做好轉業干部的離隊鑒定,填好轉業干部登記表,整理、補填好轉業干部檔案。按照規定,辦妥各種手續,發齊應發的物資和路費,并且熱情歡送,使他們愉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軍官轉業安置和士官轉業安置有何區別?
一、轉業依據不同
軍官轉業是根據軍隊建設需而確定服役和轉業;
士官轉業完全是依據士官服役期限決定的。
二、安置渠道不同
軍官轉業,國家安置工作渠道是公務員和國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士官轉業,國家安置工作渠道是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事業單位工人。
三、負責安置部門不同
計劃安置的軍隊轉業干部由黨委、政府負責安排工作和職務;
士官轉業由國家民政部門的退伍軍人安置辦公室負責。
注:士官轉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退伍軍人安置工作條例(試行)》,企業、事業單位依法接收,士官轉業依法享受編制待遇。
四、安置方式不同
軍官轉業多是實行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的方式進行安置;
士官轉業實行政府安排工作、自主就業方式進行安置。
五、轉業條件不同
(一)軍官轉業
擔任團級以下職務的軍隊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軍隊干部轉業安置計劃:
1、達到平時服現役最高年齡的;
2、受軍隊編制員額限制不能調整使用的;
3、因身體狀況不能堅持軍隊正常工作但能夠適應地方工作的;
4、其他原因需要退出現役作轉業安置的。
除此之外,擔任師級職務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隊干部,年齡50周歲以下的,本人申請,經批準可以安排轉業,年齡超過50周歲、地方工作需要的,可以批準轉業,另行辦理。
(二)士官轉業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中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1、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2、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3、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4、是烈士子女的。
擴展資料:
2011年頒布《退役士兵安置條例》之前入伍的,符合下列條件,退役時未選擇自主就業安置的,可以選擇由政府安排工作:
1、服役滿10年、11年符合全程退役條件的士官;
2、服現役滿上士軍銜規定年限的直接從非軍事部門招收的士官;
3、因公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士官;
4、從城鎮(非農業戶口)青年中征集入伍或者從高校在校大學生征集入伍(不復學)且服役期間被選取為士官的。滿足以上條件的,皆可由人民政府安排轉業后的安置工作。
參考資料:
士官-百度百科
軍官-百度百科
轉業-百度百科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百度百科
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怎么安置?
國家對軍隊轉業干部實行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方式安置。計劃分配的軍隊轉業干部由黨委、政府負責安排工作和職務;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由政府協助就業、發給退役金。
擔任師級職務的軍隊轉業干部或者擔任營級以下職務(含科級以下文職干部和享受相當待遇的專業技術干部,下同)且軍齡不滿20年的軍隊轉業干部,由黨委、政府采取計劃分配的方式安置。擔任團級職務的軍隊轉業干部或者擔任營級職務且軍齡滿20年的轉業干部,可以選擇計劃分配或者自主擇業的方式安置。
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享受安置地相應職務等級退休干部的有關政治待遇。
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由安置地政府逐月發給退役金。團級職務和軍齡滿20年的營級職務軍隊轉業干部的月退役金,按照本人轉業時安置地同職務等級軍隊干部月職務、軍銜(級別)工資和軍隊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為計發基數80%的數額與基礎、軍齡工資的全額之和計發。軍齡滿20年以上的,從第21年起,軍齡每增加一年,增發月退役金計發基數的1%。
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到地方后未被黨和國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錄用聘用期間的醫療保障、住房補貼等,按照安置地黨和國家機關與其軍隊職務等級相應或者同等條件人員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