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投毒者致人死亡處刑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12.05
    590
    一、投毒者受到的懲罰對于我們來說過年是一個比較開心的日子,因為意味著全家團圓氣氛也是比較喜慶的,但是在哈爾濱有一個村民家里面卻非常的難過,因為他們家的牛被人投毒了,導致6頭牛全部被毒死,這個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將近有15萬元,投毒者的行為真的非常的惡劣,他也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是一種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他不需要出現多數人中毒或者嚴重后果,只要事實成立,就會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因為沒有造成嚴重后果,這個投毒者依法會被判處3~10年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嚴重后果的投資者,則會面臨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甚至死刑。

    四川一高校女教師被同事在水杯投百草枯,投毒者將會面臨什么處罰?

    投毒者將會面臨刑事處罰,根據相關法律他會被判處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

    四川一個高校的女教師被同事在水杯中投放了百草枯,投毒者已經被警方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他將面臨刑事處罰,因為他投放百草枯的行為,可能會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這是一種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他不需要出現多數人中毒或者嚴重后果,只要事實成立,就會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因為沒有造成嚴重后果,這個投毒者依法會被判處3~10年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嚴重后果的投資者,則會面臨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甚至死刑。

    百草枯是一種劇毒農藥,人類服用這種劇毒農藥后,會對體內多個器官的粘膜造成損傷,還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不過這個四川高校的女教師被同事投放的百草枯數量很少,據說這個投毒者只在他的水杯中投放了一毫升的百草枯,他發現被投毒后,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身體并無大礙,也就是說這個投毒者的投毒行為沒有造成嚴重后果。

    在這個事件發生后,有媒體記者去涉事學校采訪,但學校的工作人員稱他們不便接受采訪,一切消息都以校方官網公布的信息為準。媒體記者在采訪當地公安局的工作人員時,得到回應稱這個涉事的投毒者已經被當地警方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的審理中,想了解案件的詳情需要關注當地警方發布的警方通報。

    根據知情人介紹這個投毒者是一個博士畢業生,也是這所大學的老師,他就在這所大學畢業并留校工作,不知道他與這個受害人之間有什么樣的矛盾與糾紛,不過在這個惡性事件發生以后,學校官網已經刪除了與這個投毒者相關的所有信息,而且對外聲稱這個投毒者已經不在這個學校任職。很多人認為這個投毒者與被害者之間有矛盾和糾紛,但即使這樣也不應該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這既會害了別人,也會害了自己。

    哈爾濱一村民家遭人投毒,毒死6頭牛損失15萬,投毒者受到了怎樣的懲罰?

    引言:哈爾濱一村民家遭人投毒毒死了,6頭牛損失了15萬元,損失金額是非常高的,所以可能會判處3~7年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也不知道這種人心里到底是怎樣想的,別人家牛養得好,你如果說早上要這樣的牛,你可以自己去想,為什么要去傷害別人的牛,大過年的,這樣做真的非常的不道德。

    一、投毒者受到的懲罰

    對于我們來說過年是一個比較開心的日子,因為意味著全家團圓氣氛也是比較喜慶的,但是在哈爾濱有一個村民家里面卻非常的難過,因為他們家的牛被人投毒了,導致6頭牛全部被毒死,這個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將近有15萬元,投毒者的行為真的非常的惡劣,他也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個偷渡者可能會被判處3到今年的有期徒刑,然后處罰金,同時還需要對這一家的居民進行賠償。

    二、投毒者的行為真的特別惡劣

    原本以為這些牛是因為身體不適出現的死亡,但是要知道這六頭牛死的時間還是不一致的,第1天是兩頭牛死了,另外6頭牛在不停的抽搐,大年初一的時候又死了4頭牛,而且要知道這個村民家庭里面還安裝的有監控,卻什么都沒有拍到,這個行為真的特別的不道德,特別的沒有素質。這個人應該也是比較熟知這個村民家庭生活作息的人,要不然不可能如此好的安排時間,也知道家庭里面的監控位置,不過這個行為真的需要嚴懲。

    三、總結

    牛肉價格是非常昂貴的,而養牛的過程當中不僅要花費時間,還要花費精力,更要花錢,因為養牛它也需要金錢的支撐,好不容易把牛養這么大,想好好的過一個年,結果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過失致人死亡罪法定刑

    法律主觀:

    構成 過失致人死亡 罪的,一般會判刑。過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具體的量刑,要根據行為人的犯罪動機、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是否具有從輕減輕情節來判斷。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法律客觀:

    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的界限 兩者的共同點在于:1、客觀上行為人的行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結果:2、主觀上行為人郡沒有預見這種結果的發生。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要查明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死亡結果的發生,是否應當預見,如果應當預見,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過失而沒有預見,則屬于過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為人對此不應負刑事責任。 本罪與本法所規定的涉及過失致人死亡的其他過失犯罪的界限 本法所規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包含致人死亡的情況,僅就行為人的主觀意愿和行為結果來說,完全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條件。但是,由于主體要件的特定性、犯罪環境的特定性或者犯罪手段的特殊性,尤其是犯罪所侵犯的其他客體更為突出,所造成的后果更為嚴重,因此,在本法上就分別規定了其他罪名,而把該罪同時也侵犯的他人的生命權規定為一個情節一并予以懲治。所以本條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表明本法對包含致人死亡結果的某些過失犯罪,采取了特別規定優于普通規定的一般原則,有特別規定的從特別規定治罪。本法另有規定的,如:本法第115條第2款規定的失火、過失決水、過失爆炸、過失投毒罪中致人死亡的;第133條規定的交通肇事罪中致人死亡的;第119條規定的過失破壞交通工具等致人死亡的;第136條規矩的危險物品肇事罪中致人死亡的;以及其他法律中規定的涉及致人死亡的犯罪等。一般言之,本法特別規定的包含致人死亡結果的過失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均較普通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社會危害性相同或為大,因此,不論從法理上還是從立法者的立法意圖上說,都在法律條文中明確體現出對特殊犯罪的相同的或為重處罰。體現了我國刑法一貫堅持并于本法第5條所明定的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并且有利于預防犯罪,有效地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區別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應注重: 1、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 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如行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術、經驗、知識、體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為預防措施,以及客觀條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輕信他人死亡的結果不會發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最終發生了。間接故意殺人,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這種結果的發生采取聽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態度,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的相似點在于:兩者都發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行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且都不希望這種結果發生。兩者的顯著區別在于:第一,在認識因素上,對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主觀估計不同。二者雖然都是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間接故意殺人中行為人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并未發生錯誤的認識和估計,因而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即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行為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結果之間并未發生錯誤,主觀與客觀是一致的;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中,行為人和主觀上認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術、經驗利及些外部條件,實施行為時,他人死亡的結果可以避免,即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客觀事實發生了錯誤認識,在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其主觀與客觀是不一致的。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區別。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中的行為人雖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對他人死亡結果的態度是有明顯差別的。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雖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是對于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并不持有反對態度,而是聽之任之。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罪中,行為人不僅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同時也不放任這結果發生,而是希望這種結果不要發生,希望避免這種結果發生,即排斥、反對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在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結果情況下、行為人仍然相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并因而實施了該種行為, 2、過失致人死亡罪同“誤殺”的故意殺人行為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求的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存有過失心理態度。在司法實踐中,不應將行為人在故意殺人中因打擊錯誤誤殺其“針對對象”(即行為人追求的殺害對象)以外之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的致人死亡罪。 3、不作為致人死亡行為的定性 不作為致人死亡不僅可以成立故意殺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對其不作為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態,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在司法實踐中,尤其要注意這樣一種情況,即:行為人先前意外地或過失地導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險,行為人能搶救而不搶救,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對行為人不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認為是意外事件而認定行為人無罪,而應對其以間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其次,再從犯罪客觀方面來看,出于被告人的傷害行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險狀態時,被告人就負有防止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特定義務,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僅不采取積極的搶救措施,反而一聲不吭甚至一走了之,從而導致了被害人因貽誤搶救時間而死亡。 4 、過失致人死亡后,行為人為逃避罪責又將尸體誤為活人加以“殺害”以滅口的行為 ,不應只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殺人罪一罪,而應對行為人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殺人罪(對象不能犯未遂)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共同過失行為造成他人死亡結果時的刑事責任的確定 本法第25條第2款明確規定:“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因此,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共同過失行為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確定應把握以下幾點: 分清各過失行為人的責任大小。由于不存在共同過失犯罪,因此,也就無所謂主犯、從犯,對于幾個過失行為人的過失行為共同導致他人死亡結果的,應查明各過失行為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并據此確定確應承擔刑事責任的人各自的責任。確定各過失行為人的責任,必須遵循兩條原則:其一,部分責任則。因為各過失行為人的行為相互作用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結果,因此,不能要求某個過失行為人承擔全部責任。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每個過失行為所承擔的刑事責任之和,必須同所造成的他人死亡結果的刑事責任相對應,因此每個過失行為人只能承擔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部分責任。其二,作用分擔原則。從客觀實際出發,各過失行為人在對他人死亡結果所起的作用上,不會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必然存在對危害結果承擔不同的刑事責任的問題,這也是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由于過失犯罪中不存在主犯、從犯問題,所以,認定各過失行為人作用誰大誰小就成了正確確定其刑事責任的關鍵。司法人員必須根擁有關案件事實,客觀地加以認定,才能做到罪責自負,罰當其罪。 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向故意殺人行為轉化的問題 1、行為人過失致人重傷,客觀上被害人已經達到無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為人誤認為只造成了重傷,為逃避罪責而逃之夭夭,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基于過失行為而負有緊急搶救的義務,如果及時進行搶救,雖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為人的行為屬于過失致人死亡罪。而行為人故意逃避搶救義務,主觀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因此,行為人主觀心態和客觀行為均發生了由過失致人死亡罪向間接故意殺人罪的轉化,應以間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2、行為人的過失行為,已經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其自己只認為被害人受了重傷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實施殺害已經死亡的被害人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的對象認識錯誤,不影響其后面實施的故意殺人罪的構成,應對其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網傳游族老板被投毒,投毒者將面臨怎樣的處罰?

    玩游戲的人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游族公司,即便沒有聽過,也應該玩過他們公司開發的網絡游戲。而游族公司因為一則消息也成為了眾人議論的對象。游族董事長林奇被投毒致死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而這過程也是相當狗血,簡直就是在看電視劇。而投毒的原因是因為公司的內斗,這該是有多大的仇恨,可以讓一個相處多年的同事用投毒的方式來殺死一個公司的一把手?事發之后,嫌疑人許某也已經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林奇被同事投毒

    游族網絡在12月13日的時候發布公告稱接到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奇家屬的通知,林奇因為身體不適入院治療。不過等到晚上的時候,上海公安局的官方微博里面發布了一則通告,某公司的林某疑似投毒,目前正在醫院治療,而林某的同事許某有重大的作案嫌疑。隨著上海公安局發布的消息之后沒多久,游族網絡也在官微發布林奇的相關病情以及案情的詳細內容。

    公司內斗引發嫌隙

    林奇和許某相識于三體,他們之前有過一段很密切的合作。2017年的時候,許垚任職游族網絡,但是到了2019年一月份從游族網絡離職,擔任三體的CEO,而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正是林奇。而許垚在拿下《三體》這個項目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也花了很大的心思推動這個項目的發展。但是沒想到,許垚和林奇兩人卻發生了矛盾,最終許垚用投毒的方式將林奇毒害。

    許某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對投毒這件事情,外界的說法也是有各種版本,其中有一個是說,許某是從國外購買了100多種毒藥,持續地投放到林奇身上,最終導致林奇死亡。但是不管怎么說,這對兩個家庭都是毀滅性的災難,失去了家里面的支柱,只會讓大家感到痛心。許某也將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于投毒案的罪犯,一般都會判的較重,原因是什么?

    對于投毒案的罪犯,一般都會判的比較重,這是因為投毒屬于危害社會公共安全,而且屬于故意傷害他人。

    投毒案往往是特別嚴重的,因為這種罪犯的內心特別的黑暗,并且是不想讓別人活著,所以才會進行投毒,因此這種罪犯判的會比一般罪犯重一點。最重要的是,很多老百姓都特別害怕投毒的人,比如有一些投毒的人會在老百姓吃的井里面放進毒藥,然后老百姓也不知道就全喝了井水,導致一個村子里的人都出現了生命危險。所以這種投毒案往往傷害的并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家庭,而是一個村子里的老百姓。如果罪犯不懲治的嚴重一點,就不能以敬效尤,那么其他的人只要和別人鬧了矛盾也會選擇投毒,這就會將社會的風氣帶的特別不好,所以罪犯就會被判的很嚴重。此外很多投毒的罪犯往往是在一些公用的地方投毒,比如說公用的自來水池或者是食堂水缸,所以這種罪犯真的很恐怖。

    最后,希望投毒案的罪犯都能夠被判處嚴重的刑罰,這樣才能使老百姓放心。

    對于投毒案的罪犯,一般都會判較重罪行,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嗎?

    以前有個投毒罪,但是最新的刑法當中,投毒這種罪名已經被“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取代了。

    對于投毒案的罪犯,一般都會判較重罪行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工廠、礦場、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條 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就是說,這種罪,至少要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重傷死亡或公共財產嚴重損失,則上不封頂,最終可以判處死刑。這種罪名之所以判的很重,主要原因是,其侵害的對象是不特定的人群,搞不好很可能造成多人死傷,或者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就是說,后果極其嚴重。另外,有的投毒案,是以故意殺人罪定罪量刑的,其量刑時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案例1

    林森浩與黃洋均為某大學碩士研究生,分屬不同的醫學專業。先后入住某寢室。之后,林因瑣事對黃不滿,逐漸懷恨在心。

    2013年3月29日,林在宿舍聽同學調侃說愚人節即到,計劃投毒“整”黃洋,讓同學難受。

    后林森浩從實驗室將裝有75毫升N-二甲基亞硝胺的藥瓶和一支已經吸了約2毫升N-二甲基亞硝胺的注射器帶走,將至少30毫升二甲基亞硝胺注入飲水機,超致人死亡劑量10倍以上。室友黃洋從該飲水機接水飲用后,出現嘔吐等癥狀,即于當日中午到中山醫院就診。其后,黃洋再次就診,經檢驗發現肝功能受損,遂留院觀察。以后,黃洋病情趨重,轉至該院重癥監護室救治。學校報案后,調查過程中,投毒者林森浩始終未說出實情,導致中毒者失去最后救治機會,4月16日,黃洋經搶救無效死亡。

    經法醫鑒定,黃洋是因二甲基亞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壞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繼發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案例2

    2002年9月14日,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和盛園豆漿店。上午開店之后陸續發生學生工人嘔吐、吐血的癥狀,一共造成42人死亡,400人中毒。經查,案犯陳正平在南京市江寧區湯山鎮經營“菊紅”面食店期間,為瑣事與湯山鎮“正武”面食店業主陳某發生矛盾。陳正平見陳某面食店生意興隆,遂懷恨在心,意圖報復,所以用毒鼠強害死客人。遂發生本案。

    陳正平被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陳正平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二審上訴被駁回。于同年10月14日被槍決。

    我姐姐今年69歲了,去鄰居家投毒,造成兩位70多歲老人死亡,能判什么刑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性質最惡劣的少數犯罪之一。必須從重從快嚴懲。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故意殺人罪的客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2、故意殺人罪的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故意殺人罪的主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故意殺人罪的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編輯本段]自殺案件的處理:

    1、相約自殺。指相互約定自愿共同自殺的行為。因行為人均不具有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所以對其中自殺未逞的,一般不能認為是故意殺人罪;但是,如果行為人受托而將對方殺死,繼而自殺未逞的,應構成故意殺人罪,量刑時可考慮從輕處罰;以相約自殺為名,誘騙他人自殺的,則應按故意殺人罪論處。

    2、致人自殺。既由于行為人先前所實施的行為,而引起他人自殺結果的發生。對此,應區別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1)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是正當的或只是一般錯誤、一般違法行為,他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殺者本人的心胸過于狹窄,這時不存在犯罪問題;

    (2)行為人先前實施了嚴重違法行為,結果致被害人自殺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殺的結果作為一個嚴重情節考慮,將先前嚴重違法行為上升為犯罪處理。如當眾辱罵他人,致其當即自殺的,可對辱罵者以侮辱罪論處;

    (3)行為人先前實施某種犯罪行為,引起被害人自殺的,只要行為人對這種自殺結果沒有故意,應按其先前的犯罪行為定罪,而將自殺結果作為量刑時考慮的一個從重或選擇較重法定刑處罰的情節。

    3、逼迫或誘騙他人自殺,即行為人希望自殺人死亡,但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責,自己不直接動手,而是通過自己的逼迫、誘騙行為促使自殺者自己動手殺死自己,即借助自殺者自己之手達到行為人欲殺死自殺者的目的。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關鍵應查明行為人是否確實有刻意追求自殺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為在特定環境下是否足以導致他人實施自殺的行為,兩者缺一,則就不宜認定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4、教唆、幫助他人自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考慮到在教唆、幫助自殺中,自殺者的行為往往起決定作用,因此,應根據案情從寬處罰。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不很積極,作用不大,主觀愿望出于善意,這時可不以犯罪論處。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殺,由于自殺者限于精神狀態或年齡因素對于自殺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意志控制能力,對此,不僅要以故意殺人罪論處,而且還不能從輕或減輕處罰。

    [編輯本段]關于“安樂死

    對實施積極的安樂死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所謂安樂死,通常是指為免除患有不治之癥、瀕臨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囑托而使其無痛苦地死亡。安樂死分為不作為的安樂死與作為的安樂死。

    不作為的安樂死(消極的安樂死),是指對瀕臨死亡的患者,經其承諾,不采取治療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維持裝置)任其死亡的安樂死。這種行為不成立故意殺人罪。

    作為的安樂死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沒有縮短患者生命的安樂死(本來的安樂死、真正的安樂死),這種行為不成立犯罪;二、是具有縮短生命危險的安樂死(間接安樂死)。這種行為雖然具有縮短患者生命的危險,但事實上沒有縮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殺人罪;

    三、是作為縮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樂死(積極的安樂死),即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結束其生命的方法。現在,世界上只有個別國家對積極的安樂死實行了非犯罪化。

    在我國,救死扶傷是公民的道義責任,是醫務人員的職業責任。對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應盡量給予醫務上的治療和精神上的安慰,以減輕其痛苦。人為地提前結束患者生命的行為,還難以得到一般國民的認同;即使被害人同意,這種殺人行為也是對他人生命的侵害。特別是在法律對實行積極的安樂死的條件、方法、程序等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實行積極的安樂死所產生的其它一系列后果不堪設想。在法律未允許實行積極安樂死的情況下,實行積極安樂死的行為,仍然構成故意殺人罪;既不能認為這種行為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條的但書為根據宣告無罪。當然,量刑時可以從寬處罰。

    [編輯本段]關于“大義滅親”的問題

    對所謂“大義滅親”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論

    我國不承認“家法”,對一切違法犯罪人都應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法律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處死他人。行為人對違法犯罪的親屬,也只能交由司法機關處理,私自處死違法犯罪親屬的,同樣構成故意殺人罪,但量刑時可以從輕處罰。

    [編輯本段]產生被害人死亡結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關于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等危險方法殺人案件的定性,我國刑法理論一直認為,凡是以放火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殺人的,不能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只能認定為放火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事實上,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殺人時,其行為不僅符合放火、爆炸等罪的構成要件,而且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可謂想象競合犯;而無論從性質上、還是從法定刑上看,故意殺人罪都重于放火、爆炸等罪,故將上述行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才符合想象競合犯的處理原則。如果將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殺人的案件認定為放火、爆炸等罪,在未造成嚴重后果時,會導致罪刑不協調。反之,將以放火、爆炸等危險方法故意殺人的行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則有利于做到罪刑相適應。將故意以危險方法殺人的案件認定為危害公共安全罪,也不利于區分故意殺人罪與放火等罪的區別。反之,將以危險方法殺人的行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則不致造成定性上的困難。

    此外,將以危險方法殺人的行為認定為故意殺人罪,還有利于處理刑法第17條第2款在適用中遇到的問題,有利于統一對結果加重犯的認識與處理,有利于將來削減死刑條款。

    [編輯本段]故意殺人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

    故意殺人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

    故意殺人罪是對死亡的結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態度,過失致人死亡罪責對結果的發生持否定的態度。

    [編輯本段]故意傷害罪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這兩種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傷害罪的既遂與故意殺人未遂兩種情況。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每種情況中的兩種罪,都造成相同的結果,因此,必須準確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

    傷害致死與殺人既遂在客觀方面都產生了死亡結果,但其主觀要件的內容不同,前者為故意傷害他人,后者為故意剝奪他人生命。

    傷害既遂與故意殺人未遂,雖然只產生了傷害結果,但其主觀要件的內容不同,前者為故意傷害,后者為故意剝奪他人生命。

    如何判斷行為人故意的內容,是一個復雜細致的問題。必須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考慮行為人的認識水平、行為能力,也要考慮作案時的客觀環境,作案的全過程。只有在把全部案件事實搞清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判明行為人主觀要件的具體內容。

    [編輯本段]故意殺人罪與暴力犯罪中致人死亡的聯系區別

    (1)、強奸致人死亡于故意殺人罪的區別。強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實施強奸犯罪過程中,因使用暴力而直接導致被害人當場死亡或者經治療無效而死亡的。這種情況,仍然以強奸罪定罪。如果在實施強奸婦女行為之后,為了報復、滅口等動機而將婦女或殺死的,不屬于強奸致人死亡,而應當分別定強奸婦女罪、故意殺人罪,然后實行數罪并罰。

    (2)、搶劫罪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a)在搶劫過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它方法致人死亡的,不按故意殺人罪論處,也不以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合并論處,應以搶劫罪定罪處刑。

    (b)如果出于復仇或者其它個人目的而殺死被害人后,遂乘機將其財物拿走的,不以能搶劫罪論處。因為行為人所實施的者殺人不是作為取得財物的直接手段,而是為了復仇或者出于其它個人目的,非法占有財物的意圖是在殺人之后才產生的,所以構成兩個獨立的犯罪,即故意殺人罪和盜竊罪,實行數罪并罰。

    (c)在搶劫行為完成之后,行為人出于滅口或者其它目的而殺死被害人的,應定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按數罪并罰原則處理。

    (d)搶劫殺人與圖財殺人的區別。其主要區別是:搶劫殺人是行為人用殺人手段當場取得動產,而圖財殺人則是在殺人之后,經過一定時間才能占有被害人的動產或不動產。例如,為了霸占遺產而殺死父母、兄弟姐妹等,應按故意殺人罪定罪判刑,不能以搶劫罪論處。

    (3)、其它暴力性犯罪

    如果暴力內容的致人死亡中包含故意殺人內容的,以該種暴力性犯罪一罪論處;沒有包含的,以數罪并罰。

    [編輯本段]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處罰量刑

    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時,應當破除不正當觀念,既不能認為殺人既遂的要一律償命,也不能認為殺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綜合全部案情,正確評價罪行輕重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給罪犯以適當的刑罰處罰。

    1、犯故意殺人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于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如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夕相處的親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會強烈震動、影響惡劣的殺人;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殺人;民憤極大如犯罪人惡貫滿盈,群眾強烈要求處死的故意殺人;等等。

    2、犯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1)防衛過當的故意殺人;(2)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3)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4)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5)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6)生母溺嬰,即出于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如果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發現所生的是女兒而加以溺殺的,其主觀動機極為卑劣,則不能以故意殺人罪的情節較輕情況論處。

    以你的情況,你可以有故意傷害罪,虐待罪,限制人身自由罪禁錮罪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夫妻一方死亡父母有繼承權嗎

    夫妻一方死亡父母有繼承權。在法定繼承中,配偶、子女、父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均有權繼承遺產。法律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 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 ...
    2023-11-13 15:32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賠償(車禍撞死人賠償標準)

    【法律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三、財產損失賠償限額是指 ...
    法律
    700熱度

    逃逸導致人死亡的交通死亡事故判刑多久

    逃逸導致人死亡的交通死亡事故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罪是指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
    2023-11-10 15:39

    發生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多少年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3、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 ...
    法律
    285熱度

    債權人死亡借條應當如何處理

    債權人死亡的,借條依然有效,借款人還是要根據約定償還該借款,因為債權人死亡,其債權可以作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遺產是指自然人死亡的時候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 ...
    2023-11-28 15:41

    超速駕駛致人死亡需要坐牢嗎?

    交通事故超速致人死亡負事故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涉嫌交通肇事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3、交通事故超速致人死亡負事故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涉嫌交通肇事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行為人因超速導致交通事故且致人死亡,如果構成交通肇事罪或者危險駕 ...
    婚姻
    144熱度

    債權人死亡債務應該向誰償還呢

    債權人死亡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的繼承人償還債務,債權人死亡則其債權可以作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遺產是指自然人死亡的時候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所以債務人還是需要按時償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 ...
    2023-11-22 16:27

    肇事逃逸致人受傷怎么判刑和賠償(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2023最新)

    肇事逃逸致人重傷的需要承擔全部責任,任何的費用都是需要承擔的,無能力承擔的,要拍賣家產,還不夠的話就分期賠償:1、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逃 ...
    法律
    493熱度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輕傷如何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輕傷的處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會對行為人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法律規定,如果行為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是尚不構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
    2023-11-14 15:54

    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2、如果因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而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構成交通肇事罪,除了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外還應承擔刑事責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責任劃分具體如下:1、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 ...
    刑事
    372熱度

    子女先于父母死亡還有繼承權嗎

    子女先于父母死亡沒有繼承權。但若是子女有子女的,可以代位繼承。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 ...
    2023-12-29 15:10

    對于投毒者致人死亡處刑

    一、投毒者受到的懲罰對于我們來說過年是一個比較開心的日子,因為意味著全家團圓氣氛也是比較喜慶的,但是在哈爾濱有一個村民家里面卻非常的難過,因為他們家的牛被人投毒了,導致6頭牛全部被毒死,這個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將近有15萬元,投毒者的 ...
    刑事
    590熱度

    55歲死亡養老保險能退多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工作期間為退休后養老積蓄的資金,是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強制提取的,退休前個人不得提前支取。因此,一般情況下,要想退掉職工養老保險,則需等到年滿法定退休年齡后才能執行,具體的職工養老保險退保條件 ...
    2023-11-06 15:43

    車禍致人身亡怎么處理(車禍致人身亡怎么處理駕駛證)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百萬購車補貼交通事故致人當場死亡怎么 ...
    法律
    56熱度

    債務人死亡可以免除生前債務嗎

    債務人死亡不可以免除生前的債務,其生前的債務應當由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償還,但是超出遺產范圍的債務繼承人不需要償還,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則也不需要繼承人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 ...
    2023-11-30 15:22

    交通致人傷亡賠償標準(交通賠償2023年標準表)

    2、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來計算死亡賠償金是結合受害人的身份來確定,賠償標準訂了二等,第一等,(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
    法律
    435熱度

    債務人死亡起訴維權如何確定被告

    債務人死亡,債權人要起訴維權的,可以起訴債務人的遺產繼承人作為被告,因為繼承人應當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但是超出遺產范圍的債務繼承人不需要償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 繼承人以所得遺 ...
    2023-12-14 16:35

    賠償金算遺產嗎(死亡賠償金算遺產嗎)

    因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死亡賠償金是指受害人因各種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關責任人按照一定的標準給予死者家屬的一定數量的賠償,是對受害者近親屬的賠償,并非死者的遺產,4、如按遺產處理死亡賠償金,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也 ...
    法律
    548熱度

    車禍導致車內一人死亡是全責要承擔的刑事責任是什么呢

    車禍導致車內一人死亡是全責要承擔的刑事責任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 ...
    2023-11-24 15:32

    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量刑標準(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量刑標準是多少)

    一、故意傷害罪量刑標準故意傷害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在傷害后果的嚴重程度方面,量刑時可以根據傷害后果的大小在相應的法定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和基準刑:1、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或者重傷的,可以分別在下列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和基準刑,(1) ...
    法律
    272熱度

    沒買交強險死亡怎么賠償

    沒買交強險死亡的,死者家屬可以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如果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死者家屬還可以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 ...
    2024-01-03 16:01

    故意殺人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故意致人死亡罪判多久)

    故意殺人罪和過失殺人的區別是什么法律分析:故意殺人和過失致人死亡侵犯的都是他人的生命權,在客觀方面都表現為剝奪他人的生命,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過失殺人客觀方面表現為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 ...
    法律
    919熱度

    繼子女出車禍死亡繼母能否繼承其財產

    繼子女出車禍死亡繼母能繼承其財產,前提是繼子女與繼母有形成扶養、教育關系,且繼子女沒有立有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將財產指定讓他人繼承。只要符合上訴條件,那么當繼子女出車禍死亡后,與繼子女有扶養、教育關系的繼母就可以以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 ...
    2023-11-17 16:01

    交通意外致人身亡保險賠償標準(交通意外致人身亡保險賠償標準2023年)

    (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和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 ...
    法律
    592熱度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賠償(車禍撞死人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處理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 ...
    合同
    722熱度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諒解書?

    3、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 ,應當判處七年以上 有期徒刑 ,取得家屬諒解書后可以從輕處罰,但不能判緩刑,2、法律主觀:開車撞死人,涉嫌交通肇事罪,一般情況下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取得被害人家屬的諒解書,到 ...
    婚姻
    340熱度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无码av| 暖暖免费中文在线日本|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在线中文字幕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最近2019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伊人|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