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罪罪與非罪的區別是什么?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12.19
    466
    敲詐勒索與詐騙罪區別法律主觀: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如下: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法律客觀:《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 ...,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敲詐勒索與詐騙罪區別

    法律主觀:

    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如下: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主要特征如下:1、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2、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騙術,即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方法,使財物所有人、管理人產生錯覺,信以為真,從而“自愿地”交出財物。3、主觀方面,應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直接故意。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主要特征:1、本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不僅侵犯公私財物所有權,還危及他人人身權利或者其他權益;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采用威脅、要挾、恫嚇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的行為;3、主觀方面表現為具有非法強索他人財物的直接故意。可見,兩罪侵犯的客體都有公私財物所有權,主觀上都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直接故意,但二者還是存在明顯區別:1、客體不同:敲詐勒索罪不僅侵犯公私財物所有權,還危及他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權益。2、客觀表現不同:詐騙罪在行為上著重于“騙”,即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而敲詐勒索罪強調“敲”,即實施了威脅、要挾、恫嚇等行為。3、受害人交出財物的主觀狀態不同:詐騙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騙后“自愿”交出財物;而敲詐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財物。4、立案標準不同:詐騙罪,數額較大為三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為二十萬元以上;敲詐勒索罪,數額較大為二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二萬元以上。5、刑期不同:詐騙罪可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而敲詐勒索罪最高刑期為10年有期徒刑。

    法律客觀: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敲詐勒索與非法拘禁的區別

    法律主觀:

    非法拘禁和敲詐勒索是兩個犯罪行為,是需要數罪并罰的。非法拘禁罪(刑法第238條),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非法剝奪人身自由是一種持續行為,即該行為在一定時間內處于繼續狀態,使他人在一定時間內失去身體自由,不具有間斷性。時間持續的長短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影響量刑。但時間過短、瞬間性的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則難以認定成立本罪。一般情況下,超過24小時,會按犯罪處理的。司法實踐中,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作為犯罪處理:(1)國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非法拘禁無辜群眾,造成惡劣影響的:(2)非法拘禁他人,并實施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的;(3)多次大量非法拘禁他人,或非法拘禁多人,或非法拘禁時間較長的;(4)非法拘禁,致人重傷、死亡、精神失常或自殺的:(5)非法拘禁,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法律客觀: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缎谭ā返诙倨呤臈l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區別

    法律分析: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有:

    1、客觀表現不同:詐騙罪在行為上著重于“騙”,即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而敲詐勒索罪強調“敲”,即實施了威脅、要挾、恫嚇等行為。

    2、受害人交出財物的主觀狀態不同:詐騙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騙后“自愿”交出財物;而敲詐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財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敲詐勒索和詐騙的區別是什么?會被量刑定罪嗎?

    雖然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確實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其實二者之間還是有不少差異,就包括客體不同、客觀表現不同、受害人交出財物的主觀狀態不同、立案標準不同、刑期不同。從處罰上面來看,《刑法》中對詐騙罪的量刑標準規定的比較重,也就是說詐騙罪要比敲詐勒索罪更為嚴重一些。

    具體分析: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主要在于五個方面,

    1、客體不同:敲詐勒索罪不僅侵犯公私財物所有權,還危及他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權益。

    2、客觀表現不同:詐騙罪在行為上著重于“騙”,即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詐騙罪是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的情況下處分財產,這種處分行為應當是自愿的,沒有心理強制的因素存在。而敲詐勒索罪強調“敲”,即實施了威脅、要挾、恫嚇等行為,而敲詐勒索是以本人或其親友的財產、人身、名譽安全為脅迫,迫使被害人處分財產,這種處分行為是不自由的,或說是有心理強制的,不自愿的。

    3、受害人交出財物的主觀狀態不同:詐騙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騙后“自愿”交出財物;而敲詐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財物。

    4、立案標準不同:詐騙罪,數額較大為三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為二十萬元以上;敲詐勒索罪,數額較大為二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二萬元以上。

    5、刑期不同:詐騙罪可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而敲詐勒索罪最高刑期為10年有期徒刑。

    敲詐勒索和詐騙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判刑,各自的立案標準:

    1. 敲詐勒索的立案標準: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法律依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敲詐勒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

    第二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數額較大”的標準可以按照本解釋第一條規定標準的百分之五十確定:

    (一)曾因敲詐勒索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一年內曾因敲詐勒索受過行政處罰的;

    (三)對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敲詐勒索的;

    (四)以將要實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殺人、綁架等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相威脅敲詐勒索的;

    (五)以黑惡勢力名義敲詐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軍人、新聞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詐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三條 二年內敲詐勒索三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的“多次敲詐勒索”。

    第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三項至第七項規定的情形之一,數額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第五條 敲詐勒索數額較大,行為人認罪、悔罪,退贓、退賠,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犯罪情節輕微,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諒解的;

    (四)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第六條 敲詐勒索近親屬的財物,獲得諒解的,一般不認為是犯罪;認定為犯罪的,應當酌情從寬處理。

    被害人對敲詐勒索的發生存在過錯的,根據被害人過錯程度和案件其他情況,可以對行為人酌情從寬處理;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第七條 明知他人實施敲詐勒索犯罪,為其提供信用卡、手機卡、通訊工具、通訊傳輸通道、網絡技術支持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第八條 對犯敲詐勒索罪的被告人,應當在二千元以上、敲詐勒索數額的二倍以下判處罰金;被告人沒有獲得財物的,應當在二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判處罰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等。

    2.詐騙的立案標準 :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量刑標準

    l、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蛘咂渌麌乐睾蠊摹?/p>

    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并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于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第三條 詐騙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條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近親屬諒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具體處理也應酌情從寬。

    第五條 詐騙未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詐騙目標的,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定罪處罰。

    利用發送短信、撥打電話、互聯網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一)發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二)撥打詐騙電話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

    實施前款規定行為,數量達到前款第(一)、(二)項規定標準十倍以上的,或者詐騙手段特別惡劣、危害特別嚴重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第六條 詐騙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別達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達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詐騙罪既遂處罰。

    第七條 明知他人實施詐騙犯罪,為其提供信用卡、手機卡、通訊工具、通訊傳輸通道、網絡技術支持、費用結算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第八條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詐騙,同時構成詐騙罪和招搖撞騙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 案發后查封、扣押、凍結在案的詐騙財物及其孳息,權屬明確的,應當發還被害人;權屬不明確的,可按被騙款物占查封、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總額的比例發還被害人,但已獲退賠的應予扣除。

    第十條 行為人已將詐騙財物用于清償債務或者轉讓給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繳:

    (一)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的;

    (二)對方無償取得詐騙財物的;

    (三)對方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取得詐騙財物的;

    (四)對方取得詐騙財物系源于非法債務或者違法犯罪活動的。

    他人善意取得詐騙財物的,不予追繳。

    敲詐勒索和詐騙的區別

    1、客體不同:

    敲詐勒索罪不僅侵犯公私財物所有權,還危及他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權益;

    詐騙罪侵犯的是單一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權。

    2、受害人交出財物的主觀狀態不同:

    詐騙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騙后“自愿”交出財物;

    敲詐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財物。

    3、刑期不同:

    詐騙罪可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敲詐勒索罪最高刑期為10年有期徒刑等等。

    4.立案標準不同:詐騙罪,數額較大為三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為二十萬元以上;敲詐勒索罪,數額較大為二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二萬元以上。

    詐騙罪的被害人是基于錯誤認識進而處分的財產,而敲詐勒索罪的被害人是基于心理恐懼處分的財產。刑法之所以如此區分此罪與彼罪,因為詐騙罪的行為主體通常不會對人生造成傷害,而敲詐勒索罪則會有對人身造成傷害的危險,同時也是基于被害人心理因素的綜合評價與考量。

    詐騙罪是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的情況下處分財產,這種處分行為應當是自愿的,沒有心理強制的因素存在。而敲詐勒索是以本人或其親友的財產、人身、名譽安全為脅迫,迫使被害人處分財產,這種處分行為是不自由的,或說是有心理強制的,不自愿的。

    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并不是能在刑法典上涇渭分明得做出除評價,因為現實是復雜的,人也是復雜的。關于電信詐騙,電話里說受害人涉嫌洗錢,要求受害人把錢轉到相應的“安全賬戶”里,結果是受害人也照做了,行為主體實現了對金錢的實際占有,犯罪已既遂。分析一下:

    (1)、主觀條件:行為主體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主體要件,嫌疑人已成年,具有完全的刑事責任能力,符合犯罪主體的構成要件。

    (3)、客觀條件:行為主體實行具體的行為手段,使受害人產生心理變化,被害人基于錯誤的信息,產生錯誤的認識進而處分了財產。

    (4)、客體,犯罪的客體是人民的財產安全。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敲詐勒索與非法拘禁人身自由有什么區別

    所謂非法拘禁罪,是指以非法扣押、關押或者其他方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而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

    非法拘禁罪與敲詐勒索罪在組成要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侵犯的客體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在客觀方面大多會表現為挾持或是恐嚇;其主體均為一般主體;在主觀方面均表現為故意。

    正因為這些相似之處,在適用過程中常常將兩者不好區分開。

    在定罪時應應嚴格按照法律所規定的、非法拘禁罪和敲詐勒索罪的犯罪行為構成來為行為定性,進而確定行為人應受的刑罰,尤其應注意分析行為人的主觀方面、真實意圖究竟是為了追索債務還是敲詐他人財物,這是二者最本質的區別所在,而不能簡單地以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作衡量標準。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合同自動失效和終止區別是什么

    合同自動失效和終止區別: 1、合同自動失效是指已經生效或者履行的合同,由于某些原因導致合同不能繼續履行。 2、合同終止是指發生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合同當事人之間存在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合同的效力終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 ...
    2023-10-27 15:19

    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刑民交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二、合同詐騙罪會判幾年刑法第二百二 ...
    法律
    46熱度

    地方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的區別

    地方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的區別: 1、制定機關不同:地方性法規由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制定,地方規章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2、法律效力不同:地方規章的法律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 ...
    2023-12-01 15:37

    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的區別(行政法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的區別)

    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在訴訟中的勝訴權的法律制度,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的區別有:1、立法目的不同行政訴訟中設立起訴期限的目的在于督促相對人盡快行使權利,維護行政行為的效力,以確保行政法律關系盡早 ...
    法律
    281熱度

    合同甲方和乙方的權利義務有什么區別呀

    合同甲方和乙方的權利義務的區別為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標的一方,是合同的主導方,其享有的權利通常是乙方的義務。而乙方一般是指完成目標,并根據完成情況獲取收益的一方,其義務往往圍繞甲方的權利而展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 ...
    2023-12-08 15:16

    傷殘鑒定與勞動鑒定的區別(傷殘鑒定與勞動鑒定的區別是什么)

    工傷是勞動保障部門委托指定工傷鑒定中心依據喪失勞動能力的工傷標準進行鑒定,賠償按照工傷保險條例標準,勞動能力鑒定目的是獲取相應的工傷待遇,勞動能力鑒定與傷殘鑒定的區別法律分析:1、確定的時間不同,勞動能力鑒定和傷殘鑒定不一樣,兩者區別 ...
    法律
    125熱度

    不當得利與拾得遺失物的區別是怎樣的

    不當得利與拾得遺失物的區別是性質不同。不當得利,指無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損而自己獲益的事實,要求他人致損和自己獲益是有因果關系的。拾得遺失物,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拾得人并沒有取得所有權,只是擁有必要的費用請求權,并且負有的保管義務 ...
    2023-11-15 15:20

    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區別(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區別 卷款跑路)

    如果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根本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卻與一方或數方簽訂大大超過自己履約能力的合同,那么行為人簽訂合同的主觀目的往往是為了騙取對方財物,一般經濟糾紛屬于民事糾紛中的一種,因此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 ...
    法律
    10熱度

    債務人與債權人提出破產有區別嗎

    債務人與債權人提出破產是有區別的,債如果是權人提出債務人破產的,還應當提交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資料等,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債務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
    2023-12-14 16:18

    敲詐勒索罪罪與非罪的區別是什么?

    敲詐勒索與詐騙罪區別法律主觀: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如下: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法律客觀:《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刑事
    466熱度

    合同的責任與義務有什么區別

    合同的責任與義務的區別: 1、義務是指法律規定對法律關系主體的限制和約束;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2、義務并不必然同不利后果相關;而責任必然與不利后果相關。 3、義務可以通過義務主體自覺履 ...
    2023-12-11 16:58

    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的區別)

    但為了保護公共利益和受贈人的信賴利益,法律規定了兩種不允許贈與人撤銷的贈與合同,即贈與合同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但是法律明確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 ...
    法律
    120熱度

    參加訴訟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區別是什么

    參加訴訟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區別為:應訴通知書一般只發給被告,告知其被人起訴,告知其相應的訴訟權利義務,要求在法定期限內提交答辯狀;參加訴訟通知書是傳喚與案件有關人員到案的憑證。相關人員有可能是被告,也有可能是原告或證人等。 法律依 ...
    2023-11-16 16:46

    裁定駁回起訴和判決駁回起訴的區別(判決駁回起訴的6種情形)

    判決適用于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如,駁回訴訟請求,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經過對案件的實體審理,認為當事人的主張依照有關實體法的規定不能成立,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于這種情況則用判決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當事人喪失的是請求人民法院就雙 ...
    法律
    686熱度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法人的區別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法人的區別如下:1、概念不同: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董事長通常是公司董事會主席;2、產生方式不同:法人依法定程序成立并辦理登記,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 ...
    2023-11-27 15:15

    借款跟欠款的區別(借款跟欠款的區別是什么)

    欠款是因為合作買賣交易進行的,借款一般都是債務與債務人之間產生的,借款的法律關系是清新、明確、單純的,而欠款的法律關系可能比較復雜,借款在法律上處理起來也就比較簡單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
    法律
    537熱度

    逃稅罪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區別

    逃稅罪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區別為:犯罪目的不同,承擔的刑罰不同等。逃稅罪是指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 ...
    2023-11-15 15:40

    刑事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別(刑事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別)

    民事案件指發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爭議,當事人無法協商解決,而訴諸司法團州機關,請求由司法機關受理并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進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主要指有關財產權益方面的案件如合同糾紛,物權糾紛等以及侵權行為而發生的糾紛,比 ...
    法律
    530熱度

    借條與欠條的法律區別

    借條與欠條的法律區別:借條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借款,欠條的形成原因則包括買賣、租賃等,不論是欠條還是借條,簽訂的當事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簽訂的行為應當是其真實意思表示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 ...
    2023-11-22 16:48

    保險詐騙罪和合同詐騙罪的區別是什么

    保險詐騙罪和合同詐騙罪的區別是犯罪目的不同和客觀要件不同。保險詐騙罪是以向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為目的,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保險詐騙罪只發生在保險合同中,合同詐騙罪會發生在許多種合同中。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有下 ...
    2023-12-08 14:56

    撤銷之訴與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區別(民法典第三人撤銷之訴)

    第三人撤銷權是指除了債權人和債務人之外的第三方,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撤銷與債務人之間的法律行為,或者撤銷債務人對于某個第三人的債權,綜上所述,債權人撤銷權和第三人撤銷權的區別在于,前者是針對債務人的,其行使的目的是保護債權 ...
    法律
    146熱度

    合同的責任與義務的區別有什么

    合同的責任與義務的區別: 1、義務是指法律規定對法律關系主體的限制和約束;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由于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2、義務并不必然同不利后果相關;而責任必然與不利后果相關。 3、義務可以通過義務主體自覺履行 ...
    2023-11-10 16:20

    違規放貸和違法放貸的區別(違規放貸的錢需要還嗎)

    違法發放貸款罪簡單定義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向關系人以外的其他人發放貸款,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違法發放貸款罪在客觀上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玩忽職守 ...
    法律
    364熱度

    怎么區別“真假離婚”

    律師提醒假離婚”本身并非法律概念,與“真離婚”的法律意義并無不同,自雙方在民政局登記離婚起,雙方身份關系即已解除,雙方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作出上述法律行為時,應充分考慮法律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并承擔由此產生之風險,離婚協議之 ...
    2023-09-12 17:56

    2年訴訟時效和3年訴訟的適用(2年訴訟時效和3年訴訟的適用區別)

    再次,權利人的權利受到損害的事實,發生在民法總則實施之前,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在2017年9月30日前已經屆滿的,義務人已經確定取得了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抗辯權,該抗辯權不因民法總則施行而消滅,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類時 ...
    法律
    313熱度

    不起訴和撤銷案件的區別(檢察院不起訴和撤銷案件的區別)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
    法律
    327熱度

    借款合同和民間借貸的區別(借款合同和民間借貸糾紛的區別)

    民間借貸和金融機構借款的區別1、民間借貸主要指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相互之間,以貨幣或其他有價證券為標的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民間借貸和借款合同糾紛的區別法律分析:借款合同一般簽訂即生效,從最高法院 ...
    法律
    432熱度
    最近2019中文字幕|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 久久99中文字幕久久|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