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逃避債務如何解決(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債權人能否直接執行)
特邀律师

惡意轉移財產法院怎么處理
對于界定惡意轉移財產,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即作了規定。該司法解釋123條明確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處理。
一、法院怎樣處理惡意轉移財產
對于界定惡意轉移財產,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即作了規定。該司法解釋123條明確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處理:
(1)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造成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
(2)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妨礙或抗拒人民法院執行的;
(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支付令的。
這其中,“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造成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即屬于惡意轉移財產的行為。
那么,對惡意轉移財產的行為人民法院是如何處理的呢?該解釋也同時規定“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處理”。 即: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二、如何應對惡意轉移財產
我國《合同法》第74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根據這項規定,撤銷權的構成要件為:一、須以債務人所為的有害于債權人的行為作為撤銷權的對象;二、須以財產行為為撤銷標的;三、須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四、對債務人以有償方式處分其財產時,必須在債務人與受益人都具有惡意時,債權人方可行使其撤銷權。
我國的《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p>
虛構的債務是不真實存在的債務,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無效: (一)為逃避債務而隱匿、轉移財產的; (二)虛構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的債務的。但是債務是否是虛構的需要證據證明。
《婚姻法》第47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在自己取證困難的情況下,可以在法院規定的取證期限之前,提前7天向法院申請法院取證。比如對于股票來說,可以去查其操盤記錄,如果股票已經不在其名下,可以要求其說出轉移到了什么地方和原因。如果是慢慢合理轉讓并且其所得用于了家庭開支,則屬正常。如果是離婚前不久才轉走,則屬于惡意轉移,法院會給予追究。
法院在處理惡意轉移財產行為的時候,也是需要以法律為依據以事實為準繩的,否則的話作出的判決也是無法服人的。但對于當事人來講,最好了解一下要是對方惡意轉移財產的話,此時應該怎么收集證據來應對。
轉移資產逃避債務罪怎么處罰
轉移資產逃避債務罪的處罰有:
轉移資產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繼承人惡意轉移資產逃避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行使其撤銷權,根據法律規定債務人通過放棄債權、無償轉讓等方式無償處分自己的財產導致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債務人的該行為。
具體而言,個人轉移財產逃避債務償還,不會構成犯罪,債權人可以法院起訴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如果是公司清算時通過轉移資產的方式逃避債務的,構成妨害清算罪,即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因此其處罰也是非常嚴厲的。
妨害清算罪,是指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假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擅自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為。
債權人撤銷權起訴條件是:
(1)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債權,且這些債權能夠成為撤銷權行使的前提和基礎,對那些根本不適合行使撤銷權的債務,例如勞務之債沒有擔保的債等等。則不能行使撤銷權。
(2)債權行使撤銷權必須在全同的有效成立期間。在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履行完畢之前,都可以采取債的保全措施。只要在此期間,債務人怠于行使其權利或實施不當處其財產的行為,且對債權構成危害時,法律就應允許債權人采取保全措施,對債務人的財產進行保全。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公司、企業管理制度以及債權人或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公司、企業清算是公司、企業解散或者結業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清算的目的,是了結、清理公司、企業的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并在能夠清償公司、企業債務的情況下,分配公司、企業的所有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條 【妨害清算罪】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一 【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罪】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二 【虛假破產罪】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債務人逃避債務轉移財產如何處理
針對債務人轉移財產的行為,債權人申請撤銷債務人轉移財產的行為,將財產恢復到原始狀態。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538條、539條、542條的規定向法院申請撤銷債務人轉移財產的行為,將財產恢復到原始狀態。
__債權人撤銷權制度出現的意義在于,該制度突破傳統民法“合同相對性”原則,全面衡量債權人、債務人、債務人的相對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兼顧交易秩序與公平誠信之理念,實現合同的保全。防止因不適格的交易行為阻礙正常社會交易秩序,特別是對以損害他人權益為目的的交易行為進行有效規制,維護社會整體的交易秩序,并弘揚了誠信價值。
__凳┏廢ㄊ保杪闥母鎏跫
一是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到期合法債權;
二是債務人在債權成立后實施損害債權實現的行為;
三是對于有償處分行為,債務人的相對人主觀為惡意;
四是債權人需在除斥期間內行使。同時,債權人撤銷權制度也適用于承擔擔保責任的擔保人。
如撤銷權實施效果不盡如人意,債權人也可以尋求刑事救濟。
法院可依據《刑法典》規定的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的刑事處罰措施。以保障民事執行的順利運行,嚴厲打擊債務人逃避債務轉移財產的行為。
怎么處理為了躲避債務把財產轉移的情況
法律分析:可通過法院法追回。但如果是在有債務前過戶的房產,因為債務人是在沒有債務時就將房產過的,一般可以申請法院法追回,屬于當前行為債務人為逃避債務把房產過戶家人名下。債務期間將房產過戶,判定過戶無效;如果是在債務期間過戶的,就不能追回了,這種行為稱轉移財產。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一百二十三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處理:
(1)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造成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
(2)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妨礙或抗拒人民法院執行的;
(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支付令的。
債務人要是惡意逃債怎么處理
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的,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行使撤銷權有以下情形:1、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2、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或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惡意轉移財產逃避債務怎么維權
法律主觀:
可以起訴維權。對于惡意轉移財產逃避 債務 的 債權人 可以行使撤銷權,法律規定, 債務人 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法律客觀:
《 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九條: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