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的區別(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的區別)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12.21
    551
    5.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3.處罰種類不同: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民事 行政 刑事 什么區別1.側重點不同:行政責任重在處罰性的,民事責任重在補償性,而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性,行政責任主要是財產和行為責任,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而刑事責任主要是剝奪人身自由,甚至生命。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怎么區分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以及行政責任的區分如下:

    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性,主要是剝奪人身自由,刑事案件由警方偵查收集證據交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比如違反工商管理條例,特許經營規定等等。本質上是行政機關對違法個體的處罰行為;

    民事責任重在補償性,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民事案件調解不成由受害人自己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

    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如下:

    1、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

    2、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

    3、承擔法律責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

    出現民事糾紛的,可以按以下方式處理:

    1、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2、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3、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后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并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4、訴訟解決。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行政處罰包括以下六種。具體如下:

    1、警告、通報批評;

    2、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3、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4、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5、行政拘留;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第三十五條

    對于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民事 行政 刑事 什么區別

    1.側重點不同:行政責任重在處罰性的,民事責任重在補償性,而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性。

    2.處罰不同:行政、民事責任的前提是有損害發生,而刑事責任不論傷害與否,均承擔懲罰性責任。行政責任主要是財產和行為責任,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而刑事責任主要是剝奪人身自由,甚至生命。

    3.處罰種類不同: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4.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5.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并適用。 6.涵義不同: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怎么區分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區分具體如下:

    1、側重點不同。行政責任重在處罰性的,民事責任重在補償性,而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性;

    2、處罰種類不同。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3、處罰不同。行政、民事責任的前提是有損害發生,而刑事責任不論傷害與否,均承擔懲罰性責任。行政責任主要是財產和行為責任,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而刑事責任主要是剝奪人身自由,甚至生命;

    4、涵義不同。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主要包括:

    1、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其它責任;

    2、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3、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

    4、單方責任與雙方責任;

    5、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

    6、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

    7、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

    綜上所述,行政責任是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政機關人員給予的行政處分或處罰。民事責任的對象主要是經濟財產,其追究方式主要是罰款和經濟賠償。刑事責任:刑事責任的措施主要對懲罰,針對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其嚴厲程度遠遠超過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從寬】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別在于:刑事責任是犯罪分子違反刑法的規定,需要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定,需要承擔的責任。行政責任是違反行政法相關的法律,需要承擔的責任。總的來說,就是他們適用的情形是不同的,刑事責任是適用于犯罪,民事責任適用于民事案件,行政責任適用于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七條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于承擔民事責任。

    民事和行政和刑事的區別

    刑事是違反刑法的,民事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行政是政府作為管理者與相對人的。一般違法行為包括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它們違法情節比較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刑事違法行為屬于犯罪行為,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了刑法)。一般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應受行政制裁。

    民事責任是平等主體間因違反了民事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或當事人所約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責任;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律或因行政法規定的事由而應當承擔的法定的不利后果;刑事責任則是因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規范而產生的法律責任;他們三者適用的法律規范不同:在處理民事責任時,適用的是民事法律規范;行政責任適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規定;在處理刑事責任時,則適用《刑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刑事法律的規定等;追究責任的形式不同:民事責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則,由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后再由法院判決;行政責任由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對人給于行政制裁;刑事責任則主要由國家司法機關予以立案偵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責任,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指定情形的,也可以由當事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分類不同: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刑事處罰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等主刑和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等附加刑;主觀要件不同:故意和過失對于刑事責任和對于民事責任的影響程度不同。刑事責任重在懲罰,而民事責任主要是補償性,若造成的損害非常大,就要承擔巨大的民事責任。而行政領域的違法行為比較特殊,只要認定下來,就不再過問行為人的主觀因素,即可視為主觀有過錯;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是行政處罰,而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行政拘留等。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是刑罰,依照中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別

    1、定義不同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是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是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分類不同

    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罰金、沒收財產等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并適用。

    3、構成的主觀要件不同

    故意和過失對于刑事責任和對于民事責任的影響程度不同。由于刑事責任重在懲罰,因此故意和過失對于刑事責任的影響非常大,而民事責任主要是補償性,但相較于刑事責任要輕得多,主要看它給他人帶來的損害有多大,若造成的損害非常大,就要承擔巨大的民事責任。

    刑事責任年齡怎么劃分的?

    確定什么年齡開始負刑事責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因為刑事犯罪責任年齡是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要件之一。從中國的《刑法》規定來看,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二)是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刑法》規定的八類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

    (三)是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法律上之所以規定這樣的犯罪年齡段,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對于他們發生危害行為時,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方針,著重于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對極度少數非處罰不可的進行處罰,其目的還是為了教育。因此,中國目前規定的犯罪年齡不僅是科學的,而且也是合理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性,主要是剝奪人身自由,刑事案件由警方偵查收集證據交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比如違反工商管理條例,特許經營規定等等。本質上是行政機關對違法個體的處罰行為。民事責任重在補償性,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民事案件調解不成由受害人自己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別

    一、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別

    1、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別:

    (1)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

    (2)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3)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法律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二、刑事責任年齡怎么劃分的

    確定什么年齡開始負刑事責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因為刑事犯罪責任年齡是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要件之一。從中國的法律規定來看,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2、是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法律規定的八類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

    3、是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法律上之所以規定這樣的犯罪年齡段,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對于他們發生危害行為時,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方針,著重于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對極度少數非處罰不可的進行處罰,其目的還是為了教育。因此,中國目前規定的犯罪年齡不僅是科學的,而且也是合理的。這三種責任產生的原因不同,適用的范圍不同,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犯罪嫌疑人,屬于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在此情況下,觸犯法律上規定的8種罪行,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否則不需要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法律上明確刑事責任年紀是為了關心兒童的健康成長。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區別

    法律主觀:

    刑事責任和行政及民事責任的區別有: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性,主要是剝奪人身自由。民事責任重在補償性,主要賠償財產損失。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七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按份責任,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刑事民事行政區別是什么

    法律分析:民事刑事行政三者的區別如下,

    1、行政違法案件由行政部門處理,民事違法由人民法院處理,刑事違法由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處理;

    2、行政的主體是不平等的雙方,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刑事案件的主體有控辯雙方組成;

    3、解決原則上罪刑法定是刑事違法的處罰原則,而前二者可以協商、和解、調解解決。

    刑事、行政、民事這三者的具體區別主要在于設立責任的依據不同:

    1、民事責任,大多基于民事法律關系設立,雙方是平等民事主體,責任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合同、一般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等事由。

    2、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比如違反工商管理條例,特許經營規定等等。本質上是行政機關對違法個體的處罰行為。

    3、刑事責任,是最嚴重的一種責任。只有觸犯了《刑法》的犯罪行為才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判定是否有罪并承擔刑事責任是法院的專署職能,其他任何機關不能行使,非經審判,不能定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內部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 ...
    2023-11-16 16:56

    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范文)

    《行政訴訟法》第61條第1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137-144條規定,確立了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征收、征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并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 ...
    法律
    270熱度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什么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此條款是人民法院、仲裁機構、人民調解委員會處理民事糾紛時適用法律的原則性規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 ...
    2023-12-05 15:49

    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區別

    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區別具體如下:法律性質和依據不同:(1)刑事拘留是采用的強制措施,不是一種處罰,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有六個區別,分別是:適用對象不同,刑事拘留與行政拘留的區別:(1)適用的對象不同,4、刑事拘留與行政拘留的區別:(1) ...
    法律
    189熱度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法人的區別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法人的區別如下:1、概念不同: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董事長通常是公司董事會主席;2、產生方式不同:法人依法定程序成立并辦理登記,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 ...
    2023-11-27 15:15

    行政訴訟可以撤訴嗎(行政訴訟撤訴的后果)

    法律主觀:行政訴訟可以撤銷,提起訴訟的當事人可以選擇撤訴,在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如果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并且申請撤訴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是否準許,行政訴訟中,原告申請撤訴需要符合一 ...
    法律
    741熱度

    參加訴訟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區別是什么

    參加訴訟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區別為:應訴通知書一般只發給被告,告知其被人起訴,告知其相應的訴訟權利義務,要求在法定期限內提交答辯狀;參加訴訟通知書是傳喚與案件有關人員到案的憑證。相關人員有可能是被告,也有可能是原告或證人等。 法律依 ...
    2023-11-16 16:46

    民事案件惡意訴訟的認定(民事案件惡意訴訟的認定標準)

    民事訴訟法關于惡意訴訟的規定法律主觀:《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虛假訴訟罪: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
    法律
    203熱度

    車禍導致車內一人死亡是全責要承擔的刑事責任是什么呢

    車禍導致車內一人死亡是全責要承擔的刑事責任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 ...
    2023-11-24 15:32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權利(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區別)

    二、什么是民事權利能力所謂民事權利能力,就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權利能力僅僅是一種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資格或可能性,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是一直存在的,但具有這種資格 ...
    法律
    721熱度

    被脅迫參加犯罪需還要負刑事責任嗎

    被脅迫參加犯罪是需要負刑事責任的。被脅迫參加犯罪的屬于脅從犯,根據法律規定,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因此,雖是被脅迫參加犯罪,但也要承當相應的刑事責任。而在共同犯罪人中,脅從犯所擔負的刑事責任是最小的 ...
    2023-12-08 14:56

    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的區別(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的區別)

    5.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3.處罰種類不同: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 ...
    法律
    551熱度

    保險詐騙罪和合同詐騙罪的區別是什么

    保險詐騙罪和合同詐騙罪的區別是犯罪目的不同和客觀要件不同。保險詐騙罪是以向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為目的,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保險詐騙罪只發生在保險合同中,合同詐騙罪會發生在許多種合同中。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有下 ...
    2023-12-08 14:56

    國家賠償和行政賠償的區別(國家賠償和行政賠償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賠償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賠償,司法賠償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司法權的過程中,因其行為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 ...
    法律
    173熱度

    債務人與債權人提出破產有區別嗎

    債務人與債權人提出破產是有區別的,債如果是權人提出債務人破產的,還應當提交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資料等,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債務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
    2023-12-14 16:18

    民事訴訟起訴期限(民事訴訟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

    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 ...
    法律
    289熱度

    借條與欠條的法律區別

    借條與欠條的法律區別:借條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借款,欠條的形成原因則包括買賣、租賃等,不論是欠條還是借條,簽訂的當事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簽訂的行為應當是其真實意思表示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 ...
    2023-11-22 16:48

    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的區別(行政法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的區別)

    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在訴訟中的勝訴權的法律制度,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的區別有:1、立法目的不同行政訴訟中設立起訴期限的目的在于督促相對人盡快行使權利,維護行政行為的效力,以確保行政法律關系盡早 ...
    法律
    281熱度

    合同的責任與義務有什么區別

    合同的責任與義務的區別: 1、義務是指法律規定對法律關系主體的限制和約束;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2、義務并不必然同不利后果相關;而責任必然與不利后果相關。 3、義務可以通過義務主體自覺履 ...
    2023-12-11 16:58

    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事糾紛訴訟時效最長不超過法律主觀:民事糾紛時效最長不超過3年,從當事人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是對權利人的督促,實際上也是對義務人的保護,如果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利經過一定的期間,又沒有其他事由致使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則訴訟 ...
    法律
    261熱度

    不當得利與拾得遺失物的區別是怎樣的

    不當得利與拾得遺失物的區別是性質不同。不當得利,指無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損而自己獲益的事實,要求他人致損和自己獲益是有因果關系的。拾得遺失物,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拾得人并沒有取得所有權,只是擁有必要的費用請求權,并且負有的保管義務 ...
    2023-11-15 15:20

    刑事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別(刑事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別)

    民事案件指發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爭議,當事人無法協商解決,而訴諸司法團州機關,請求由司法機關受理并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進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主要指有關財產權益方面的案件如合同糾紛,物權糾紛等以及侵權行為而發生的糾紛,比 ...
    法律
    530熱度

    地方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的區別

    地方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的區別: 1、制定機關不同:地方性法規由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制定,地方規章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2、法律效力不同:地方規章的法律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 ...
    2023-12-01 15:37

    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可以一起審理嗎

    以上案例都顯示,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雖然可以同時進行,但需要分別獨立審理,確保權利的保障和程序的規范,因此,雖然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可以同時進行,但需要分別獨立進行審理,以維護司法公正、權利保障和程序規范,在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之間,企業 ...
    婚姻
    220熱度

    被民事起訴怎么去應訴

    被民事起訴的應訴方法主要有針對起訴書準備好并按時提交答辯狀;可以提反訴的,在答辯中提出反訴;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可以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
    2023-11-23 17:07

    不追究刑事責任和免于刑事處罰(不追究刑事責任和免于刑事處罰的區別)

    免予刑事處罰和不起訴的主要區別有:性質不同,免予刑事處罰是針對的對象是已經構成犯罪,但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人起訴的對象則包括不構成犯罪、指控犯罪證據不足或存疑、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不起 ...
    法律
    510熱度

    合同甲方和乙方的權利義務有什么區別呀

    合同甲方和乙方的權利義務的區別為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標的一方,是合同的主導方,其享有的權利通常是乙方的義務。而乙方一般是指完成目標,并根據完成情況獲取收益的一方,其義務往往圍繞甲方的權利而展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 ...
    2023-12-08 15:16

    下列屬于行政訴訟基本原則是(下列屬于行政訴訟基本原則的是)

    行政訴訟要遵循的原則有: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原則,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原則,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簡述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 ...
    法律
    567熱度

    胎兒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未出生的胎兒是具有一定的民事權利能力的。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兒尚未與母體分離,不是獨立的自然人,不能依據民事權利能力的一般規定進行保護。胎兒自母親懷孕之時起就應當被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
    2023-11-23 16:37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下哪個事情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下哪個事情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下列哪一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答案】:C考點: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講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1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 ...
    法律
    122熱度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免费网站|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