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贈與可以撤銷嗎(口頭贈與怎樣才能生效)
口頭贈與可以撤銷嗎
法律分析: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關于贈與合同的撤銷,我國《合同法》中有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之分。因此,口頭贈與在符合撤銷情形時,是可以撤銷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老人生前口頭贈與有效嗎
老人生前口頭贈與有效,但需要符合法定條件,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符合相應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老人生前口頭贈與有效,但需要符合法定條件,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同時,贈與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條、第六百六十五條,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請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贈與行為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即簽訂贈與合同(也有口頭合同和其它形式)。法律術語稱這種合同為諾成性合同,顧名思義就是只要“承諾”就可以“成立”。基于該合同的諾成性,贈與人做出意思表示時雖未實際取得但將來可以取得的財產,也可成為贈與合同的“標的”。贈與,是指既不需要付息也不需要還本,是“標的”單方面轉移。
所以,只要符合《民法典》相關條件,口頭贈予也可以是有效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條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口頭贈與后反悔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主觀:
口頭贈與如果屬于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 有法律效力 ,如果屬于其他形式的贈與轉移財產后具有法律效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第六百五十八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第六百六十條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夫妻之間的贈與可以撤銷嗎
夫妻之間的贈與可以撤銷。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在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將自己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可以撤銷贈與。換言之,夫妻一方雖口頭或書面將自己所有的房產贈與給了另一方,但只要房產沒有變更產權登記,仍登記在贈與方的名下,那么贈與方是可以翻悔的。
夫妻共同財產范圍如下:
1、工資、獎金,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貼;
2、生產、經營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和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對于繼承遺產的所得,指的是財產權利的取得,而不是對財產的實際占有。即使婚姻關系終止前并未實際占有,但只要繼承發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繼承的財產也是夫妻共同財產,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6、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7、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8、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得部分夫妻共有。
綜上所述,夫妻之間的贈與可以撤銷,但是需要承擔因撤銷而給受贈人造成的損失。在進行贈與時,應當遵循相關規定,并經過雙方協商一致。夫妻之間應該加強溝通,密切關注家庭財產的變化,避免因財產糾紛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口頭贈與可以撤銷嗎
贈與合同 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關于贈與合同的撤銷,有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之分。因此,口頭贈與在符合撤銷情形時,是可以撤銷的。 《 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 扶養 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口頭贈與合同真的有效力嗎
法律分析:在法律上,贈與合同沒有要求必須是書面形式的,所以口頭形式贈與合同也是有效的,但是很難保護。而且贈與合同在財產的權利沒有轉移之前是可以撤銷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第六百六十四條 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第六百六十五條 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請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贈與超過一年可以撤銷嗎
根據律臨網資料顯示,贈與超過一年可以撤銷的情況如下:
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2、對贈與人有撫養義務而不履行;
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關于贈與行為的解釋,具體為:贈與指的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轉移;贈與行為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即簽訂贈與合同,也可以是口頭合同。綜上所述,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公益性贈與不得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