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區分主、從犯問題
組織領導傳銷罪構成要件
法律主觀: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對象是復雜的對象,既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的個人財產,貨幣傳銷常伴有偷稅漏稅、哄抬物價等現象,侵犯多個社會關系和法律對象。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上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組織從事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但并非所有傳銷行為都構成犯罪。情節一般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行政處罰;只有行為人傳銷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要區分傳銷罪和直銷活動中的違法行為。直銷監管部門應當處以行政處罰,而不是傳銷罪,情節嚴重的認定應結合傳銷涉案金額、傳銷開發人員數量、傳銷中使用的手段、傳銷的影響等因素綜合衡量。三、主要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要是傳銷的組織策劃人,多次介紹、欺騙、脅迫他人加入傳銷的積極參與者,不予追究一般參與者。四.主觀要件:本罪主觀上表現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為人知道自己實施傳銷,被國家法律法規禁止,但為了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實施這種行為,并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有希望和積極追求的態度。
法律客觀:
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個人財產,通常是貨幣。傳銷常伴隨偷稅漏稅、哄抬物價等現象,侵犯多個社會關系和法律客體??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組織、從事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但不是所有的傳銷行為都構成犯罪,情節一般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行政處罰;只有行為人實施傳銷行為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要區分傳銷罪與直銷活動中的違規行為。若在直銷行為中出現夸大直銷員收入、產品功效等欺騙、誤導行為,應由直銷監管部門處以行政處罰,而不應視為傳銷罪。情節嚴重的認定應結合傳銷涉案金額、傳銷發展人員數量、傳銷中使用的手段、傳銷造成的影響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衡量。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本罪追究的主要是傳銷的組織策劃者,多次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加入傳銷組織的積極參與者。對一般參加者,則不予追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8日《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惫蕦iT從事傳銷行為的公司,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不以單位犯罪論處,而對其組織者和主要參與人以自然人犯罪定罪處罰。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傳銷行為,為國家法規所禁止,但為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實施這種行為,且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希望和積極追求的態度。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證據標準指引
法律主觀:
鏟除傳銷,凈化社會,是目前我國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在一些有傳銷的城市和地區,甚至成立了專門的反傳銷辦公室。
一、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量刑標準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符合本意見第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傳銷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組織、領導的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一百二十人以上的;
(二)直接或者間接收取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傳銷資金數額累計達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間接發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六十人以上的;
(四)造成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
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個人財產,通常是貨幣。傳銷常伴隨偷稅漏稅、哄抬物價等現象,侵犯多個社會關系和法律客體。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組織、從事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但不是所有的傳銷行為都構成犯罪,情節一般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行政處罰;只有行為人實施傳銷行為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要區分傳銷罪與直銷活動中的違規行為。若在直銷行為中出現夸大直銷員收入、產品功效等欺騙、誤導行為,應由直銷監管部門處以行政處罰,而不應視為傳銷罪。
情節嚴重的認定應結合傳銷涉案金額、傳銷發展人員數量、傳銷中使用的手段、傳銷造成的影響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衡量。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本罪追究的主要是傳銷的組織策劃者,多次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加入傳銷組織的積極參與者。對一般參加者,則不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8日《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故對專門從事傳銷行為的公司,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不以單位犯罪論處,而對其組織者和主要參與人以自然人犯罪定罪處罰。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傳銷行為,為國家法規所禁止,但為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實施這種行為,且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希望和積極追求的態度。
三、協助組織傳銷罪怎么判刑
對騙人人數較少的,一般予以教育,追繳違法所得。
以單位名義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的,對于受單位指派,僅從事勞務性工作的人員,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從中,我們可以得知,非法傳銷罪量刑標準2019,傳銷罪構成要件,以及傳銷罪認定標準。他們一天24小時在線,能隨時為大家解答法律疑惑。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量刑標準,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構成要件,,以及協助組織傳銷罪怎么判刑。他們一天24小時在線,能隨時為大家解答法律疑惑。
法律客觀: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七十八條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涉嫌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認定本罪應劃清哪些界限?
法律主觀:
刑法修正案(七)增設的“組織領導傳銷罪”的條文內容:是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敖M織領導傳銷罪”構成的要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于加入資格。直銷企業對直銷人員的加入是沒有任何門檻的,而傳銷對加入的人員是設置條件的。一是繳納費用。比如廣西等地的所謂資本運作,是根本沒有任何產品,只要繳納一定數量的費用就可以參與他們的所謂資本運作。二是購買產品或服務。直銷企業對直銷人員的加入也是不需要他們非得購買產品或服務不可,但傳銷就不同,傳銷人員取得傳銷資格就必須購買他們的產品或所謂的服務。如果設置加入條件,或繳納費用,或購買產品或服務,就有可能涉嫌傳銷。第二,關于計酬依據。目前我國直銷企業的計酬方式是直銷人員銷售產品后按銷售額的30%提取的。傳銷則不同,傳銷是以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的依據。如果不依據銷售產品而依據發展人員多少為依據進行計酬,這也可能涉嫌傳銷。這個法律規定很重要。如果按照《禁止傳銷條例》對傳銷的定義,直銷企業即使是銷售產品,只要發現有多層次銷售,就是涉嫌傳銷。而刑法只把以發展人員的數量進行計酬或返利作為傳銷,這就給執法人員有了更清晰的法律依據。簡單地說,直銷是銷“產品”,傳銷是銷“人頭”,直銷企業只要按銷售產品進行計酬就不會涉嫌傳銷,如果通過銷“人頭”計算報酬,這就是涉嫌傳銷。第三,關于“層級”。多層次直銷是世界上眾多國家直銷的主流模式,但《直銷管理條例》規定我國只允許單層次直銷。刑法中所說的傳銷按層級計酬的“層級”,其實不是直銷模式的多層次,而是一種金字塔式的“層級”。金字塔式的“層級”,里面充滿了引誘、脅迫與欺詐,這就是政府要嚴厲打擊的傳銷。而直銷的多層次,它是一種銷售產品的組織結構,與金字塔式的“層級”是根本不同的兩碼事?,F在如果直銷企業搞多層次銷售,只要按銷售產品的業績計酬,最多就是“違規”而不是“違法”。第四,關于手段與結果。直銷企業發展直銷人員是以招募形式開展的,而傳銷則是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他人財物。這就是直銷與傳銷在發展人員方面的不同手段。由于手段的不同,其結果也是不同的。直銷企業開展業務,一方面為緩解就業壓力作出了貢獻,一方面為擴大內需作出了努力,從而為社會創造了財富。傳銷則不同,它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擾亂經濟社會秩序。
法律客觀:
一、關于傳銷組織層級及人數的認定問題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組織,其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組織、領導多個傳銷組織,單個或者多個組織中的層級已達三級以上的,可將在各個組織中發展的人數合并計算。組織者、領導者形式上脫離原傳銷組織后,繼續從原傳銷組織獲取報酬或者返利的,原傳銷組織在其脫離后發展人員的層級數和人數,應當計算為其發展的層級數和人數。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中,確因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逐一收集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的言詞證據的,可以結合依法收集并查證屬實的繳納、支付費用及計酬、返利記錄,視聽資料,傳銷人員關系圖,銀行賬戶交易記錄,互聯網電子數據,鑒定意見等證據,綜合認定參與傳銷的人數、層級數等犯罪事實。二、關于傳銷活動有關人員的認定和處理問題下列人員可以認定為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一)在傳銷活動中起發起、策劃、操縱作用的人員;(二)在傳銷活動中承擔管理、協調等職責的人員;(三)在傳銷活動中承擔宣傳、培訓等職責的人員;(四)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間接發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十五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人員;(五)其他對傳銷活動的實施、傳銷組織的建立、擴大等起關鍵作用的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的,對于受單位指派,僅從事勞務性工作的人員,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三、關于“騙取財物”的認定問題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采取編造、歪曲國家政策,虛構、夸大經營、投資、服務項目及盈利前景,掩飾計酬、返利真實來源或者其他欺詐手段,實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的行為,從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的費用中非法獲利的,應當認定為騙取財物。參與傳銷活動人員是否認為被騙,不影響騙取財物的認定。四、關于“情節嚴重”的認定問題對符合本意見第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傳銷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一)組織、領導的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一百二十人以上的;(二)直接或者間接收取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傳銷資金數額累計達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三)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間接發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六十人以上的;(四)造成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五、關于“團隊計酬”行為的處理問題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傳銷活動的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是“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以銷售商品為目的、以銷售業績為計酬依據的單純的“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不作為犯罪處理。形式上采取“團隊計酬”方式,但實質上屬于“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的傳銷活動,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的規定,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處罰。六、關于罪名的適用問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同時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和集資詐騙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并實施故意傷害、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妨害公務、聚眾擾亂社會秩序、聚眾沖擊國家機關、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等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主體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主體是指組織、策劃、實施傳銷活動的人員。
具體主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者:指以非法獲利為目的,通過組織、管理、領導等行為,策劃、組織和實施傳銷活動的人員。他們通常是傳銷組織的核心成員,負責制定和執行傳銷方案,吸引和招募參與者,控制和管理傳銷組織的運作;
2、領導者:指在傳銷組織中具有領導地位,負責指導和管理傳銷活動的人員。他們可能是傳銷組織的創始人、高級管理人員或核心成員,具有較高的權力和決策能力,對傳銷組織的運作具有重要影響力;
3、參與者:指在傳銷活動中起到輔助和執行作用的人員。他們可能是傳銷組織的銷售人員、推銷員、下線成員等,通過直接參與傳銷活動來獲取經濟利益。雖然他們的角色相對較低,但也是傳銷活動的關鍵環節之一。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處罰:
1、犯罪個體:對于普通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個體,根據犯罪的情節和后果的嚴重程度,可能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具體刑罰幅度將根據犯罪行為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2、組織者或領導者:對于組織、策劃、實施傳銷活動的核心成員、領導者,由于其在傳銷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責任,可能會被判處較重的刑罰。根據犯罪的情節和后果的嚴重程度,可能會被判處有期徒刑,甚至是長期有期徒刑,并處較高的罰金。
綜上所述,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主體并不僅限于上述提到的人員,還包括其他在傳銷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員,如傳銷組織的宣傳人員、培訓人員等。此外,根據具體的案件情況,可能會對主體的角色和責任進行細分和界定。傳銷活動被認為是一種非法經營行為,嚴重侵害了公眾的合法權益。相關法律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主體給予了嚴厲的刑罰,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組織領導傳銷罪主犯判10年,從犯判多少年
法律主觀:
行為人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從犯的,法院可以比照主犯對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即主犯如果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的,那么法院對行為人在此基礎上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如果主犯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則行為人作為從犯就可在上述范圍內依法從輕、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法律客觀:
《 刑法 》第二十七條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非法組織傳銷活動構成什么罪
法律主觀:
非法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是指以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而且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非法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從構成要件上講,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即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歸根到底,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是一種“騙取財物”的特殊詐騙行為,這也就意味著該罪不以商品銷售為主要盈利方式,而是以“發展人頭”收取參加資格費用為主要盈利方式,是一種詐騙行為而不是正常經營行為。
法律客觀: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個人財產,通常是貨幣。傳銷常伴隨偷稅漏稅、哄抬物價等現象,侵犯多個社會關系和法律客體。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組織、從事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但不是所有的傳銷行為都構成犯罪,情節一般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行政處罰;只有行為人實施傳銷行為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要區分傳銷罪與直銷活動中的違規行為。若在直銷行為中出現夸大直銷員收入、產品功效等欺騙、誤導行為,應由直銷監管部門處以行政處罰,而不應視為傳銷罪。 情節嚴重的認定應結合傳銷涉案金額、傳銷發展人員數量、傳銷中使用的手段、傳銷造成的影響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衡量。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本罪追究的主要是傳銷的組織策劃者,多次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加入傳銷組織的積極參與者。對一般參加者,則不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8日《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故對專門從事傳銷行為的公司,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不以單位犯罪論處,而對其組織者和主要參與人以自然人犯罪定罪處罰。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傳銷行為,為國家法規所禁止,但為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實施這種行為,且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希望和積極追求的態度。
組織領導傳銷罪 傳銷罪量刑標準 傳銷怎樣判刑
一、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認定標準
1、關于組織、領導傳銷行為主體的界定
傳銷組織是一種"金字塔"型的銷售模式,因而對犯罪嫌疑人的組織、領導行為的確定較困難。通常意義上,在傳銷組織中除了最底層的銷售人員,其他層級的傳銷人員都存在組織領導行為,但是刑法的立法本意并不是要打擊所有的傳銷人員,因此正確理解傳銷組織中的組織、領導行為尤其重要。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所謂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是指在傳銷活動中起組織、領導作用的發起人、決策人、操縱人,以及在傳銷活動中擔負策劃、指揮、布置、協調等重要職責,或者在傳銷活動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員。筆者認為,結合司法解釋規定,實踐中對于組織領導行為可作如下理解:
(1)、在傳銷啟動時,實施了確定傳銷形式、采購商品、制定規則、發展下線和組織分工等宣傳行為的;在傳銷實施中,積極參與傳銷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例如講課、鼓動、威逼利誘,脅迫他人加入等,均屬于組織、領導者。
(2)、"組織"行為應當作限制解釋,即指該組織具有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獨立的組織體系,有獨立的成本核算。因此,在一個傳銷組織中,所謂組織者只包括合伙人或公司股東,除此之外的人不應當作為組織者加以處理。
(3)、領導者是指在組織中實施策劃、指揮、布置、協調傳銷組織行為的人。不僅限定于最初的發起人,在傳銷組織中起骨干作用的高級管理人員也應當認定為領導者,對領導者身份的認定,應從負責管理的范圍、在營銷網絡中的層級、涉案金額等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組織領導傳銷罪無罪辯護要點
法律主觀: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是指以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個人財產,通常是貨幣。傳銷常伴隨偷稅漏稅、哄抬物價等現象,侵犯多個社會關系和法律客體。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組織、從事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但不是所有的傳銷行為都構成犯罪,情節一般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行政處罰;只有行為人實施傳銷行為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要區分傳銷罪與直銷活動中的違規行為。若在直銷行為中出現夸大直銷員收入、產品功效等欺騙、誤導行為,應由直銷監管部門處以行政處罰,而不應視為傳銷罪。
情節嚴重的認定應結合傳銷涉案金額、傳銷發展人員數量、傳銷中使用的手段、傳銷造成的影響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衡量。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本罪追究的主要是傳銷的組織策劃者,多次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加入傳銷組織的積極參與者。對一般參加者,則不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8日《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惫蕦iT從事傳銷行為的公司,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不以單位犯罪論處,而對其組織者和主要參與人以自然人犯罪定罪處罰。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傳銷行為,為國家法規所禁止,但為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實施這種行為,且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希望和積極追求的態度。
認定標準:
一、關于組織、領導傳銷行為主體的界定
傳銷組織是一種“金字塔”型的銷售模式,因而對犯罪嫌疑人的組織、領導行為的確定較困難。通常意義上,在傳銷組織中除了最底層的銷售人員,其他層級的傳銷人員都存在組織領導行為,但是刑法的立法本意并不是要打擊所有的傳銷人員,因此正確理解傳銷組織中的組織、領導行為尤其重要。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所謂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是指在傳銷活動中起組織、領導作用的發起人、決策人、操縱人,以及在傳銷活動中擔負策劃、指揮、布置、協調等重要職責,或者在傳銷活動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員。筆者認為,結合司法解釋規定,實踐中對于組織領導行為可作如下理解:
1.在傳銷啟動時,實施了確定傳銷形式、采購商品、制定規則、發展下線和組織分工等宣傳行為的;在傳銷實施中,積極參與傳銷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例如講課、鼓動、威逼利誘,脅迫他人加入等,均屬于組織、領導者。
2.“組織”行為應當作限制解釋,即指該組織具有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獨立的組織體系,有獨立的成本核算。因此,在一個傳銷組織中,所謂組織者只包括合伙人或公司股東,除此之外的人不應當作為組織者加以處理。
3.領導者是指在組織中實施策劃、指揮、布置、協調傳銷組織行為的人。不僅限定于最初的發起人,在傳銷組織中起骨干作用的高級管理人員也應當認定為領導者,對領導者身份的認定,應從負責管理的范圍、在營銷網絡中的層級、涉案金額等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是關于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區分
1.罪與非罪。應區分拉人頭傳銷與直銷活動中的多層次計酬。雖然二者都采用多層次計酬的方式,但是仍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從是否繳納入門費上看,多層次計酬的銷售人員在獲取從業資格證時沒有被要求交納高額入門費,而拉人頭傳銷需要繳納高額入門費,或者購買與高額入門費等價的“道具商品”,否則不能得到入門資格;二是從經營對象看,多層次計酬是以銷售產品為導向,商品定價基本合理,而且還有退貨保障。而拉人頭傳銷根本沒有銷售,或者只是以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的“道具商品”為幌子,且不許退貨,主要是以發展“下線”人數為主要目的;三是從人員的收入來源上,多層次計酬主要根據從業人員的銷售業績和獎金,而拉人頭傳銷主要取決于發展的“下線”人數多少和新成員的高額入門費;四是從組織存在和維系的條件看,多層次計酬直銷公司的生存與發展取決于產品銷售業績和利潤。而拉人頭傳銷組織則直接取決于是否有新會員以一定倍率不斷加入。
2.此罪與彼罪。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的規定,對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一般違法人員,本著教育、挽救大多數的原則,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當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中的參與人員未達到人數、級別的標準但又侵犯市場秩序,或者違反了許可證制度時,則應根據其在傳銷活動中的地位、作用區別對待,作出不同的處理。
法律客觀:
《 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組織領導傳銷罪從犯如何認定?
一、組織領導傳銷罪 從犯 如何認定? 組織領導傳銷罪從犯的認定方式為:組織、領導傳銷罪的從犯一般在犯罪集團中起到次要的、輔助性的作用,例如進行登記、會計等的人員。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 共同犯罪 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二、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從犯具體認定規則 組織、領導傳銷罪的從犯一般在犯罪集團中起到次要的、輔助性的作用,例如進行登記、會計等的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法 》 第二十六條 【主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于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第二十七條 【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組織、領導傳銷罪的組織者、領導者怎么認定 《刑事審判參考》第842號對傳銷活動中的組織者、領導者作了權威的闡述。所謂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是指組織、領導傳銷組織的犯罪分子,是傳銷活動犯罪的首要分子;是在傳銷活動中起組織、領導作用的發起人、決策人、操縱人,以及在傳銷活動中擔負策劃、指揮、布置、協調等重要職責,或者在傳銷活動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員。積極參加者一般是組織中的“小頭目”,作用介于組織者、領導者與一般參加者之間。筆者認為,可以從負責管理的范圍和對組織的影響力對其與組織者、領導者作一區分。 1.從負責管理的范圍來看 在實行“家長式”管理的組織內部,組織者、領導者對傳銷參與人員的食宿安排、說話方式方法、業務員職責、內部體系、培訓等方面,利用極其苛刻的制度來管理和約束員工。即他們對傳銷活動前期籌備和后期發展壯大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同時是獲取實際利益的骨干成員。而積極參加者一般是做的是輔助性、協助性的工作,態度看起來是特別積極,但沒有實權,起的是推波助瀾的作用。 2.從對組織的影響力來看 組織者、領導者在傳銷組織中處于“金字塔”的中上層級,從傳銷組織中獲利,對傳銷組織的發展、壯大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并在自己的管理范圍內,能夠獨當一面,統籌負責某一個地區內的傳銷事務,可以決定參與傳銷人員的多寡,這樣的傳銷人員就應當被視為組織者、領導者。而積極參加者可能影響其直接下級,但絕對不會將影響力滲透到間接下級,這是由其負責的范圍來決定的。雖然達到一定層級,但并沒有實質上的組織、領導職能。 組織和領導傳銷的性質是非常惡劣的,同時其從犯也是屬于整個決策層中的一員,一旦認定為從犯受到的懲罰與組織領導傳銷的人員是一致的。如果情節嚴重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的有可能被判處五年以上的 有期徒刑 并沒收所有的收入,批評教育,如果再犯加重處理。
組織領導傳銷罪從犯會被怎么判刑阿
從犯比主犯判的輕。根據本人的犯罪情節輕重決定刑罰標準。
《刑法》對主犯和從犯的處罰原則:
第二十六條 【主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于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第二十七條 【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對該罪的處罰規定:
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