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訴訟時效后再催收訴訟時效是否中斷(銀行貸款超過訴訟時效催收也超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過了還能中斷嗎
法律主觀:
一、訴訟時效過后還能中斷嗎一般超過訴訟時效是會引起中斷的,超過訴訟時效即失去了勝訴權,但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二、訴訟時效可以口頭抗辯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和第四條,“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當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法條沒有對訴訟時效的提出方式作規定,因此,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提出可以是口頭,也可以是書面的。三、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計算訴訟時效的中斷這樣計算: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從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訴訟時效是可以中斷的,但必須是法律規定的事由,權利人申請撤訴,也是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之一。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訴訟時效已過再催收
如果訴訟時效屆滿的話法院是不在進行保護權利人的相關權益。所以在此進行催收是不存在訴訟時效的相關問題。權利人必須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前想法院請求幫助,或者是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前,申請相關的延長都是可以的行為。
一、訴訟時效屆滿后再催收是否中斷?
指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類時效不是針對某一特殊情況規定的,而是普遍適用的。
根據我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特別訴訟時效
特殊時效優于普通時效,也就是說,凡有特殊時效規定的,適用特殊時效,我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1、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2、最長訴訟時效。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
我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時效具有強制性,任何時效都由法律、法規強制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對時效的延長、縮短、放棄等約定都是無效的。
先訴訟時效一般是二十年,如果權利人使用權利或者債務人履行自己的相關義務的話,那么訴訟時效可以進行中斷。如果訴訟時效屆滿的話,無論采取什么行為法院都會不會對其的權利進行相關保護,所以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前可以申請延長。
訴訟時效到期后又催收
法律主觀:
訴訟時效到期后處理辦法是證明訴訟時效中斷。,1.要求債務方補開以前曾索要款的證明。該證明不一定必須由債務單位法定代表人出具,也無須其簽字批準。只要是與債務方有關的人員,如單位前任負責人、財務負責人、一般會計人員或原業務經辦人,以及個體工商戶的成年家庭成員等出具的證明均可。,2.尋覓其他可以證明以前曾經發生過訴訟時效中斷、現在仍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文字資料。比如,本單位給上級或與雙方有關的單位的文件中,曾提及對有關欠款進行索要,或債務人在與本單位的往來信函、電報中承認該項債務。這些文字材料只要間隔時間不超過3年,也可以將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起死回生”。,訴訟時效抗辯應當在一審中提出。,1.發生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當事人主觀意志以外的情況,而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則取決于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即當事人行使權利或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行為。,2.訴訟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而訴訟時效中斷則可發生在時效進行的整個期間。,3.訴訟時效中止是時效完成的暫時障礙,中止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時效繼續進行;而訴訟時效中斷則是時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礙,中斷以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斷前后實際上是兩個訴訟時效。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短信催債會中斷訴訟時效嗎
法律主觀:
短信催收能中斷訴訟時效,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情形是:,(一)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二)請求。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三)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1、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2、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3、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4、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以權利人消極不行使權利為前提條件,若此狀態不存在,訴訟時效即因欠缺要件。,(一)訴訟時效中斷的幾種情形包括哪些,1、提起訴訟。,2、申請仲裁。,3、申請支付令。,4、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5、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6、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7、申請強制執行。,8、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9、在訴訟中主張抵銷。,10、其他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項。,11、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法律客觀:
《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七條
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公司,已經過訴訟時效的欠款還能追討嗎
一、出借人如何追討債務
1、要特別注意訴訟時效
民間借貸由于大部分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很多人并沒有對它給予應有的重視。孰料,一些無賴之徒正好鉆了這個空子,采取賴賬、久拖、回避的方式,以逃避債務。在此提醒大家: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是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在此期間,你必須向借款人主張債權,2年之后,法院對你的債權不予保護;如果沒有寫明還款日期,適用最長訴訟時效20年
2、運用訴訟程序技巧,保障債權的實現最大化
當債權人的合法債權受到債務人的侵害,債權人往往積極尋求法律的保護。
在訴訟過程中,債權人還可采取一些保全措施,以使債權實現達到最大化。最典型的就是我國《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訴訟保全措施,如能恰當,準確的運用訴訟保全措施,可使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得以順利執行,避免“贏了官司,輸了銀子”的負面現象的出現。
二、借款超過了訴訟時效還能起訴嗎
1、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仍然可以起訴,只是如果被告抗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法院將判決敗訴。
2、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仍然可以起訴,如果開庭時被告沒有到庭,雖已超過訴訟時效,但被告沒有以此抗辯,法院仍然會支持訴訟請求。
3、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出借人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欠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仍受法律保護。
4、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屬于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該還款協議受法律保護。
5、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債務人向債權人發出確認債務的詢證函,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確認,該債權債務仍受法律保護。
超過訴訟時效后再催收訴訟時效是否中斷
訴訟時效屆滿后電話催收是不會引起中斷的,引起中斷的情形一般是在于訴訟的時效之內進行處理才可以;中斷訴訟時效的情形一般是可以運用起訴、或者是請求、以及還有認諾都是可以得到支持的。
一、 訴訟時效屆滿后電話催收會引起中斷嗎?
訴訟時效屆滿后電話催收不再會引起中斷;訴訟時效屆滿的話法院是不在進行保護權利人的相關權益。所以在此進行催收是不存在訴訟時效的相關問題。權利人必須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前想法院請求幫助,或者是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前,申請相關的延長都是可以的行為。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有哪些?
?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三、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多久?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一條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第一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是屬于受害者可以在此時間之內請求法院保護自己的權利,而法院會強制性要求履行自己的義務 ,但這個時效一旦過了自己的權益不再受保護,同時就算是電話催收或者是請求都不會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
催收訴訟時效
一、催收訴訟時效
1、催收訴訟時效通常為三年。催收會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時間重新計算。在民間債務糾紛中,在無法聯系到債務人的情況下,債權人通過國內特快專遞方式向債務人郵寄催款函。若債權人能提供證據證明債務人確實收到的是催款函,則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可以防止因為時效到期帶來的不利影響。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貸款不還的后果是什么
貸款不還的后果如下:
1、逾期罰息。一旦出現還款逾期的情況,放貸機構會第一時間通知借款人還款,還會按照相應的標準計收罰息;
2、信用會受損,逾期記錄計入征信。不管是借了銀行的錢,還是網貸平臺的錢,如果出現逾期不還的現象,那么以后想要申請信用卡或是貸款就會難很多;
3、情節嚴重者要坐牢。但是如果借款人拒絕執行或是有能力不還,堅決要當老賴的話,那么法院是可以追求借款人的刑事責任,過分嚴重的情節就會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