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
1.合同履行過程中,買賣標的物的毀損、滅失風險怎么去承擔
2023-12-27 10:08:55 閱讀數:3552.在標的物由出賣人負責辦理托運,承運人系獨立于買賣合同當事人之外的運輸業者的情況下,如買賣雙方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后,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誰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誰承擔《民法典》第六百零四條 【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負擔的基本規則】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合同
2.格式合同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3-12-04 14:13:38 閱讀數:9325、嚴把合同審核關,重視合同訂立和履行的監督和管理合同簽訂前,首先要爭取合同文本的起草權,合同文本起草完成后,須由合同歸口管理部門提交給企業法律顧問或專業律師,法律顧問或律師對合同草案進行審查后,提出修改意見并反饋給合同管理人員,由企業法律部門牽頭,組織由企業高管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法律人員、財務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對合作方的主體資格、資信、履約能力等方面進行實地的調查,做出風險的總體評估,2、對交易對方是否為適格主體缺乏認識企業中未經授權的科室、車間等內部部門,或者是未正式取得營業執照和已經被注銷、撤銷的企業本身都不具備對外簽訂合同的主體資格,除非其事先得到法人授權、事后得到法人追認或事后取得了法人資格,否則其簽訂的合同是無效的。
-
法律
3.合同相對性的法律規定(突破合同相對性的法律規定)
2024-02-02 09:56:13 閱讀數:512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二條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合同違約責任的相對性是什么法律主觀:依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合同違約責任的相對性指的是違約責任只能在特定的具有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之間發生。
-
法律
4.合同撤銷的法律規定(民法典關于合同撤銷的法律規定)
2024-02-02 09:50:13 閱讀數:362在我國可撤銷合同有哪些規定法律主觀:可撤銷合同的范圍如下:,1.重大誤解即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品種、質量、規格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的損失,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
法律
5.合同撤銷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合同撤銷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法律 ...
2024-02-02 09:47:13 閱讀數:884《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確定不發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
法律
6.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有)
2024-02-02 08:29:10 閱讀數:255法律客觀:《 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五)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企業之間相互借貸的貸款人或者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的出資方尚未取得約定利息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中,應當確認雙方的借款合同關系或者聯營合同關系無效,對雙方約定的利息還要依法收繳,我國《民法典》的規定,合同雙方當事人就借款合同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合同即告成立,并不以標的物交付為要件,而借款合同的借用人按約定負有“返還”的義務,約定有利息的,還須支付利息。
-
法律
7.貸款授權人有法律責任嗎(貸款受托支付人有無風險和法律責 ...
2024-01-29 13:25:43 閱讀數:752授權委托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1、只要受托人是在委托權限范圍內、以委托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應由委托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1、只要受托人是在委托權限范圍內、以委托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應由委托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2、如受托人有實施委托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托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后,才可以向受托人追究責任,2、如受托人在實施委托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托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后,才可以向受托人追究責任。
-
法律
8.承攬合同的法律規定(民法典關于承攬合同的法律規定)
2024-01-26 11:44:06 閱讀數:821,(二)標的數量的責任,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的數量少于合同規定,定作人仍然需要的,應當照數補齊,補交部分按逾期交付處理,少交部分定作人不再需要的,有權解除合同,因此造成的損失由承攬人賠償,,工程承攬合同中的違約責任有以下幾種:,(一)標的質量的責任,未按合同規定的質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定作人同意利用的,應當按質論價,承攬法律規定有哪些法律主觀:《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條【承攬合同定義和承攬主要類型】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
法律
9.合同詐騙司法解釋(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 ...
2024-01-26 10:32:01 閱讀數:834(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上表現為行為人在簽訂或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法律分析: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的《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合同詐騙罪的相關事項作出了規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就構成了合同詐騙罪,下列幾種情形應屬于個人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1、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合同詐騙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合同詐騙犯罪為主要活動的,應認定為個人犯罪2、國有或者集體企業租賃給個人經營的企業,承租人利用企業名義詐騙的,應認定為個人詐騙。
-
法律
10.合同法律關系主要的是由法律規范調整的(合同法律關系主要 ...
2024-01-26 10:26:01 閱讀數:680外國人、無國籍人和外國社會組織,以我國有關法律以及我國與有關國家簽證的條約為依據,也可以成為我國某些法律關系的主體,3、法律關系客體:概念籠統的講,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另一方是義務的承擔者,成為義務人主體種類:在中國,根據各種法律的規定,能夠參與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以下幾類:1.公民(自然人),在特殊情況下,國家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成為法律關系主體,在每一具體的法律關系中,主體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大體上都屬于相對應的雙方:一方是權利的享有者,成為權利人。
-
法律
11.解除合同返還財產的法律依據(返還婚約財產的法律依據)
2024-01-22 14:38:38 閱讀數:507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賠償損失,第九百八十七條 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賠償損失,第九百八十六條 得利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存在的,不承擔返還該利益的義務,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法律
12.單方面解除合同的法律規定(甲方單方面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4-01-22 11:35:30 閱讀數:415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未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單方約定解除是指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某種解除情形,當這種情形出現時,享有解除權的一方以單方意思表示即可使合同消滅,不必征得對方同意。
-
法律
13.合同解除引起的法律效力是(合同解除協議書)
2024-01-16 15:18:10 閱讀數:318合同解除引起的法律效力是法律主觀: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是,對于合同中已經履行的部分,當事人可以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以及請求賠償損失,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1、一般規定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
-
法律
14.書面合同和口頭合同(書面合同和口頭合同法律效力)
2024-01-16 12:40:28 閱讀數:541口頭合同是未簽訂書面合同的一種合同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關于“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規定,人們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或協議,在法律未規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協商一致,都可以采用口頭形式,訂立勞動合同可采用書面或口頭形式法律主觀:勞動合同是不可以采用口頭形式的,【法律依據】根據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
法律
15.霸王合同有法律效力嗎(被騙簽合同怎么解決)
2024-01-16 02:39:31 閱讀數: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