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
1.勞動合同和協議的區別
2023-10-04 03:45:38 閱讀數:162勞動合同和協議的區別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書面合同,規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從事的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條件等事項,并且包括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勞動協議則是在勞動合同基礎上的補充協議,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某些具體問題進行書面協商,規定特定工作環節、工作任務、工作時間、工地等事項的約定,一般由雙方自行協商,無法完全囊括合同中規定的全部內容,另外,律師指出,由于勞動協議的范圍較勞動合同窄,一些用人單位可能會想著通過勞動協議限制勞動者權利或者繞過勞動合同的規定,這是不合法的。
-
法律
2.三方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區別(三方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區別和聯 ...
2024-01-15 09:05:55 閱讀數:552 -
合同
3.勞動合同能不能提前終止呢(勞動合同提前終止協議)
2023-12-01 10:57:06 閱讀數:8742)《勞動法》第2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第一,勞動者患病或者是 非因工負傷 ,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 ...,(三)在下列情況下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勞動法》規定,以下情況,用人單位可以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法》第25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 解除勞動合同 :第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
婚姻
4.勞動合同和入職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3-10-03 14:05:11 閱讀數:129簽訂入職合同可確保新員工可以清楚地了解其職位和薪酬等制度,而簽署勞動合同可以確保公司和員工之間的關系符合法律要求,可以為雙方提供更多的保護,不管是公司還是員工,只有當他們遵守并簽署這兩份文件時,才能保證他們之間的工作關系和合同約定符合法律規定,確保雇主和雇員雙方的權益得到保護,此外,公司還需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以確保雇傭關系的合法性和合規性,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公司與員工需要簽署一份符合法律和規定的勞動合同。
-
婚姻
5.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協議等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3-09-21 12:09:56 閱讀數:632以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工資標準,2、法律主觀:若雙方協商一致解除或者 終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按照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法律主觀:下列情況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婚姻
6.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3-09-20 11:29:12 閱讀數:918法律分析: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區別在于:二者的主體的資格不一樣,法律分析: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依據,記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依據,記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依據,記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有什么區別法律分析: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區別在于:二者的主體的資格不一樣。
-
婚姻
7.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3-09-20 11:24:12 閱讀數:236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如下:主體資格不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條的規定,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具有特定性時,即一方為用人單位,另一方必然為勞動者,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依據,記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依據,記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依據,記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
-
法律
8.離婚后女方不配合房產過戶怎么辦(協議離婚后女方不配合房 ...
2024-02-05 12:00:06 閱讀數:2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協議存在法律規定的欺詐、脅迫等特殊情形,當事人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支持,準備協議離婚的當事人如果覺得雙方協議離婚不夠安全時,可以采用公證協議書的辦法或者直接起訴到法院,以調解的方式結案,拿到法院的調解書與辦理離婚協議書公證一樣的效力。
-
法律
9.離婚協議的訴訟時效(撤銷離婚協議的訴訟時效)
2024-02-05 11:54:06 閱讀數:400法律規定對方不按照離婚協議履行應盡義務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離婚協議合法有效,并依法判決有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責任,2、離婚后,一方拒不履行離婚協議或者不完全履行離婚協議給付另一方財產“或者相關款項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離婚協議的效力,要求對方履行離婚協議,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自約定履行到期之次日起算,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五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
法律
10.離婚協議欠款的有效期是幾年(離婚協議欠款到期對方不給怎 ...
2024-02-05 11:51:06 閱讀數:103離婚協議書上約定的債務有效期是多久法律分析:離婚協議書上約定的債務只要債務是合法的有效期是直到債務履行完畢一直有效,但是訴訟時效是三年,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
法律
11.以離婚為前提的婚內財產協議是否有效
2024-02-05 09:02:57 閱讀數:219婚內財產公證未離婚是否有效法律分析:1.婚內財產公證未離婚是有效的,夫妻雙方可以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進行約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 婚前財產 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
法律
12.不履行離婚協議怎么起訴(不履行離婚協議怎么起訴需要準備 ...
2024-02-05 08:47:57 閱讀數:983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愿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2、如果男方不履行,女方需要依此協議向法院起訴,要求履行,如果法院支持了女方的訴訟請求,女方才可以持法院生效的判決申請強制執行,不經起訴,女方不能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
法律
13.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區別(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區別 卷款 ...
2024-02-02 10:17:16 閱讀數:10如果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根本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卻與一方或數方簽訂大大超過自己履約能力的合同,那么行為人簽訂合同的主觀目的往往是為了騙取對方財物,一般經濟糾紛屬于民事糾紛中的一種,因此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但也不排除行為人在一開始就具有非法占有對方財物的目的,這種情況下如果符合條件的話,則會被認定構成詐騙罪,詐騙行為,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欺詐的手段騙取或利用受害人的無知而騙取其財物。
-
法律
14.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刑民 ...
2024-02-02 09:59:14 閱讀數:46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二、合同詐騙罪會判幾年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合同詐騙的行為人是以簽訂或履行合同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且數額較大為目的,應具有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
-
法律
15.借款跟欠款的區別(借款跟欠款的區別是什么)
2024-02-02 09:02:11 閱讀數:537欠款是因為合作買賣交易進行的,借款一般都是債務與債務人之間產生的,借款的法律關系是清新、明確、單純的,而欠款的法律關系可能比較復雜,借款在法律上處理起來也就比較簡單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間借貸訴訟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五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